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腾讯WE大会 一场带你预见未来的遨游之旅

  11月5日,腾讯WE大会在北京召开。主题是“若有光”,引自陶渊明一千六百年前留下的名篇《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寓意人类对未来之光的不舍追寻。在这场盛宴上,腾讯邀请了霍金等9位来自科技界、对未来极具洞察力的重量级嘉宾,在北展剧院与数千名观众一同分享了关于未来世界的模样,展示未来世界的模样。星际迁徙、返老还童、癌症免疫、人工智能……这些你预见的未来都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这是腾讯第五年主办WE大会这个想象力盛宴,它持续关注最新的技术进步、最前沿的科学发展,以及人类和地球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今年这场WE大会上,人们还能窥见腾讯的变化,及目前互联网与科技行业面临的巨大转变。

  腾讯公司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在大会上做了以“人类的未来”为主题的演讲,呼吁公众应多关注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粮食问题、资源分配不均衡等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全球问题。他认为,技术创新能帮助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腾讯目前在航天技术、基因工程、智慧交通、环境检测等前沿领域的投资,希望能够探索解决这些全球问题,同时他呼吁大家一起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突破摄星

  让星际旅行“触手可及”

  “人类作为独立物种,已经存在了大约二百万年,其发展一直在稳步加速,如果人类想要延续下一个一百万年,我们就必须大胆前行,涉足无人所及之处。”剑桥大学物理学教授、著名宇宙学家霍金在大会中以独家视频的方式,与在场千余人分享了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人类星际迁徙,带着大家一起开启了仰望星空展望未来的盛宴。近几年来霍金一直关注着人类的星际迁徙。霍金在演讲中认为,人类应该积极探索太空,寻找宜居星球,“这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我们是否还有未来”。他在去年推出了“突破摄星”长期研发计划,目标让星际旅行变成现实。在今年,“突破摄星”与欧洲南方天文台携手合作,进一步探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的宜居行星。

  “突破摄星”计划希望利用邮票大小的纳米太空探测器,以期能以五分之一光速(每秒6万公里)、经过约20年的航行时间抵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并在到达后再经过约4年的时间向地球传回信息。纳米太空探测器包括两部分:装有通信、摄像等设备的“星芯片”和厚度约为几百个原子的太阳帆。

  突破摄星执行董事、前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主任Pete Worden在大会现场,分享了“突破摄星”项目的新进展:项目组通过行星飞船到太空,收集宇宙信息,寻找生命体。如果可以保证飞船能够用光速的20%的速度持续20年的航行,持续的给地球传回相关的一些信息,2050年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收到在整个银河系当中可能有生命的其他的星球上面的一些生命迹象的图片。“我们希望在明年年初就能够把相关的这几个关键技术做些组合,能够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最终这个项目由7到8个不同的专家组或是技术组来完成。”Pete Worden说。

  人工智能

  深陷拯救与毁灭的挣扎

  在人工智能概念兴起的当下,人工智能到底会帮助人类,还是将人类带向毁灭深渊,成为多方人士的热议话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计算专家、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在现场讲解了量子计算和量子计算机的概念。

  姚期智说,量子计算是一个革命性的计算原理,量子计算机特别快,用量子计算机3个小时运算量等于超级计算机运算六十万年。人类已经进入一个能看到量子计算机将要做出来的时间段。这是最后的一里路,但这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的过程。“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可以结合在一起,”他认为,“我们可能做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结果的事情”。

  中国科幻作家、第74届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认为,长时间内人工智能无法超过人类,由于没有人类机体的生理基础,人工智能产生不了人类的高级情感。我们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还有很多部分是人工智能现在不容易具备的。

  郝景芳表示,“人工智能的最大威胁主要表现在,让人类变得懒于思考、懒于自我反思,从而使得人类智慧退化”,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应该反观人工智能,帮助认识自身,去对人类人性、智慧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整个人类文明往前进一步。

  国际顶级科学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中国区科学总监Ed Gerstner在会场做了分享。他称,五年前《自然》来到了中国建立分支机构。2007年,中国科研发展迅速,对全球最佳的期刊的贡献量迅猛的增长。这得益于此前政府、民间对于科技的投资。“我需要研究点什么才能够在《自然》上发文章?”他称,“答案是,做那些自己特别愿意研究的事,做能解决问题的那些研究。我们应支持青年科学家,这些人是科学发现领域中最活跃的人,是最有好奇心的人群,我们应去培养鼓励大家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科学助力

  返老还童不再是梦

  “返老还童没有不可能,”斯坦福大学神经学教授,老年疾病研究专家Tony Wyss-Coray在会上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结果主要针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输入健康、年轻的血浆,这项临床研究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或延缓人类衰老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2014年,他在年老小鼠和年轻小鼠之间建立了血液循环系统,发现重复输入年轻血浆能够使得老年小鼠的大脑变得年轻。

  在WE大会现场,癌症研究科学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类基因组医学研究所所长张康,向观众介绍了他有关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成果。他和团队基于大规模的临床数据分析和深度机器学习,开发出一种高效血检方法,能以无创形式快速有效诊断原发性肝癌。

  未来学家、致力于解决世界性问题的黑科技发明家Pablos Holman在WE大会现场分享了他不拘一格的新奇研究——降低疟疾感染率的灭蚊激光炮。起初他用激光束击落蚊子,因为觉得这样做很有趣,后来发现也许用激光打蚊子能挽救一些生命。在非洲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一半是儿童,这正是他为解决疟疾问题所尝试的事情。

  WE——为未来而来,发挥群体智能,协作创新。致力于探索和分享互联网和科技界最前沿的思想和技术,是中国连接世界的跨界创新平台。从WE大会诞生的那天起,腾讯便赋予了它众多期待,希望它无关商业、无关当下。通过把世界上最令人惊喜的科学突破聚集在一起,希望让中国用户看见一两年后不远的未来。过去的4年里,共有45位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登上WE的舞台,覆盖了太空探索、生命科学、深海探测、人工智能等几乎所有正在改变人类未来的科学领域。

  腾讯希望通过举办WE大会和同期举办的W3C年会,让W3C组织成员里更多优秀的国外互联网企业感受到中国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技术的踊跃创新和蓬勃发展,也希望将国外最领先的互联网思想和技术引入到国内,给国内互联网行业更多的借鉴和启发,也希望在未来科技和未来生活探索的道路上,国内能与世界有更多的沟通和链接。

  本报实习记者 任文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