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新政2.0面临实施难题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1-07 11:11

  2017赛季落下帷幕,本赛季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U23政策的推出,在这个政策推出时,各界褒贬不一,争议颇大,不过,对于中国足球而言,U23政策固然在短期内会导致联赛质量下降、球队临场应变困难等问题,但积极的意义更加明显,那就是年轻球员的涌现让中超拥有了一批新鲜血液,这对于联赛的长远发展更有利,另一个层面则是对国家队的支持。

  2018赛季,U23政策又将有新的变化,日前,中国足协最新的U23政策已经曝光,在原有的U23政策基础之上,全新的U23政策对报名人数、出场时间,以及U21球员报名都进行了更加细致和苛刻的规定,该政策目前处于讨论阶段,尚未正式对外公布。

  首先是U23球员和U21球员的注册,按照最新的方案,2018赛季U23球员注册人数不得少于6人,其中必须包括2名U21球员,与此相应的是,外援政策进一步收紧,中超、中甲联赛将分别按照“6-4-3”、“4-3-2”模式执行外援新规,即中超全年总注册外援人数为6人次,同时注册4人次,单场联赛最多上3人次;中甲分别为4人次、3人次、2人次。

  这个政策意味着,2018赛季,非U23球员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收紧,按照32人的报名人数计算,各队留给非U23球员的名额只剩下22人,如果是30人名单,则非U23球员将缩减为20人,实际上,因为U21的规定,不少球队U23球员报名人数可能不止6人。如此,部分成熟的球员将被迫流向中甲,而中甲的球员会流向中乙,当然,这未必是一件坏事,中国低级别联赛的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U21球员的报名规定,更多地是针对国奥队和国青队而制定的,像2018赛季,U21适龄球员为1997年龄段的球员,这个年龄段的球员恰恰是国奥队的队员,不过,在2017赛季,1997年龄段的球员已经崭露头角,黄政宇、南松、胡靖航等球员都表现极为出色。

  U23政策更加苛刻的一个焦点在于,中国足协的U23新规中,U23球员的出场时间也进行了限制:整场比赛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在场上。当然,这相比足协此前制定的U23球员和外援挂钩的政策,可以说是作出了很大退让。2017年5月24日,足协发布“关于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政策的通知”,从2018赛季起,中超、中甲联赛俱乐部在参加中超、中甲联赛、中国足协杯赛的过程中,各俱乐部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U23国内(港澳台除外)球员,必须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据悉,因为大多数俱乐部的反对,足协这一政策将不再实施。而足协之所以作出类似于以U23换U23这个调整,最初提出这个建议的正是国家队主帅里皮。

  实际上,这个规定在操作上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一支球队全部人员换完了,如果还在场上的唯一一名U23球员受伤了,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个队虽然没有“整场比赛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在场上”,但毕竟也少了一个球员,这也许可以认定不违规,那么再换一个例子:一支球队一场比赛用了多名U23球员,合计打了超过90分钟甚至更高,但最后阶段还在场上的U23球员受伤了,球队有换人名额,但场下已经没有U23球员,换还是不换?或者场下也有U23球员,但位置完全不对位,怎么换?

  目前,中超俱乐部也都针对U23政策进行讨论,俱乐部方面也有向中国足协建议,鉴于目前的U23政策,在中超比赛中放宽换人政策,由3个换人名额增加至4个换人名额。不过,这项动议通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毕竟这和国际足球通用的最基本规则相悖。

  就目前来看,如果表述更改为“整场比赛,U23球员累积出场时间不低于90分钟”,或许可以让各队有更多的主动权,主教练也可以根据球队的需要和U23球员的情况进行调整,而“整场比赛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在场上”,让各队主帅的临场指挥难度大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违反U23政策的处罚方面,中国足协需要斟酌,如果直接判负那显然过于严厉,或许选择扣分的方式更加合理,而且可以采取累加扣分方式,比如首次不慎违规扣除1分,随后的违规则增加到2分和3分,当然3分是一个上限。

  记者陈永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