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1-18 11:28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基础。本刊推出一系列经典作文素材,为即将走向考场的莘莘学子加油加分。

  “问文哪得妙如许,惟有素材活水来。”愿广大考生厚积薄发,活学活用,以期文思如泉涌,挥笔若行云。用生花妙笔,绘锦绣前程。

  活在当下才能快乐

  □佚名

  王阳明曾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已经过去的事,和那些还没到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得有活在当下的智慧。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人就很奇怪,说,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马祖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王阳明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简单来说,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幸福感之所以降低,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专注于某件事的条件,一个人每天要受到无数信息的诱惑,又有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摆脱“走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种把握现在,专注当下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适用话题:活在当下、把握现在、专注

  (秋义日荐自《广州文摘报》)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佚名

  你相信安静的力量吗?它可击穿一切。滴水穿石,这是我们从小就听到过的故事。一滴水,温婉而柔和,在屋檐上嗒嗒地滴着,自顾自地。它饱含力量,却低调内敛。并不骄扬跋扈,更不显山露水,只是一直保持“坚持”的身姿。这是一种难得的安静气质。于是,经年累月下来,它能把檐下的石块击穿。

  著名文学家夏衍写过一篇《种子的力量》,那么小那么不起眼的一粒种子,藏在土地里无声无息,可一旦发芽,却可将坚固致密的头盖骨从中分开。可见安静的力量多么可怕!它厚积薄发,事先并不张扬,只是一直暗暗地自我修炼,不鸣则已,一鸣便惊天动地。

  物犹如此,人亦然。我喜欢个性温和安静之人。安静的人内心是一片汪洋,不小心遇上了是非,任凭外面的世界流言蜚语铺天盖地,他却壁立千仞,默默地容忍着一切,淡定而坚定。动辄跳起来反击的人到底肤浅了,内心不过是一杯水,忒小的容量,随便扔一块小石头进去,都能击起千层浪。

  看李安的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熟悉李安的人都说他个性安静,为人谦和,不太爱说话,也不太会说话。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游刃有余地行走在中西方的电影世界里,一连捧回好几座奥斯卡的小金人。张艺谋的《归来》上演,看张艺谋与李安对话,李安涨红着脸,说话声音颤抖,直言自己是一个胆小之人。

  我不认为“胆小”一定是个贬义词。胆小,其实某个时候便暗合了安静的气质,不耀眼,不灼目,将所有过分与刺人的光芒都收敛了起来,不对的事一定不轻易去触碰,很多时候只做对的事,安分守己,不胡行乱闹。

  杨绛翻译英国诗人兰德的诗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以为,这是安静的最高境界了,简直天下无敌!这也是杨绛一生的真实写照。

  当人生行走过死荫的幽谷,从前内心深处的棱棱角角、枝枝蔓蔓全都没了,一切如雨后彩虹,水静流深。

  还要去与人计较得失?还要去与人辩论是非?不不。和谁都不争了,和谁争都不屑了。心里只剩下安静,而这安静的力量足以撑起一片宽大的蓝天,让自己活得安宁祥和。

  适用话题:不争、安静、淡然

  (池虹荐自《青年博览》)

  贝多芬的小纸条

  □张军霞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之家,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酗酒成性的父亲为了把贝多芬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强迫他长时间练习键盘乐器,甚至半夜喝完酒也要拖他起来练琴。

  因为平时练琴时略微犯困,就会被父亲责打,贝多芬渐渐变得焦虑,唯恐浪费时间,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就算后来艺术创作越来越辉煌时,他也不能克服这样的心理障碍。

  贝多芬有个女邻居,因为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她要独自在家抚养6个年幼的孩子,每天要应付的事情非常多,她却从来没有过焦头烂额的模样,尽管每天行色匆匆,从早到晚地忙碌,她的脸上却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

  有一次,贝多芬看到女邻居趴在窗台上,在一张纸条上写字,他好奇地走过去看,只见上面有许多小字,列出了今天要做的事情。一张小小的纸条上,竟然列出二十多条需要做的事情。贝多芬忍不住问道:“要做的事情这么多,难道你不会焦虑吗?”女邻居笑着说:“我喜欢把要做的事情都写出来,先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完成一件就划去一件,这样从早到晚做事都不会慌乱,而且心中会有一种成就感,偶然还可以抽出一点儿时间晒晒太阳,喝一杯咖啡,自然不会焦虑啊。”

  从这位邻居身上,贝多芬忽然意识到管理时间的重要性,他从此也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按照轻重缓急去处理。不管事情多么杂乱,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慌乱,成为管理时间的达人,让这位音乐大师受用一生,创作出了更多辉煌的作品,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

  适用话题:管理时间、规划、凡事预则立

  (徐丽丽荐自《书刊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