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锁机构

  • 来源:兵器知识
  • 关键字:闭锁机构,枪械,知识
  • 发布时间:2017-09-06 15:55

  枪械基础知识之八

  枪械的闭锁机构一直是枪迷口中的“高端”话题,也是枪械科普工作中的难点。像“回转闭锁”、“偏移闭锁”这样的名词,由于原理枯燥,即使是资深枪迷,往往也是一知半解,无法形成系统性的理解和认识。为此,笔者以国防工业出版社《自动武器原理与构造学》、兵器工业出版社《自动机结构设计》、《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轻武器》等书为基础,加之所学,尽量通俗化地为读者们介绍闭锁机构相关知识。需要声明的是,本篇文章和上一篇讲述的自动方式联系十分紧密,会陆续大量出现上一节中提到过的名词,希望各位读者注意。

  闭锁机构的使命

  上一节中笔者说过,自动方式从本质上讲,就是枪械从火药燃气能量中取得一部分能量,来完成相应的自动动作的方式,是枪械自动动作的能量来源。相对应的,闭锁机构负责在枪械射击时“锁住”弹膛,防止火药燃气向后泄出(向后喷就成了无后坐力炮),保证弹头从火药燃气中获得充足的能量,也保证了枪械射击时的安全性。

  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枪管作为一个管形容器,它两边“透气”,气体在这样的容器内膨胀时,必然会沿着两边流出。我们都希望火药燃气能够100%地用来推动弹头前进,但推动弹头要克服很大的阻力,气体必然会向着反方向(枪管另一端)泄出。为了防止气体泄出,我们一般选择“堵死”枪管的另一端。如此一来,火药燃气就100%地推动弹头前进了。

  这个把枪管一端“堵死”的做法,体现了闭锁机构的使命。需要注意的是,在“锁住”弹膛时,闭锁机构往往和弹壳“协同”工作,弹壳依靠自身的变形和膨胀来完成气密,闭锁机构负责“照顾”、“帮助”弹壳,防止弹壳由于过度变形而失效。这说明,闭锁机构并非直接完成闭气,毕竟只依靠机械结构来闭气是很困难的。而弹壳则像橡皮一样,依靠较大程度的变形来完成闭气。由于铜质地软,延展性好,因此成为目前弹壳的首选材料。

  自动方式只存在在自动武器中,像栓动步枪这样的手动的武器不存在自动方式,而闭锁机构存在于任何枪械中,因此,闭锁机构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回转闭锁、偏移闭锁、滚柱闭锁。但实际上,闭锁机构主要被分为惯性闭锁和刚性闭锁两大类。

  惯性闭锁

  所谓惯性闭锁,说白了就是在火药燃气压力下,闭锁机构能够“自己”开锁的闭锁方式。一些读者可能会好奇:既然都“自己”开锁了,火药燃气必然后喷,那这个“闭不住”的闭锁机构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枪弹在枪管内运动的时间,往往只有几毫秒到十几毫秒。闭锁机构只要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起到闭锁作用,或者闭锁机构“延迟”一下,不让枪械过快开锁,或等到弹头飞离枪管后再开锁,它的使命就完成了。

  正因为如此,惯性闭锁机构才得以存在。现今惯性开锁式闭锁机构有三个常见的分类,分别是惯性延迟开锁式闭锁机构、机械延迟开锁式闭锁机构、气体延迟开锁式闭锁机构。在后文中,我们把它们分别简称为惯性延迟闭锁、机械延迟闭锁和气体延迟闭锁。

  一些读者可能会发现,每个闭锁机构中都有一个“延迟”字样,这和上一节中的枪机后坐式自动方式中的“延迟”机构有着血缘关系,实际上就是一一对应的。所谓的惯性延迟开锁式闭锁机构,就是完全依靠惯性(质量)来延迟、防止过快开锁的机构,对应的就是自由枪机原理;

  而机械延迟开锁式闭锁机构,则是依靠滚柱延迟机构(G3、MP5)、杠杆延迟机构(FAMAS)等机械机构,来达到延迟、防止过快开锁的目的,对应的就是半自由枪机原理。而气体延迟开锁式闭锁机构,对应的就是HK公司的P7手枪的气体延迟式半自由枪机原理。

  惯性延迟闭锁式闭锁机构

  惯性延迟闭锁式闭锁机构完全依靠自动机的惯性(质量)来达到减缓开锁速度的目的。即依靠自动机的质量,自动机和枪管之间没有任何的扣合机构——仅仅是在弹簧作用下“贴上”而已,因此,许多人称为“闭而不锁”。

  这种闭锁机构和自由枪机原理(自动方式)对应。优点是结构十分简单——连扣合机构都没有。但无法适应大威力的枪弹,应用范围十分小,往往是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和手枪上才会采用。不过具体结构都比较简单,便于大规模量产,比如司登、波波莎-41、波波斯-43、MP40/38等冲锋枪,产量都达到了百万支以上。

  惯性延迟闭锁机构固然简单,但其过于依赖惯性(质量),导致自动机体积、质量巨大,如此笨重的自动机在枪内来回高速运动,对精度很不利

  机械延迟开锁式闭锁机构

  为此,人们想到了一个新办法——设计一套专用的机械延迟机构来防止过快开锁。如此一来,自动机不再一味依靠自动机惯性(质量),体积和重量都可以减小,也可以“受得住”大威力枪弹。这就是机械延迟开锁式闭锁机构,和半自由枪机原理对应。

  相比于惯性延迟闭锁机构,机械延迟闭锁机构的结构更为复杂,定位更为“高端”。它的枪管和自动机之间有扣合机构,不再是“闭而不锁”,但还是会自行开锁,因此有人称其为“扣而不牢”。并且这个扣合机构往往“身兼数职”:既是延迟机构,也是扣合机构,在充当闭锁机构的同时,还负责进行自动机后坐能量的转移,可谓是一件四用,代表作是G3步枪、MP5冲锋枪。

  说到这里,终于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德国的滚柱闭锁机构了。毫无疑问,它是典型的机械延迟闭锁机构。在闭锁时,滚柱卡进枪械机匣(节套)的凹槽内,把机头和枪管“锁”在一起(枪管和机匣固联),起到扣合作用。在枪弹击发时,机头(枪机)受到火药燃气压力,试图后坐,但滚柱还卡在机匣(节套)凹槽内,阻碍了机头向后运动。为此,机头必须先把滚柱“挤”出来,才能继续后坐。等到滚柱完全挤出来时,弹头早就飞出枪管了,延迟和闭锁的作用就达成了。

  一些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机头的能量来自火药燃气,等到开锁时,弹头早就飞出去了,火药燃气压力骤减,机头也就没什么“劲”了,那自动机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完成后坐,抛壳等自动动作也就完不成了。是的,这就是滚柱闭锁中的矛盾所在——既要延迟,还要留有足够的能量。为此,滚柱闭锁的枪机上设计有楔体,楔体上有斜面,滚柱被迫挤出来的过程中,会挤压楔体斜面,使楔体获得垂直于斜面的力和速度,滚柱和楔体都是两端对称的,向下的力量和速度被抵消,向后的速度和力量被保留,由此,楔体(枪机)就获得了由滚柱提供的速度和能量,开始带动机头和滚柱共同后坐。简而言之,机头通过滚柱把能量传递给了楔体,自动机后坐能量转移的作用就达成了。

  读到这里,许多读者一定会对滚柱闭锁机构“一件四用”感到十分崇拜。但实际上,对于枪械设计来说,这种面面俱到的做法,并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我们对于枪械的精度、可靠性没有太高要求的话,那么对于机加工来说,无论是身为回转体的滚柱,还是方方正正的机头、枪机和楔体,这些零部件都是十分好加工的,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便于大规模量产,这就是二战末期纳粹德国推出采用滚柱闭锁的Stg45突击步枪的原因。

  但如果对枪械的表现有很高的要求,那么“一件四用”就会变成一场灾难——我们必须在一个部件上保证4个功能丝毫不差地运行,难度可想而知。这就是同样采用滚柱闭锁的HK公司的PSG-1狙击步枪价格昂贵、性价比缺乏的原因。

  此外,滚柱闭锁还有一些缺点。且不说原理上,使用上的麻烦就很大——大家可以想像,滚柱闭锁能够“受得住”枪弹的膛压,区区人力何足挂齿?笔者操作过HK公司的采用滚柱闭锁的HKG41步枪(保养良好)——拉机柄开锁拉不动,闭锁闭不上,绝对堪称是笔者操作过的最难受的名枪,没有之一。这也让笔者明白了为何德国人最终放弃了滚柱闭锁机构。

  总结一下,相比于惯性延迟,机械延迟闭锁机构的体积更小巧,尽管结构比起惯性延迟更加复杂,但总体上仍比较简单。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机构不如惯性延迟简单,又不如刚性闭锁结实、可靠。因此,它跟随着半自由枪机原理逐渐被淘汰了。

  气体延迟开锁式闭锁机构

  这种闭锁机构枪管和自动机之间也没有扣合,同样也是“闭而不锁”,但多了一个气体延迟机构,因此单独成为一类。相比于惯性延迟闭锁机构,由于气体延迟机构的增加,自动机体积和质量不是很大。除此之外,两者区别不大。

  采用气体延迟闭锁式闭锁机构的枪械很少。我国在77B手枪上“尝试”过这个原理,但装备数量很少,试验色彩浓厚。唯一得到较大规模装备的气体延迟闭锁枪械,大概只有HK公司的P7手枪,基本成了一枪一类。

  惯性闭锁小结

  在整个惯性闭锁中,无论是依靠纯惯性的惯性延迟,还是靠机械结构的机械延迟,或者是靠气体延迟机构的气体延迟,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自行”开锁,只不过开锁的时机,被延迟了而已。

  刚性闭锁

  在这类闭锁机构中,枪管和自动机的扣合机构非常牢固,火药燃气压力根本不可能使其自行开锁。正是由于刚性闭锁非常“牢固”,能“受得住”那些大威力的枪弹,因此在现在的步枪和机枪中,刚性闭锁成为绝对主流。

  刚性闭锁大体可分为回转式、偏移式、摆动式、横动式4种结构形式,但实际上,这种分类方法过多考虑了历史因素,现在已经颇为不适应。在刚性闭锁中,更常见的做法,是直接分类到枪机回转闭锁、枪管偏移闭锁这样的具体闭锁形式。在此,笔者粗略介绍3种闭锁机构。

  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

  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是目前枪械中,尤其是步枪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闭锁机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应用”——既要承受一定的气体压力,又要方便开合的家用电器,就是高压锅了。高压锅锅盖要旋转后才能向上取下、打开,这实际上和回转闭锁原理一样。

  高压锅的锅体上有多个有间隔、不相连的金属齿,锅盖上也有等数量、有间隔的金属齿,锅盖和锅体金属齿之间需经过匹配,锅体金属齿之间的“通道”恰好可以让锅盖的金属齿通过。锅盖的金属齿通过间隙后,转动锅盖,锅盖旋转,锅盖的金属齿就“转”到了锅体金属齿的下方。当高压锅内有较大的气体压力时,气体压力会“试图”推开锅盖,但锅盖的金属齿扣在锅体金属齿上,除非气体压力足以摧毁金属齿,否则锅盖就会牢牢地扣在锅体上,是“推”不开的。

  回转闭锁的原理类似于高压锅。锅体对应的就是枪械的节套,锅体金属齿对应的是节套闭锁齿,锅盖对应的就是枪机,锅盖金属齿对应的就是枪机闭锁齿。枪机和节套之间的闭锁齿就像高压锅的金属齿一样相互扣合。高压锅把闭气(承受气压)的法宝“押”在了气压不足以撼动金属齿上,回转闭锁同样依靠结实的闭锁齿来承压。当然,这个闭锁齿的大小、面积、强度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我们知道,金属有诸多的受力方式,比如受拉压、扭转、弯曲等,在以钢为代表的金属中,抗拉压力的能力是最高的。在一些国外的枪械中,枪械的抗拉压强度常常能超过1000兆帕,相当于在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钢材足可以承受超过1000牛顿的拉压力,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值。这就是为什么体积小巧、看似弱不禁风的闭锁齿能承受巨大火药燃气压力的原因。

  在其它闭锁方式中,或多或少都有闭锁齿——或者说叫作闭锁支撑面的“东西”存在。有了对闭锁齿的概念的理解,其它的闭锁方式就好理解得多了。

  身管偏移式闭锁机构

  身管偏移式闭锁俗称为枪管摆动式闭锁,也有人称它为勃朗宁式闭锁。它的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枪管“摆动”(实际摆动角度很小),实现闭锁齿/闭锁支撑面的扣合和分离。这种闭锁原理几乎占据了手枪闭锁原理中的半壁江山,许多著名的手枪,如M1911、USP、西格220系列、格洛克都采用这种闭锁原理。

  相比于回转闭锁,身管偏移闭锁机构要求枪管摆动,如此一来,枪械的枪管就不能固定的很牢固,在枪弹发射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振动,对精度不利。再加上这种闭锁机构常常和管退式原理组合使用,更是恶化了枪管的固定,因此精度不会很好,几乎成了手枪的专用机构。

  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

  和身管偏移式闭锁机构类似,这种闭锁机构也通过“摆动”实现闭锁齿/闭锁支撑面的扣合和分离,从而实现开闭锁。不同的是,摆动的是枪机而不是枪管。这种闭锁机构不必让枪管活动,枪管定位准确,这对精度很有好处。同时,这种机构体积小巧,加工也不算复杂,性能十分优异。

  曾经一度,枪机偏移闭锁机构几乎成为世界通用的闭锁机构,ZB26轻机枪,Stg44突击步枪,二战后的FNMAG重机枪,FAL步枪,SKS半自动步枪全在用它,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这么好的闭锁机构怎么会被淘汰了呢?其实,原因有很多,包括楔紧、结构导致的机匣受剪力、受弯曲,闭锁刚度小等都是重要原因。在这其中,笔者着重提及一个,就是闭锁刚度小。

  很多读者可能对一个现象感到十分好奇:为什么枪械的闭锁齿都位于枪机的最前方,而不是中间或者后端呢?其实,在闭锁时,高强度特种钢制成的枪机远不像我们想像得那样“纹丝不动”,而是像橡皮一样比较“软”。如果枪机顶住弹壳的前端面和闭锁齿之间的跨度非常大,那么枪机就像一根长杆一样,两端受力,很容易弯曲、扭转,也就是说刚度较差。一旦枪机刚度不足,即使强度足够,枪机能“撑得住”膛压,却“贴不紧”弹壳。

  笔者在本文开头说过,枪械并非直接依靠闭锁机构闭气,而是依靠弹壳的膨胀来闭气,闭锁机构更多地是在“照顾”弹壳,避免弹壳过度变形,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如果闭锁机构刚度过小,“贴不紧”弹壳,那么弹壳就成了一匹不受控的“野马”。此时的枪械轻则会发生弹壳的开裂,重则直接炸裂的危险。因此,枪机偏移闭锁机构的淘汰也就成了必然。反观回转闭锁机构,一度也有枪械把闭锁齿中置(李·恩菲尔德步枪)而不前置的设计(毛瑟步枪),但这种增加跨度、减小刚度的做法,最终和枪机偏移闭锁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顺便提一句,如果我们把闭锁刚度引入到惯性闭锁中,就能发现,会自行开锁的惯性闭锁刚度简直奇差无比,这也是其为何难以适应大威力枪弹的原因之一。

  小结

  至此,自动方式和闭锁机构已介绍完毕。坦白而言,闭锁机构是枪械科普工作中难点中的难点。在缺乏动态视频资料和实物讲解的情况下,想充分了解这些机构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笔者只希望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个感性的认识。

  下一节将会较轻松,笔者将从几个关于枪械的谣传和段子中引出一些小知识,敬请期待。

  文/王洋 李宏飞 刘洪亮 赵奂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