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总在挑战新的山峰,最终回到心的起点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一本书,一本人物传记。有的书很厚,里面的内容很丰富,让人看了还想看,每一次拿起,都可以汲取到很多能量和知识,是值得放在枕边案头的好书。当然,大部分书是薄薄的一本,一眼便可以读完,放下便不想再拿起。

黄维便是一本值得常读的书,永远都读不完的书,每次和他见面聊天,都会发现他的高度又不一样了,永远可以从他身上获得新的知识和能量。

黄维有很多头衔,龙辕资本董事长,一勺财商教育董事长,国家家族基金会中国区主席,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客座教授等等,这些可能是很多人一生都未必可及的光环,而眼前的这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都已经拥有。

第一次见面,便对他的经历很好奇,慢慢聊开,不由得感叹,他已经翻过了人生好几座山头,而他的同龄人很多还在第一座山半腰。他是一名讲师:

他曾经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客座教授,27岁登上清华大学的讲台,一站就是11年。作为国内第一名的高端学府清华大学,是多少讲师梦寐以求登上的讲台,而他年纪轻轻便轻轻松松做到了。

问他第一次课程是讲给谁听?他告诉我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商董事长、总经理。问他一个27岁的小伙子面对一群年龄40、50岁,个个身价都几亿、几十亿的老板讲课,害怕吗?他淡淡一笑,说“不怕,因为我自信我的内容是非常实战的,是他们工作中一定需要的”,务实、踏实是他的一贯风格,满满的自信也写在他的脸上。

2010年-2011年,黄维被国内最大的几家培训机构邀请,在全国20多个城市巡回演讲。同台演讲的老师,都是当时国内最顶尖的,他依然是最年轻但同时也是最受学员欢迎的老师。台下的学员都是企业家,都有着多年的实战经验和非凡的辨识能力,听完黄维老师的课程,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很多企业家愿意花重金聘请他担任企业顾问,甚至要白白赠送企业的股份给他。

在很多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他口中说出,是如此的云淡风轻,这是何等的从容淡定呢。

他是一名企业咨询师:

他曾经是一名企业咨询师,全国建立了广州、北京、成都、苏州四大咨询基地,旗下管理的咨询师近百人,亲自辅导诊断过的咨询项目近百个,咨询行业内有名的“咨询快刀手”,对企业问题常常是一针见血。

结合国外成熟的咨询体系,结合国内中小企业的痛点问题,他研发了一套独特、有效的“目标百分百达成”咨询系统。一般他去到企业,和董事长、总经理、核心管理者、员工代表各自交流一下,便能够快速拟出一套咨询方案。然后马上召开公司管理层加骨干员工会议,通过他的咨询体系十大步骤下来,企业从老板到员工个个斗志昂扬,业绩目标翻一倍,上下还信心满满。他是企业魔术师吗?是的,彷佛有神奇魔法一样。事实上,四年企业咨询的经历,对于他现在从事股权投资非常有帮助,因为他帮助过、治疗过的行业、企业太多了。

他是一名作家:

黄维在29岁的时候,就出版过二本专业书籍,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打造地产销售精英》,广东经济出版社的《赢在售楼部》,这两本书是很多房地产企业营销部门的必读书籍。

当我向黄老师求赠一本拜读的时候,他羞涩的说,他也只有1-2本做纪念。我问他,很多作家都喜欢拿自己的书送人,为什么你却自己都不多留一些呢?他说“我觉得写过,就应该忘过,没什么值得说的”。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三十几岁的年轻人说的话,很多迟暮之年的人,也未必放得下自己的荣耀和辉煌。

不过,黄维不经意提起一件小事,倒是让我对他又有了更多的认识。他的太太是他小学六年级同学,也是他初中就开始暗恋的对象,在无数个夜晚,他把这份懵懂的爱恋,谱成了一首一首的小诗和散文,在高中的时候集合成一本诗集送给了她当礼物。有情人终成眷属之后,这本诗集也成了他们爱情的见证,后来偶然的机会,参加保利集团举办的收藏作品展,这本诗集还拿了“最具人文收藏价值”大奖呢。

把文字融入到生活,这也许是作家的最高境界吧。

他是一名企业家:

2004年,他开始第一次创业,创办南中国房地产教育中心,依托中山大学的优势背景,凭借团队的不懈努力,他做到了华南地区最大的房地产教育机构。2008年开始,他退出了经营管理,做起了甩手掌柜。机构运营到现在,已经12年历史了,华南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几乎都有他们的学员,包括恒大、保利、富力、碧桂园等中国房地产大鳄们。

2008年,他和朋友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创办咨询公司。凭借独创的咨询体系,培训加咨询结合的模式,和不满意退款的承诺,四年时间,迅速在全国刮起一阵旋风。同样,在公司顶峰时期,他选择了退出。因为他发现,咨询很难标准化,企业上市几乎无望,这时候,他的眼光已经开始盯住资本市场。2014年,经过三年时间的筹备,他正式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创立了龙辕资本。龙辕资本目前涉足财商教育、财富管理、基金管理、海外投资移民、家族办公室等诸多领域,业务遍及香港、澳洲、美国、欧洲等地,黄维还被国际家族基金会任命为中国区主席。

从这三段创业经历不难看出黄维那颗“不甘寂寞”的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折腾的命”。当然,在外人的眼里,这可不是简单的折腾,因为每一次,他都不满足,都盯住了更高的山峰而已。他没有选择停下来,而是下山,去攀登他心中更高的山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