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孩子写作业的话题刷屏了。据说家长们陪写作业陪到心梗、吐血、乳腺增生。是什么让中年精英秃了头?半为生计半为奥数。
中国的孩子和家长过格外艰难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外的小学生也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天生天养,自在放羊。不但留有作业,还有各种小考,家长们在辅导上同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美国和加拿大的小学都遵循10分钟X年级数的作业量标准。一年级的小朋友每天做10分钟作业,二年级20分钟,依此类推,到了高中就要做上两个小时了。但事实是,国外的高中学习十分吃紧,如果学生选择了IB课程(大学一年级基础课),功课更是排山倒海,往往要做到半夜。还有些模型、报告之类的灵活作业,则是“丰俭由人”,无法计算准确时间。
邻居的女儿想要入读医科,为了争取学分,她在高三时选了大学数学和生物。每天写论文写到凌晨两点,坐在校车上还要背病毒的拉丁文学名。因为高中学生的时间真的很宝贵,很多家庭也是豁免了孩子的一切家务。这和国内高考备考也差不了多少。
小学生读一年级,作业分为英文和数学。英文是一周拼写20个生词,数学是每天1页练习题认几何图形。单词部分老师只发作业,不讲不教,全靠自己在家练习,周五随堂测验。然后老师会把成绩装在信封里给家长签字。话说每个礼拜要巩固之前写过的单词,还要学习新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加拿大的华裔孩子就更辛苦。她们有时会把字母和国内拼音弄混,在学校时把A(埃)念成“阿”,把“C”(柯)念成“呲”,上中文课时又会把“j”念成“遮”,把“q”念成“括”。
我同事是一对香港移民,两个孩子在加拿大出生,每周周末都被押去中文学校。孩子痛苦,父母更痛苦。学了一年半了以后,学校做一个次中文测试,老师在台上说:小朋友请把铅笔拿出来。说了3遍,全班没有一个孩子动手。教室外父母们哭成一团,各种牺牲的周末、油费、学费全浪费了。但是他们不死心,又把孩子送到中文夏令营,就是花钱送小朋友回国两周学习中文。类似于国内孩子到美国去游学夏令营。
现在也不乏有中国远见的外国父母把孩子送到中文学校,孩子学得怎么样,他们也一头雾水,要不然还要再请一个中文保姆。也是为了孩子拼了。
许多父母还抱怨要自己要动手帮孩子作手工、模型、简报,十分琐碎,令人烦躁。这些统称“project”的作业形式没有标准答案,全靠自己搜集资料,是国外沿用已久的最佳学习方法。
等到了四、五年级,孩子们每学期都要制作各种模型,这一定需要家长上阵帮手。我外甥的历史老师要求每人复制一个19世纪建筑。我们挑了哥特式的柯奇城堡,搜罗来七七八八的材料搭建模型加喷漆,天天下班后捋袖子干活,整整折腾了一个月,自我感觉不错。哪想评比时,一位男生端上来茶几大小的日本清澄庭园,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棵棵树木红绿相间,还专门为此制作一个玻璃罩子。这些家长也真是拼了,我自叹弗如。
这种project形式的作业,完成过程费心费力,但经此一役,得到的知识没齿难忘,远远高明过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
最后,不管是哪一种教育体制,哪一种陪读家长,别忘了,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把眼光放远点,别太急功近利。
既然大家都要陪孩子成长,那么就快乐一点,别把自己逼残。
文/席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