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致知?

  • 来源:中国慈善家
  • 关键字:致知,学习
  • 发布时间:2018-02-27 11:23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上一篇讲格物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五个步骤在学习中何其重要,所以才曰“致知在格物”,又曰“物格后知至”。学习的方法比学习的范围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则求取任何知识都能抓到要点,而能快速学习。

  智能和知识的养成及取得,基本分为三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生而知之为本能,例如小孩出生即知要吃,或是我们到一定年龄要交配繁衍,这就是“食色性也”。学而知之为后天养成,但并无很大的压力,且为我们学习前人经验累积而成之知识智能,例如学校里的知识,父母的教诲等。最后为困而知之,乃我们受困,遇到波折,由自己摸索,甚至从失败中学习,此为自我经验之累积。

  然而每个人的吸收速度、辨别能力、思考逻辑、实践方法都不同。有人能闻一知十,举一反十;有人能闻一知三,举一反三;有些则闻一知一,举一反一;甚至有人闻一知无,举一无反。虽然资质不同,学习的速度不同,但所需之学问范围则应相同。

  我们活在天地之间,不管才或不才,能或不能,贤或不贤,生于富裕或生于困苦,皆不可废学也。如自知不才、不能、不贤,则更应该理解和追求如何能茅塞顿开,增广见闻,日进高明,方能以勤补拙。如若已然有才、能、贤,就好比明珠玉璞,饰之雕之,使之精而益精,美而再美,也为求学增知之功能。

  而我们求学,既可以使愚者出愚,顽固者免于顽固,还能使智者越智,明者更明,因此学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是故“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喾师祝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墨如,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由此看来,人不可以不就师,古时候的圣贤王者,无一不从师而学,方能出类拔萃,越众超凡。即便是孔子这般的大圣,都“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都说自己是“我学不厌”,可见学的重要。

  然学如果无目的,无条例,浮华不实,大而无当,徒然殚精竭虑,劳神苦思,浪费精力,最终导致浮泛而无所归,无益于己,小则徒劳无功,大则吸收错误知识思想,达到反效果。

  人生存于世上,活在宇宙之中,观天察地,所到之处,所触之物,皆为知识;古今中外,书本记载,圣贤所言,也都有许多教训。那么如何待人接物?在现实当中是我们要不断学习的。因此学问的范围无穷尽。上一篇讲到格物的方法,历史里也有王阳明的“守仁格竹”的故事,如果试图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学习无穷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因此我们需要在无尽的学问里,划出特定范围供人求知及学习,这样才能以有限的生命成就不朽的事业。

  致知的范围应包含哪些?可以分成下列几个要点:

  知天地:认识环境

  知命:了解趋势

  明性:通达人性,知道及理解人与兽之差别

  明道、明德:知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处之道

  明教:明白教育的目的、重要性,有效的教法及正确教材

  知人:识己,鉴人

  知物:辨本末,别先后

  因篇幅有限,将于下个月解释各个要点。

  撰文/陈绍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