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如何做到三方共赢?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PPP,三方共赢
  • 发布时间:2017-05-26 10:09

  坊间认为,PPP在2017年进入黄金时期。

  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不少地方,PPP已成为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抓手。

  PPP改革推进3年多来,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2016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落地PPP项目数量和规模增多,覆盖地区及行业进一步扩大,民企参与度稳步提升,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截至2016年底,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已收录全国入库项目1.1万个,覆盖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农业、旅游、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19个主要经济社会领域,投资额达13.5万亿元。

  同时,PPP领域存在一些问题,PPP项目落地率低,落地后,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后期给项目实施留下隐患,一些地方推出的PPP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利润率低,社会资本投资面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

  如何让PPP项目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的三方共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四批

  前不久,财政部副部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主持召开2017年PPP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透露,2017年第一季度仍然保持项目落地加快的良好态势,净增落地项目增长28%。

  同时,制度建设、宣传培训、基金投资、基础管理等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各界对PPP改革期望越来越高,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发复杂艰巨。财政部提出,要围绕“促规范”和“防风险”的目标,继续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在项目落地率、民企参与率和规范运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财政部表示,PPP改革不仅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变革,也是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是财政中心工作之一。当前PPP工作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合作,勇于创新。2017年重点要健全PPP制度体系,大力推动农业和幸福产业PPP发展,规范推出第四批示范项目,加大PPP以奖代补资金和PPP基金引导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PPP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财政部PPP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末,全国入库PPP项目合计12287个,投资额14.6万亿元,比上月末净增项目503个、投资额6114亿元;比去年末净增项目1027个、投资额10686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项目4566个、投资额57880亿元。

  契约关系

  4月17日,内蒙古牙克石市富兴热力公司向牙克石市相关领导递交了“关于呼吁紧急叫停工业园区新建热源厂的函”,希望当地采纳兴安新区热源厂管网“过河”方案,停止新建热源厂。

  统筹牙克石市热力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和减少环境污染,这是三年前引进民营供暖企业的初衷,富兴热力公司与牙克石市政府曾一度约定,“老城区的供热纳入新城集中供热范围”、富兴热力公司负责解决“老城区新增面积及2010年棚户区120万平方米区域的供暖问题”“富兴热力公司要积极推进老城区供热管网过河项目,务必今年启动”。

  然而,2017年初,当地新注册成立了一家供热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牙克石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一个县级市究竟需要几家供热公司?究竟是政府不落实契约精神?还是社会资本没有提供老百姓满意的公共产品?招商引资项目如何落地飘红,共享民生福祉,引发大家思索。

  “这个项目是典型的PPP项目,项目没有‘入库’并不意味着不是PPP项目,唯一不典型的就是没有期限,”在了解了富兴热力公司的情况后,“中国PPP第一人”清华大学王守清教授说,“从学术中立角度来讲,企业与政府签约内容一定要体现公平,如果政府再建一个,应该尊重合同,保证当年承诺的最低供暖量,如果政府不履约,将来打官司,合同是个依据。”

  在招商引资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过程中,在推进PPP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契约精神得到落实?

  “PPP项目合作中,政府和社会资本,一定要把对方当做平等的合作伙伴。”华兴晟荟(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华兴认为,“在PPP的合作模式里,社会资本也不能将就政府、迁就政府,两者之间必须构成双赢的契约关系。”

  三方共赢

  三方共赢才是最好的结果。政府负有责任提供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项目有盈利能力对社会资本才有真正的吸引力。

  过日子并不简单。有人甚至将PPP项目合作喻作“不应该是一场恋爱,而应该是一场婚姻”。恋爱轰轰烈烈,没有结果,婚姻平淡朴实,真实过日子,恒定久远。

  华泰律师事务所刘中校律师认为,只有让社会资本觉得有利可图,PPP项目才有推进的动力。“理想的PPP项目应该是让政府部门、企业老板和老百姓都满意,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不能改变,老板的投资要得到合理的回报,同时,也要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需要。”刘中校说。

  有专家总结了PPP项目在地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现象:一种是地方政府过于依赖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提出什么条件都接受;另一种是地方政府滥用信用,这伤害到了很多社会资本,使其望而却步。与此同时,政府的履约承诺和履约能力是社会资本在收益之外最担心的问题。

  “实践中政府违约的情况比较多。PPP项目周期较长,往往一届政府换届之后,下一届政府是否认账就成了问题,一旦双方出现纠纷,社会资本往往没有信心赢得诉讼。”刘中校律师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社会资本已经越来越理性,更懂得依靠平等的契约精神来操作项目,更懂得用专业、理性的数据来支撑相应的投资决策。”

  PPP合作想要做到三方共赢,一定要有契约精神。从政府层面来讲,就是两句话:丑话说在前面,机制跟在后面。丑话说在前面,就是在签合同定时,一定要把所有该谈的事情谈清楚,谈在桌面上,签在合同上。机制跟在后面,比如要有合理的定价机制、调整机制和付费保障机制。作为社会资本,作为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怎样高效率地、高质量地、按合同约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老百姓满意是最重要的。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