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真的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在 2017 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孙瑞哲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纺织工业也处在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纺织工业的历史新方位
在世界经济中,中国纺织工业的坐标定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 ;在国民经济中,是产业报国新天地的引领者 ;在历史发展中,是国家富强新时代的贡献者。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中国纺织工业对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2016 年,中国可生产服装 300 多亿件,相当于为全世界 74 亿人平均每人提供 4.25 件衣服。数据显示,今年 1 ~ 8 月,中国对非洲出口纺织品服装125.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7%,比对日本出口比重仅低 0.47 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出口纺织品服装达 599.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0%。
同时作为全球贸易的发端行业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先行行业之一,纺织行业从产品设计、原料供应到加工生产和消费流通都具有非常高的全球化程度。而身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经济体,中国纺织工业亦以积极的态度和落实的行动推动行业多维责任共治,有力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融合。像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中纺联大联展已变成全球纺织行业的盛会,云集了世界 100 多个国家的十几万专业观众。
在国民经济中,进入新世纪以来,纺织行业虽不如一些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表现得那么耀眼,但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稳定国民经济,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纺织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如纺织服装出口今年预期将实现持平,甚至是正向增长。
同时纺织工业还是抗风险的安全池。2015 年,实体部门利息支出已达到当年增量GDP的两倍,2016年虽有改善,态势未变。而与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大趋势不同,中国纺织工业资产负债率保持平缓下降,其中纺织业与服装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工业整体水平。
纺织工业亦是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支柱。作为第一大净出口创汇产业,中国纺织工业始终对国际收支平衡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从 2001 年到 2017 年10 月,中国纺织工业净创汇 28668.39 亿美元,是全国货物贸易净创汇 37942.47 亿美元的 75.56%。而行业创汇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预留了空间,创造了条件。
从历史发展坐标来看,纺织行业是国家富强新时代的贡献者。进入“十三五”,特别是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产业下一步的发展面临着逆全球化以及新常态下的产业价值再造,这不仅是对我们信心与信用的考验,还是对智能与智慧的考验,我们要从产业与科技的共生关系、产业与生态的依存关系、产业与消费的鱼水关系三方面来理顺发展。
孙瑞哲表示,当前中国纺织工业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产业链协同、产业间协作有良好基础与巨大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创新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与倍增效应。同时,产业的生产力系统正经历全面升级,劳动者方面,目前全国约有 200 多所大学设置纺织服装类学科,2015 年仅在校生就有 60 多万人 ;生产工具方面,行业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劳动对象亦从原子延伸至比特,数据成为重要资源,应用领域从生活消费延伸至生产消费,产业用成为价值增长点,材料价值含量不断提升,性能、功能、性价比、可获得性、经济性、环保性持续改善。
行业发展面临历史性变化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新消费需求升级下,如何更好地协调行业发展中的结构与分配、程度与效率问题。行业发展要寻找新的平衡 :质与速的平衡,虚与实的平衡,义与利的平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