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水贝村变身珠宝城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水贝村,珠宝城
  • 发布时间:2017-05-03 10:10

  “因水得财,因贝而富。”如今的“水贝”在很多人眼里意味着黄金、财富,也让人联想到占据中国黄金交易70%以上、在中国乃至世界都赫赫有名的水贝珠宝工业区

  “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珠宝行业这句流行语,形象诠释了深圳水贝村在国内珠宝行业的重要地位。在这个仅有1.1平方公里的村庄里,集聚了超过2000家珠宝企业、1000多家珠宝经营个体工商户和20多个珠宝交易中心,每年创造着超过全国50%以上的珠宝产品交易额。水贝成为全国黄金珠宝首饰的生产制造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展示交易中心。

  50年前,这里仅是一个普通村庄;20年前,这里是一个工业区;现在,高楼林立才是水贝的新形象。历经近20年的改革发展,这个特区最为古老的城中村之一,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蜕变?

  水贝的冰山一角

  水贝村地处深圳市罗湖区,现为水贝社区,隶属于罗湖区翠竹街道,位于深圳洪湖公园对面。总人口12万余人,而本地户籍人口不足3000人。

  行走在水贝的街头,放眼望去,珠宝商铺密集林立,大金大红的装潢广告、身着正装的销售员工、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无不述说着此处的繁华。纵横交织的大街小巷中常常有珠宝采购商拖着行李箱,到处物色最新款的金银首饰和翡翠玉石。

  在深圳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前来选购珠宝的人接踵摩肩。这是一座拥有三层共10000平方米交易面积的大楼。集中了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泰国、日本等众多珠宝产业发达国家及地区的100多个知名珠宝企业及品牌,经营涉及金、银、钻石、翡翠玉石、珍珠等多个品类,是深圳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内最重要的交易与信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之一。

  一楼的品牌区,以品牌加盟、区域代理、现货批发为主,集中了国内外众多名牌珠宝企业。如以大溪地及南洋海水珍珠闻名的“真谛”、以波罗的海琥珀出名的“赛吉”、以群镶大钻闻名的“DFED”、以晶莹彩宝出名的“雅诺信”等。二楼是翡翠区和K金区,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具规模、最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档翡翠批发地。“金大福”的翡翠物语、“东方晓鸣”的翡翠文化演绎、“七里香”及“同德”高端翡翠等都在其中。而“钻之韵”、“华昌”、“真诚美”等珠宝企业都聚集在K金区。三楼全是银饰区,售卖国内最高档的银饰品。

  “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产品品类丰富、品质优良、设计独特、紧贴市场。”交易中心负责人对《小康》记者表示,在水贝的展厅里不会有假货,购买的钻石都有国检证书或者GIA证书,每个钻石编号都可以在网上查到相应的数据。

  《小康》记者在一楼品牌区随机采访了一位来自浙江正在选购珠宝的客商陈学明,他对记者表示,“内地有很多游客到香港旅游,就是为了在那购买黄金珠宝首饰。但真正的珠宝客商就会选择来水贝。因为水贝才是钻戒和黄金的加工地和批发地。”

  有着十几年珠宝销售经验的陈学明说,这里的很多珠宝随着采购商的挑选,很快就会出现在中国北方的某个商场内,甚至香港、新加坡、巴黎的柜台上……

  显然,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只是水贝珠宝村的一个缩影。然而在20年前,此处也不过是毗邻香港的深圳罗湖区的一个小集市。“因水得财,因贝而富。”如今的“水贝”在很多人眼里意味着黄金、财富,也让人联想到占据中国黄金交易70%以上、在中国乃至世界都赫赫有名的水贝珠宝工业区。

  村庄到珠宝城的蜕变

  事实上,黄金珠宝产业是深圳市的优势传统产业,也是罗湖区的优势特色产业。

  深圳珠宝产业主要集中在罗湖区的水贝片区。为推动黄金珠宝产业发展,深圳市政府于2004年8月在水贝片区成立了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是深圳市九大产业集聚地之一,一期面积56.6万平方米,加上二期布心片区扩展面积共110万平方米。从正式挂牌至今也仅有十几年。尽管经历了产业转移,但过去转移的多是加工企业,从事品牌生产的企业依然留在水贝。

  在水贝村本地人的印象中,二十几年前水贝聚集的基本上都是纸厂、汽车维修厂等比较低端的产业,店面租金也非常便宜,但在当时,也已经有一些黄金珠宝的加工厂在此落地生根。此外,水贝以及周边片区还是许多上市公司的“摇篮”,包括特力、深中华等,万科的总部也曾经在水贝。

  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显现出产业集聚的势头,形成了罗湖、沙头角两大加工生产区域。水贝工业区作为深圳最早建立的工业区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仅有10家左右的珠宝企业;90年代中后期,国家对深圳部分珠宝企业实行“黄金寄售”优惠政策,推动了珠宝产业的发展,再加上该园区毗邻香港,拥有较为优越的交通地理环境,使得园区迅速形成了承接香港、东南亚产业转移的巨大洼地效应。

  罗湖区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引导,使很多黄金珠宝企业由其它地区转移至罗湖。2003年就吸引相关联的上下游约300多家黄金珠宝类企业进驻罗湖水贝片区,形成集聚发展的势头。多年的深度发展和企业的成群扎堆,已使罗湖成为深圳珠宝产业的核心地带。2004年8月,深圳市政府成立水贝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标志着水贝正式迈入发展壮大阶段。

  “2004年,珠宝集聚地成立以来,企业聚集效应不断叠加、持续放大,入驻企业、从业人员、经营规模、经济贡献等均呈现良性发展。”深圳市罗湖区经济促进局局长周建军向《小康》记者介绍说,目前,珠宝集聚地共有黄金珠宝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企业3800多家,年营业收入1000多亿元,专业珠宝交易市场28个,从业人员8万多人。

  水贝珠宝集聚地的产业龙头地位也得到了国家部委的一致认可。2007年,国土资源部宝玉石管理中心授予罗湖珠宝基地为全国首批“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2012年,商务部授予罗湖珠宝基地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罗湖珠宝基地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一个黄金珠宝类品牌创建示范区。2014年,罗湖区的黄金珠宝产业作为深圳的“时尚产业”获国家工信部批准成为“国家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项目”。

  擦亮“水贝珠宝”金字招牌

  “今年2月8日至28日,辖区企业TTF在法国巴黎举办‘TTF中国生肖珠宝设计发布暨展览’暨罗湖珠宝产业推介活动,从当代艺术设计的角度展示了中华生肖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也被纳入文化部2017年‘欢乐春节·中国风格’的系列活动中,在国内外媒体界及行业间引起很大反响,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标志性事件。”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左金平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而接下来让他更高兴的事是,“国内知名独立设计师任进拟与黄金原材料企业、珠宝零售企业等联合成立股份公司,在罗湖设立珠宝智能工厂及任进实验室。”左金平说,任进设计师于1996年组织设立中国第一个珠宝设计专业,从业至今,为行业培养设计人才近万人,被誉为“中国珠宝设计教父”。任进也被世界黄金协会授予金饰创新中心中国“战略合作伙伴”,与世界黄金协会合作打造黄金首饰产业链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任进的加入,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人才进行流程再造,运用其它跨界领域基础技术、材料技术进行珠宝首饰领域技术研发与孵化,将提升整个行业的研发水平,把罗湖打造成为珠宝新一代信息智能研发中心。”左金平表示。

  珠宝智能工厂首期以“全自动黄金手镯定制”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技术、设备的重新整合和改造,实现全自动、个性化、大规模工业流程再造,待技术成熟后再扩展至其他品类。首期任进实验室项目拟包括最新首饰制造技术设备展示、饰用材料物理实验室、化学分析室及工艺研究室四个部分。

  左金平说,从2004年8月至今,深圳市、罗湖区两级政府共投入资金约3亿元用于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环境改造。罗湖区政府更是出台了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每年投入4亿元扶持产业发展。“其中专门为黄金珠宝产业出台了一个实施细则,围绕重点产业链,聚焦智能制造、设计创意和品牌建设三个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大幅提高相关条款扶持金额。”

  珠宝行业属于经济兴而后兴、经济弱而先弱的行业。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需求趋弱的行情中,珠宝产业也进入了转型调整期,由高速发展转为中低速发展,且面临着低端产能过剩、难以满足高端需求,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意设计不足,资金需求大、行业融资困难等突出问题。再加上2014年黄金价格暴跌之后,长期低位徘徊,中国大妈“抢购”黄金被套后,消费者购买意愿进一步下降,行业转型压力凸显。

  “政府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成立‘深圳珠宝’区域品牌。目前,水贝已有一家珠宝企业上市,十多家珠宝上市关联企业。”左金平介绍。水贝自2004年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诞生以来,名牌产品不断增多,形成品牌荟萃、蓬勃发展的局面。目前共拥有21个珠宝类“中国驰名商标”,占全国的37.2%;23个珠宝类“中国名牌”,占全国的44%;23个珠宝类“广东省著名商标”;26个珠宝类“广东省名牌”。有20多家珠宝企业在全国拥有200家以上的珠宝品牌连锁店,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城市,其中周大生珠宝就有2300多家品牌连锁店,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珠宝连锁品牌之一。在单个产品品牌发展的同时,政府积极推动“深圳珠宝”区域品牌建设,有40家龙头珠宝企业加入了区域品牌。

  “预计转型升级期将持续3-5年。区委区政府将以行业调整为契机,以破茧化蝶的勇气做好水贝-布心片区珠宝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擦亮‘水贝珠宝’这块金字招牌。”左金平说。

  文/《小康》记者 刘建华 深圳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