海尔集团 以COSMO平台为核心打造领先互联工厂

  随着“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的推出,制造类企业便纷纷开始了互联网转型的道路。而在众多转型者当中,海尔对于智能制造的思考极具代表性,不仅在中国率先迈开了变革的步伐,而且结合自身及市场情况逐步探索出互联工厂的全新模式。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表示,他们正在探索以海尔COSMO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模式,这个平台是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智能制造的中国版的工业互联网,希望中国成为世界智能制造第三极。在这个平台上,海尔的制造能力会与全球的资源结合起来,构建三个方面的市场,形成互联工厂的服务、大规模定制、大数据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以及智能智慧服务、检测与认证等8个大平台的服务板块,成为支持大规模定制的互联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平台。

  互联工厂将成为未来变革核心

  海尔布局互联工厂,并非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体现着海尔对于“工业4.0”,或者说对智能制造的深刻理解。智能制造的“智能”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更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把握。

  与用户交互有了创意和灵感,背后谁来支撑这些创业团队的设计落地?“是以“工业4.0”为核心的互联工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如此说道。

  互联工厂不仅仅是机器换人,也不只是生产的智能化。在海尔,它的本质在于准确满足用户需求。忙碌的生产线上的每一台产品,都是用户按照各自的需求,将定制订单直接发送工厂,从而启动生产流程的。换句话说,每个正在生产的产品,都是有“主人”的。

  在海尔互联工厂的运转体系里,每台产品都有一个以iMES为核心的数字标签作为“身份证明”,标签上对应的是用户的需求和订单信息,赋予了产品生产、物流全流程透明可视的可能。与此同时,海尔互联工厂让用户从产品创意设计、研发到生产全流程参与,用户还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工厂全流程生产过程;互联工厂整合海尔供应商、物流商等各类资源,共同满足用户需求。“互联网工厂是用自动化生产方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变。”张瑞敏说。

  “产品将逐步成为网器,可以和用户交互,获取用户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用户碎片化需求整合起来,通过人、机、物实时互联,让网器根据个性化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张瑞敏说,“这其实就是物联网,我们的目标是在家电行业率先引爆物联网。”

  相较于传统的制造模式,互联工厂做到了即需即供、产销合一,许多在传统模式下无法解决的难题,被从根本上解决了。例如最让传统企业头痛的“库存”,在互联工厂已不再成为一个问题。目前,海尔在多个生产基地布局了覆盖各主要品类的五个整机互联工厂,同时还有青岛模具、斐雪派克电机两个模块化互联工厂。40多条智能无人互联线体,已经实现了700多个工序的自动化升级。

  海尔COSMO平台支撑智能制造建设

  美国的GE和德国的西门子作为发达国家智能制造的代表,已经开始探索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推出了Predix、MindSphere平台,来构建互联网生态体系。海尔在互联工厂的基础上构建起可以跨产业,在生态层面上相互联接和协同的平台即海尔COSMO平台,成为中国制造企业蜕变的最强有力创新驱动器和最适宜的新技术验证场,也成为了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的中国样本。

  中国制造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各不相同。对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中国制造业来说,COSMO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不同层级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就像Windows适配不同电脑一样。海尔的野心在于,它将来不仅仅是一家家电制造企业,而是一个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或者说,成为“制造工厂的工厂”。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认为:“现在,中国的企业正在转型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方向不清晰,包括手段、模式,都非常不清晰。我们这个COSMO平台就是为所有企业在探索智能制造转型过程当中提出的一个落地的标准和指南。”海尔的思路是,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生态系统,在其中集成各种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应用,从而完成智能制造的中国式升级。可以说,COSMO平台系统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之下运营而生的。

  COSMO平台不仅能真正通过内外部的全要素互联互通把设备数据工业数据等企业数据和背后的用户数据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很大的资源,来交互满足用户最佳体验。而且COSMO平台正在逐步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工业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中,全流程资源同时参与,为用户全流程周期提供服务。

  据海尔智能自动化总监孙明介绍,互联工厂中的生产线看起来是海尔做成的,但是背后是有20多家的资源共同参与到这条线的建设,而靠什么能够把它们聚合在一起成为这条线呢?就靠COSMO平台。

  另外,海尔COSMO平台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在海尔的最新实践中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大规模定制体验迭代:为企业提供用户参与企业全流程大规模定制的能力。不仅仅让企业精准获取了用户的需求,快速满足了用户最佳体验;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用户需求驱动企业全流程的变革,变原来以企业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为以用户为中心,并协同的互联网模式,这样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效率和对用户终生价值的体验满足。

  目前,在COSMO平台上不仅聚集了上亿的用户资源,同时还聚合了300万+的生态资源,并形成了3个双边市场,通过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集成的模式,形成了开放、协同、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如今,海尔工业新生态体系——智能制造业务板块包含了“智研院、COSMOPlat、智能装备、智能控制、精品模具”5大部分。其中,智研院的主要方向是超前技术及模式的研发、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订及智能制造整体集成解决方案的输出;COSMOPlat固化了海尔十几年互联网工厂经验和探索,是中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用户全流程参与大规模定制体验,全要素互联互通,开放、共创、共赢的诚信生态三大特点;智能装备版块负责搭建全球一流的智能制造生态圈,提供从工厂设计到装备制造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务,成为全球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引领者;智能控制负责由控制产品硬件商向智能控制模块方案商转型,做行业引领的智能控制模块方案提供商;精品模具版块则是以模具样板工厂、先进工艺试制基地、创客工厂为载体,做引领全球技术的创新及服务平台。

  相关链接

  近日,海尔发布品牌全球化战略,宣布旗下六大品牌——海尔、美国GE Appliances、新西兰Fisher &Paykel、日本AQUA、卡萨帝、统帅,完成对全球家电市场无缝隙覆盖。

  通过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和工厂,海尔全球六大家电品牌将形成品牌协同效应,从而在技术上有助于打破家电行业全球技术互通的壁垒。

  海尔称,随着六大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发布,标志着海尔完成了从“世界白电品牌”到“世界家电品牌集群”的布局。

  至此,海尔成为全球拥有著名品牌最多的家电企业。六大品牌构成一个立体的品牌网络。

  本报记者 路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