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淬火,怎么铸就大满贯传奇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9-18 15:06
9月7日晚,成耀东率领的上海U20队夺取了天津全运会足球比赛的最后一块金牌,这是一枚极具历史意义的金牌,上海U20队因此成为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支连续三届夺得金牌的球队,更重要的是,这枚金牌让上海足球包揽了本届全运会足球比赛的全部四枚金牌,这也是全运会历史中的一项新纪录。全运会的大满贯,让中国足球的传统重镇上海,在新时期的青训工作中走在了全国前列……
“全运会队很难打造我们这样好的团队”
记者陈伟报道
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作为主帅,成耀东的履历都很辉煌。在第一次带上海全运队之前,成耀东曾是中超史上执教同一支球队时间最长的主帅,在执教上海中远长达6年的时间里,无论是球队改名,还是注册地改变,他的帅位都岿然不动。如今,成耀东又率领上海U20队在天津全运会上夺冠,连续两届全运会上率队夺得金牌。
备战,细节决定成败
《足球》:成指导,虽然全运会上夺冠过去一周了,但现在的心情还是挺激动吧?
成耀东:当然高兴,很开心,为上海在全运会上再次夺得了冠军,为上海足球做出了微薄的贡献。带年轻队员看见他们成长进步,取得成绩,我也很开心。虽然全运会和职业联赛不一样,但是平台也很高。
成指导,很多球员都在比赛后感谢你,都说最感谢的人就是你,这可以体现出你在队里的重要作用,平时,你是怎么管教他们的?
我刚刚做教练时是执教成年队,之后我又带青年队,这是我带的第二届全运会。今年我50岁了,这届队员才20岁,我应该是他们父辈的年龄,中国的足球环境和国外不一样,特别是青年队,搞一种集中训练的模式,我从小也是这样,这样的模式让青少年成长发展和在家庭中成长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我们作为教练员,要起到在业务上支持和帮助的作用,在生活和管理上,起到像家人的感觉,得到一种很信任的感觉。队员都是有想法的,其实足球真正能够上场的就是十几个人,但是一个队伍有二十几个人,队员在生活中会碰到很多困难,没有打上比赛的肯定也会有想法。因此,我们在生活上和管理上要多一点关心和关爱,让他们有家庭的归属感。想要踢好球,就要先成人,他们的父母会这样教育他们,作为教练来说,我们也要全方位提高他们。
这支队拿到冠军,与球队在上港踢预备队比赛得到实战经验是不是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我觉得一支球队取得了成绩,在这个备战过程中,所有事情都很关键和重要,预备队踢比赛也是备战的一部分,但是我觉得也有其他原因,所以我还是要感谢上海体育局、足协和上港对我们的支持。
有了这一切的保障,夺冠是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实我觉得任何竞技体育都没有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我们比赛之前在细节上考虑周全,最关键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队员在场上的拼搏充分发挥了团队作用,另外只要心态调整好,能力水平就会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出来,比赛场上的合理性也很关键。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连续两届全运会你都带队拿了冠军,相比上届球员,这届球员实力如何?
上一届全运会相对来说基础薄弱一点,但是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证明了自己,这一届队员相对来说基础略微要比上一届高。其实拿成绩,你基础好,但是你在备战过程中稍微有点放松,有一点松懈,或者工作没做好,你想取得好成绩也是很难的,这届全运会就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了。虽然他们能力稍强,但如果临场发挥不好,准备不足,打不好成绩也是正常的,上届全运会那支队都是整建制,但这一届有个别球员因为表现非常好,已经跟一线队训练、比赛了,不过他们都很尽力,虽然他们的体能情况并不具备打全运会,但是都顽强地拼到了最后。
U20男足是最后夺冠的,在你们夺冠之前,上海的三支全运队都完成了夺冠任务,当时你有压力吗?
做教练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竞技体育在比赛之前你都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这也是做教练的魅力,看你如何去把控比赛,把赢球的概率做大一点。你不知道结果,肯定有压力,但是我也能调整心态,平时做工作要尽可能做到细致,因为比赛也是训练的一个反映。
四场比赛觉得哪个对手最难缠?
其实每个对手的特点都不同,弱队赢强队也常见,每个队都是很难踢,但是我们有信心去战胜每个对手,因为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青训,以热爱对抗寂寞
连续带队夺得两届全运会冠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从这个角度看是否觉得自己的教练生涯算是比较成功的?
其实我觉得每个职业队员有这样的决心,都可以转型成一名成功的教练,中国球员都是有能力,只要给我们好的平台,我相信中国足球还是很有希望的。
你觉得这届比赛夺冠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上海市领导的支持,全运会的队员有什么困难,领导都会帮你解决,备战中碰到了困难,找领导沟通,领导肯定会第一时间帮你解决。大家都知道,竞技体育的竞争都很激烈,每个队的保障都要很充分,我很庆幸,我有这么好的同事,组成这么强有力的教练团队,我们是复合型的团队,聚集了各类专业人士,最好的队医,最好的体能专家,最好的守门员教练,最好的进攻和防守教练,还有一个很好的技术分析教练,这也是体育局对我们支持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全运会的球队很难打造像我们这样好的团队。
也有舆论认为,现在中国最缺你这种专心做青训的高水平教练,你是怎么坚持的?
热爱!如果你热爱,耐得住寂寞就不是问题,我很乐意去做。职业队平台高、影响力大,在这一点上青年队的平台差距就有点大了,但是如果你取得了一点成绩,把这期队员带好,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因为这个年龄段在他们人生中很重要,如果取得一个好成绩,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两次带队拿到全运会金牌,两次的感觉肯定不一样吧?
相对全国同年龄段球员来说,上一届的基础相对弱一些,我接这个队,打个比方,就是当时奖牌其实是在别的队的口袋里,我们要把它抢夺过来,但是这一届,金牌原本就是在我们手中的,我们要把它稳稳地装进口袋。
我用两种不同的思维去建设这两支球队,确保冠军不能给别人拿走。这两届全运会的经历,对我的教练生涯也是一种帮助,是一种学习,知道带各种球队时怎么去组合好,怎么发挥好。
除了夺冠,这批球员的哪一点表现让你觉得开心?
协调!上届队伍是整建制的,这届由于各种原因,有几名球员长期不在球队,在很困难的情况,我们甚至人员不齐,但是我们和俱乐部、球员的之间的沟通是我觉得很高兴的地方,一般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有矛盾出现,但是我们都很好地解决了。
海外练级,“崇明三期”超越东亚帮
特约记者张晓露报道
全运男足三连冠,是史无前例的纪录,而在“徐家军”拿到的第三个冠军里,其实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是三届全运会他们第一次拿到乙组也就是U18的冠军,而这一次夺冠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过程:与青运会奖牌无缘、失去第一得分手、全运小组赛差点被淘汰、附加赛首战不胜、全运会遭遇江苏、四川等少有胜绩的“苦手”……最终却在决赛阶段的四场中以摧枯拉朽的优势夺冠。
这里面蕴藏着怎样的璇玑?津门决战,根宝到底又使出了什么“徐门暗器”?
退出中超低调起步
2013年底,徐根宝给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写信,对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的未来提出若干条建议,经过接近一年的认真调研,最终上港全面介入。
根宝脱手给上港的,包括中超一线队、预备队,1997至1998年龄段梯队……只剩下一支1999至2000年龄段球队,“当时胡靖航(1997年)和刘若钒(1999年生),上港都是看上的,我放了小胡,但是把小刘留下……”这倒不是根宝的私心或者更看好后者,而是他已经下了决心,要以1999年龄段球员为主,为上海市冲击2017年全运会乙组金牌积聚力量。
在之前的2009年、2013年两届全运会,上海男足乙组队都没有取得好成绩,其中2009年山东全运会男足乙组队,是范志毅带领东亚二线队伍打的,他们后来由成耀东率领在2013年辽宁全运会圆了冠军梦。而后一届的乙组队,是同年龄段实力最强的原幸运星1995至1996年龄段组队,根宝弟子只有一个郑致云(该届全运会乙组射手王),由吴兵率队,最终还是没能染指奖牌……综合设立甲、乙组两个年龄段的前两届全运会,上海球员在18周岁以下,普遍存在身体发育晚、对抗吃亏、比赛经验少、变数大等问题。这一次,根宝果断地将甲组队伍“组阁”权交给上港梯队(由根宝国家二队的弟子成耀东率领),而选择难度更大的乙组队,本身就是敢于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5年,根宝整顿全运会乙组年龄段球员组成“一线队”,并逐渐招收2001年以后出生的球员组成梯队。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脱手中超俱乐部,也意味着他们无法以中超梯队身份参加青年联赛,少了一个重要的锻炼平台。而在这批球员中,当时唯一让外界瞩目的球员刘若钒,后来因为个人原因转会申花,在双方协调转会问题期间,刘若钒就“回避”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集训,在外界看来,和前两届全运冠军队伍相比,根宝的这批弟子“先天有不足,后天打击大”。果然在2015年青运会上,由该全运队代表的上海静安U16男足,在八进四淘汰赛中点球负于成都队,最终仅列第六,外界对于这批孩子的前途更不看好。
有意思的是,此后根宝干脆让全队退出了一切国内青年赛事,包括俱乐部梯队联赛和青年锦标赛。就这样,这支球队一度从中国足坛销声匿迹了……
领先一步海外磨剑
“足球对于我,就是扑不灭的火焰!”根宝岂会轻易言退?本来就缺乏比赛经验的球队放弃国内“官方”赛事,原因只有一个——根宝需要更好的“磨剑石”。
搞“崇明足球区县”、组建上海崇明根宝足球俱乐部,甚至后来打最低级别联赛“练级”……都是根宝“后中超”计划的一部分,而最关键的一着,是根宝在2015年底横跨欧亚大陆,去西班牙收购了一支第三级别半业余联赛(西乙B)性质的球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洛尔卡队在中资企业收购海外著名足球俱乐部热中,属于毫不起眼的“第三等级”,却创造了俱乐部历史上首次进军职业联赛的奇迹。而且,就是这样一家小俱乐部,还拥有一支西丙球队,以及整整18支各个年龄的梯队,分别征战不同级别的联赛、青年联赛……对于这支全运队来说,洛尔卡就是最佳“磨剑石”的跳板和桥梁。
“U18球员,没法像武磊、颜俊凌那一批U20球员那样,早早进入乙级联赛、中甲联赛锻炼,大多数全运队都选择打青年联赛,最多像鲁能、绿城那样输送个别球员到海外踢球,但送去的俱乐部参次不齐,有些还是自己经纪人联系的,那就更说不清楚了。”根宝早就下断言,在自己麾下的“崇明三期”队员中,还没有同年龄段武磊这样出挑的,但是,他们整体攻防的技战术素养,却起点更高,“‘接传转’,是我们打了3年联赛后,在中甲时期摸索出来的,这批孩子从一开始就接受了整体理论。”在根宝赴西班牙梳理洛尔卡队期间,他从韩国请了一位韩全国高中联赛冠军教练千大元来带队,为球队的纪律性和拼抢对抗打好了基础。而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内,全队两次赴西班牙拉练,两次赴韩国拉练,其中包括西班牙穆尔西亚省足协专门为根宝球队组织的“小联赛”,这些比赛的锻炼效果非常明显,他们后来只比西班牙最高级别青年联赛球队略处下风,而对第二级别青年联赛球队占据绝对优势,尽管后者的身体条件要好得多。对韩日的同龄孩子,包括顶级联赛俱乐部梯队,则丝毫不处劣势……根宝正是以这样“领先一步”的眼光,将这支连续缺席国内青年联赛的球队,悄然在海外磨成一把利刃。
打磨个性钢锋淬火
“根宝教育出来的得意门生,都是乖孩子。”到现在还有不少球迷认为武磊、颜俊凌、王燊超等“崇明一期”性格过于柔和,这未必没有道理。两年前的青运会,在占据场上优势的情况下,因为主裁判顾含春的偏哨最后时刻被成都扳平,随后输了点球大战。全运小组赛,面对东道主广东也是占据优势,但被对手反击偷袭得手后,打得患得患失,竟然最后时刻点球罚失。去天津打附加赛,首轮遭遇老对手四川(就是青运会成都队),全队又是打不起精神,稀里糊涂地在90分钟比赛背了个鸭蛋……这些成绩并非完全取决于实力,而是少年球员心理作祟,尤其是乖巧、内向的球员。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若钒(申花)、黄振飞(上港)等球员合练时间少,他们基本上都缺席了海外拉练……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宝的经验发挥了作用,比之前两期“崇明帮”现在的他更注重球员的个性,“周俊辰喜欢带球过人,我就鼓励他不怕丢球,他比武磊的身板壮,武磊要这么过人肯定会被踢废;后腰蒋圣龙一米九几的个子,这么高个子不练头球干什么?徐越有拼劲,传球致命,满场跑,但是体力撑不到90分钟,那就提醒他均衡使用自己的体力;刘若钒现在被对手重点盯防,就鼓励他远射!”这些看似琐碎的点滴,往往在最后的决战中偶一亮色,这些亮色交织,就积累出一场场大胜。
钢锋锐利,但要长久坚固一定要经历淬火,这一点又足见老帅的智慧。在全队开拔前夕,根宝突然“整风”,这一次他瞄准的是周俊辰等几个从国青回来染了发的主力,“要么染回黑色,要么就回家,天津不要你们去了!”到了天津,几场大赛前根宝都召开全体大会,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在随后的训练中,还亲自拿着扇子敲打动作不到位的球员……
大赛将临,一怕球员患得患失,二怕球员过于松懈,被他这么一“拎”,全体队员振作精神、丝毫不敢马虎,最后的夺冠也就水到渠成了。“一年前队里还看不出特别的球员,现在看,朱辰杰比同龄的张琳芃更稳,周俊辰与武磊比也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梯队当中还有不错的苗子,将来看他们能不能赶超‘大哥’们了!”根宝已经在计划,将全队拉去西班牙参加西丙联赛,“等时机成熟,再带回来打中甲,冲中超!”
“我们的水平只发挥出70-80%”
记者陈伟报道
作为上海U18女足主帅,黄坚雄八年磨一剑,从2009年就开始打造这支队伍,现在终于率队在天津成功登顶。
黄坚雄与马良行曾是大学的同班同学,而且在马良行执教上海女足时,还曾做过他的助手。
《足球》: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上实力超群,有种声音说你率队夺取的这个冠军是实至名归的,你怎么看?
黄坚雄:我觉得球员们的表现还可以,因为我们备战时的目标就是冠军,最终我们也夺冠了,你说顺理成章也好,说实至名归也好。虽然很多比赛,当对阵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也要依靠运气,但是我觉得拿到这个冠军,体现了我们球队的实力。
现在回头看,你觉得哪个对手最难打?
江苏队最难打。这支球队的打法、风格和我们不一样,从年轻队伍的角度来说,她们的技战术打法还是比我们成熟一些的,也不是说惧怕她们,我们之间谁赢都是正常的。其实进入前八的球队差距都是不大的,我们只是坚持自己的技战术打法,对胜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球队夺冠过程中,你觉得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
她们对胜利的渴望,对冠军的信念,一直没有消减过。其实,教练员也好,球员也好,争冠欲望都很强,我们目标就是全运会冠军,我们的水平相对来说还是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我们最后能够成为冠军,关键还要靠大家有坚强的信念,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如果总结本届比赛,你觉得球员们在这届比赛中发挥得怎么样?
我们的水平只发挥出70-80%,这届比赛我们并没有完全发挥出100%的水平,但是她们能发挥出正常水平就行,毕竟是年轻球员。
这届比赛夺冠,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90分,毕竟我还是一个年轻的教练,虽然夺冠,以后还要不断学习。
全运会的比赛也是非常激烈的,你带队打比赛时压力大吗?
我们上海队的目标都是冠军,都是以冠军的目标要求自己的,说压力,每支队伍都有压力。作为我来说,压力和机会都是共存的,谁把该做的做得更细一点,谁就能走得更远。
说实话,紧张肯定是有的,但是到了比赛真正开打时也就没了,毕竟比赛是队员来踢的,很多东西我不去想后果,顺其自然,想太多也没用,那样反而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压力,完全没有是不可能的,太大也没必要。
一支球队要争夺冠军,团队也很重要,你能谈谈他们吗?
从团队的后勤保障来说,他们做得很好,球队也非常满意,科研、医疗做得都很不错。我们的教练组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每个人的工作重点不一样,分工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了冠军。此外,我认为这是全方位,一个系统,缺少哪一方面都不行,一个是领队,一个是后勤保障、科研保障和青训保障,另外,上级领导给我们队伍创造了出去打高水平比赛的机会。我觉得很多东西取决于领导的宏观调控,值得一提的是,领导对我们战术方面插手很少,对球队干预很少,完全放权给我们。领导就应该这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届全运会结束之后,有很多小姑娘都不会再踢球了,你怎么看这一现象?
我认为这很正常,有能力的就继续踢上去,有别的志向的就去高校深造,人生的发展不只一个方向。另外,这批球员,她们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将很多时间、精力都消耗在绿茵场上,相关方面也要给她们一个保障。
接下来的规划是什么?
28号收假后,队员们要踢U18锦标赛,其他球员还要去国少、国青,将来怎么样还是看领导的安排。
“拿到了冠军,确实算是华丽的转身”
记者陈伟报道
本届全运会,上海成年女足在决赛中5比1大胜天津队,这是上海队时隔十六年再度问鼎全运会女足金牌。值得一提的是,带领上海姑娘夺冠的主教练水庆霞,在十六年前正是上海女足夺冠的进球功臣。
鲜为人知的是,这次上海女足夺冠确实有太多的艰辛。之前的联赛,赞助商撤资,球员一盘散沙,联赛战绩不佳,此外,主教练水庆霞在去年年末生病,在手术结束还没有完全康复就再度拿起了教鞭,但是这一些不快都随着夺冠烟消云散。
把优势变成了胜势
《足球》:水指导,恭喜夺冠,说说现在的心情吧?
水庆霞:就是高兴,但是当时拿完了就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家打出了自己的东西,这点我很高兴,之前可能有点担心,但是拿到冠军就觉得很欣慰,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一种如释重负吧。
其实在年初你曾刚刚做完手术,尚未完全康复就开始带队,是什么样一种动力让你这样拼命?
关键还是责任心,做完手术确实动不了,当时队伍还没有签约(之前赞助商撤资),状态不是很好,领导就打电话让我早点来。我其实也很担心,我怕她们练不好,我带一个队就要带好,别到时候带得乱七八糟,惹人笑。
夺冠过程感觉怎么样?
小组赛都不好打,队员很紧张,对阵北京时,我们开场三分钟就丢了一球,对手更是全场紧逼,打了20多分钟才好了一点。第一场球太紧张了,其实如果放松一点能打得更好一点。第二场和辽宁也不好打,半决赛也不好打,其实江苏是一个坎,赢了之后才能进决赛,这场球就在于我们防守做得好。决赛就是心态的调整,对手压力比较大,因为是东道主,但我们都希望拿冠军,我和队员说就是看谁心态更好,我们和目标触手可及了,打出我们自己的东西就行了,结果不要考虑了。
其实在夺冠之前,上海成年女足是不被看好的。
我们在联赛中表现不是很好,包括输给从来没有输过的长春队,但是这个也是好事,思考问题要一分为二,早点看到我们有不足的地方,哪怕有一个月时间改进,都是好的,我们就要这么想。
比赛中压力很大吧?
当然有压力,但是打比赛的时候顾不及。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谁都不甘心输球。我们要把压力变成动力,她们顶得住,我们也可以啊。
上海队在联赛中一直不使用外援,到了全运会无缝连接,这是不是也是你们夺得全运会冠军的一个原因?
外援也有利弊,外援在联赛表现好点,但是全运会打不了,另一方面,外援水平高,其实我们也能得到了锻炼,我们坚持没用外援就是为了博一下全运会。没了外援,其实大家水平也还在一个起跑线,可能某些方面我们会比较好一点,我们必须要发挥出来。另外,我们上海的优势在比赛中都得到了体现,我们也把优势变成了胜势,其实我们也不是有绝对的实力夺冠的。
谈谈你的团队和后勤保障?
他们对我支持很大。联赛成绩不是很好,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我们教练组包括幕后的工作人员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无论是球场上还是生活上,对我们帮助都很大,因为我们是一支队伍,大家都各司其责,做得很好。
海派的传统打法没有丢
16年前你用进球帮助上海队夺得全运会冠军,16年后,你作为主教练又率队夺冠,教练和球员时代你都是冠军成员,有何感想?
赛前我根本没有想到,后来才知道,好像是这样的。当时当运动员拿冠军,现在做教练员也是冠军,16年确实很长,但也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作为球员和教练员都取得了成功,觉得自己确实不错。
从全运会夺冠来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从球员到教练员算是一个华丽的转身?
做教练员是我的梦想,我在田径队的时候教练对我很好,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工作很神圣,踢完球我也如愿当上了教练。我觉得我很适合,也很喜欢,按照成绩来说,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毕竟当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拿到了全运会的冠军,确实算得上是华丽的转身。
李佳悦作为老将,她说她每场比赛都有点紧张,你是怎么缓解队员的这种情绪的?
谁都紧张,因为各种情况在场上都会产生。半决赛,我们对江苏打得很艰难,我觉得大家都蒙了,双方都是高举高打,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对抗太激烈,你想想当时队员肯定都紧张,这个时候就全看队员自己的心理调整了,我们教练员再怎么说也不行,关键还看队员。
你觉得这次夺冠有几方面重要原因?
首先和领导有很大的关系,领导给了我们四个球队很多很好的保障;第二,我们上海的青少年训练还是很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不是说我们需要成绩,就加大运动量,我们是按照规矩走的;第三,我们训练的质量和对细节的注重做得更好,所以才体现出我们相对的优势,讲究传接球配合,海派的这种传统打法没有丢。
夺冠后你哭了?
当时没想到哭,赛前准备就想想自己一路来酸甜苦辣都在里面,我没想到哭,只是觉得队员真不容易,我为她们感到开心。
队员们在这届比赛中的哪一点让你最开心?
团结!不管是教练员还是球员,大家营造的比赛氛围都很好,也很放松,没有去刻意想要怎么样。全队球员齐心协力,大家都很大度,相会体谅,大家做得很好。
你现在的身体怎么样?
应该问题不是很大,一天比一天好,八九个月没有动过了。之前不能亲自示范,因为基本上动不了,现在好多了。
放假时给自己什么奖赏了吗?
睡觉,就是休息,不做其他的,我觉得太累了!
接下来的联赛有什么计划?
目前我们第四,差第一名四分,还有五场球。今年我想打好每一场比赛,也会让年轻球员多一点机会踢踢,目标还是前三。
全运会打完之后,可能会有不少球员不再继续踢球了,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现实,相信领导会做权衡的。目前大连队、江苏队和长春队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其实,有很多队员赛前就和我说过,踢完全运会就不踢了。我还是希望她们继续踢,我这个队中最大的是李佳悦,但也是90年的,年龄还不是很大。现在就看工作怎么做,如果她硬是不想踢了,我也尊重她们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是我觉得现在社会对女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继续踢也是比较好的事情。打完这届联赛,我们肯定要做一个调整,打完再说吧,我也和队员说清楚了,不要全运会一打完就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