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5-02 14:59

  得寸还尺

  □郝金红

  宋仁宗赵祯在位时,高丽国每年都会定期向大宋朝贡。

  有一年,高丽却没有派人来宋朝贡。在一次朝会上,说起这事,大臣们愤愤不平。有大臣對赵祯建议:“高丽这几年的贡物越来越少,今年竟然不来了,分明是不把我大宋放在眼里。陛下,我们有必要教训一下高丽国。”赵祯听了,马上否决了这位大臣的提议,他说:“高丽地狭人稀,物产不足,以前每年都向我朝进贡不少,这已经很难为他们的君主了。之所以这几年的贡物越来越少,也与他们的国力不如以前有关。如果因此而动用武力,遭殃的还是高丽的百姓,他们与我朝无冤无仇,我们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

  这时,两浙转运使张逸站出来说:“陛下如果对高丽太仁慈,他们就会得寸进尺,以后再也不会向我朝朝贡了。”宋仁宗回答道:“高丽之前每年都向我朝进贡,得寸的应该是我们,如果我们因为一点贡物而对高丽大动干戈,那就是我们得寸进尺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但不能得寸进尺,还要得寸还尺。”

  赵祯的话,引起满朝文武的议论纷纷。张逸问道:“陛下,那我们怎么还呢?”赵祯拿起一份奏折说:“这是远赴高丽的使者传回来的奏折,高丽国今年发生旱灾,百姓颗粒无收,很多人因此饿死。所以,我决定免去高丽国三年的朝贡,并且从粮库拿出一些粮食运往高丽,救济那里的灾民。人家送我们一寸,我们就要还对方一尺,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啊。”

  赵祯在位,一直保持着与高丽的良好关系。1603年,当赵祯辞世的消息传到高丽时,高丽国王握着宋使的手失声痛哭道:“兵革不扰多年,帝宽仁矣!”

  人际交往中,我得人一寸,必还人一尺,我们身处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适用话题:将心比心,宽仁,互惠互助

  (沈吉尔荐自《做人与处世》)

  把问题当成机遇

  □江东旭

  18世纪初,在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有一条河从两个小岛间穿过,人们建造了七座桥,把两岛屿与河岸连接起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常常在桥与岛屿之间散步游玩。有一天,不知是谁突发奇想,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步行者怎样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一次走完七座桥,再回到出发点呢?

  许多人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进行试验。可是他们发现,无论自己怎样走,要么路线重复,要么无法走完七座桥,始终没有成功。那么,到底有没有这样一种走法呢?一些熟悉数学的人们计算了一下,发现如果每座桥都走一次,那么七座桥所有的走法一共有5040种,要一一实验,对一般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真有这样的一条路线吗?有的话又该怎样走呢?尽管有许多人加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实验,但最终一无所获。当然,话说回来,这个问题不过是点缀在人们茶余饭后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问题罢了,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走法跟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也许只有傻子才会较真,肯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个问题吧。

  可是,真的有一个人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叫欧拉,是一名年轻的数学家。1735年,几名好奇的学生写信给正在俄罗斯彼得堡科学院任职的欧拉,请他解答这个问题。当时,欧拉正忙于数学研究,他难道会放下手中的工作,浪费时间去解答这个看起来有点搞笑的小问题吗?

  出乎意料的是,欧拉不仅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还亲自跑去哥尼斯堡观察了七座桥,去桥上走了几圈。他饶有兴致的样子,不像是整天与各种高深的数学理论和公式打交道的数学家,倒像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

  回到科学院后,欧拉向同事和朋友们郑重宣布,从这天起他将深入研究“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大家听后都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纷纷指责欧拉不干正事,纯粹是在胡闹和开玩笑。可是欧拉却不顾众人的反对,固执地关起门来做他的“研究”。

  从这天起,欧拉就一门心思扑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上。经过一番思考,欧拉决定把“七桥问题”抽象出来,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而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时光荏苒,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欧拉兴冲冲地向科学院提交了一篇名为《哥尼斯堡七桥》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欧拉通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七桥问题”是无解的,即不存在不重复地一次通过七座桥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他发现了新的定理,并为后来的数学新分支——拓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毋庸置疑,他的成果震动了数学界。

  欧拉一生在数学领域建树颇丰,这固然得益于他的勤奋以及对数学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生活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为什么只有欧拉把它变成了数学上的重大发现并取得了成功呢?原因也許在于,一般人都只是把问题当成问题,而只有欧拉把问题当成了机遇。

  适用话题:转危为机会、危机的双刃剑

  (曹查理荐自《思维与智慧》)

  裴宽埋鹿肉

  □倪西

  裴宽是唐玄宗时期的大臣。

  在初任润卅参军时,有一天家仆乐呵呵来报:“大人,有人送来一整只梅花鹿肉,我已安放在后院厨房里面。”裴宽忙问:“何人送鹿肉來?人在哪里?”家仆道:“来人说一点小小的鹿肉,都不好意思留名,说完放下就走了。”裴宽沉思片刻对家仆说:“你把鹿肉拖到后面的菜园里去。”家仆把鹿肉拖到菜园后,只见裴宽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家仆问:“大人这是干什么,大人不吃鹿肉?”裴宽说:“不是不吃,而是这鹿肉太馋人了,赶快把鹿肉埋了。”家仆说:“大人,既然鹿肉太馋人,为何要埋了它?埋了多可惜。”裴宽摇摇头说:“就是因为太馋人了,我快把持不住了,赶快埋了。”仆人不明白裴宽的意思,一边埋一边大叹可惜。

  此时,刺史韦诜正在一高楼看风景,他发现裴宽和家仆在菜园埋东西。于是很好奇,和下属一同来到裴宽菜园,问裴宽在埋什么。裴宽对韦诜说:“有人送来鹿肉,我正在埋了它。”韦诜说:“这么好的美味不吃了它你却埋了它,是何道理?”裴宽说:“欲者,钩也。我发誓不以收受贿赂玷污家门,我怎能违背自己所说的话,自己上钩呢?”家仆方明白裴宽的用意,韦诜听后点头称赞。韦诜回到家里,越想越觉得裴宽是个人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于是推荐他任按察判官,不久又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裴宽。后来,裴宽官至礼部尚书。

  人生处处有诱惑,贪欲者自上钩。

  适用话题:自制、止欲、防微杜绝

  (胡东风荐自《意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