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字教学的有效尝试

人们常说: 万事开头难。 对于小学生的写字教学也不例外, 从握笔、 坐姿, 到书写规范、端正、 整洁, 实属不易。 在此, 我做了一些有效尝试, 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观察联想, 活化字形, 感悟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写字教学首先应该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尤其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如果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 活化汉字的字形, 那么它就深深扎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田中, 立即丰满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 指出: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 如何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除了让学生听故事、 编儿歌外, 用形象的比喻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 “点” 像瓜子“捺” 像刀, “横” 如扁担右稍高, “撇” 画恰似柳叶飘……

我在教学一些象形字时, 就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如: 教“伞” 时, 有的学生说像小伞, 有的学生说像大蘑菇, 有的学生说像大树等不一而足。 有了丰富的想象和具体的形象, 学生不仅在脑海中有了清晰的轮廓, 而且加深了记忆, 再加上直观的课件显示, 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 也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充满了兴趣, 进而产生书写的欲望。

如: 教学“人” 字。 “人” 字看上去很简单, 一撇一捺就写成了, 要想写好它却十分不易。由于小学生还未掌握运笔的方法, 写出来的“人” 字, 往往就像两根小棒支撑起来的小架子,干瘪无韵。 我在黑板上示范并详细地讲解字法和笔法,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不仅让学生想象“人” 字撇、 捺的形状, 还要掌握它的书写要领。 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 又有了扎实的笔法和功底训练, “人” 这个字在学生的心目中已不再抽象了, 变得生动可感起来。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 并能将字写得有模有样。

二、比较观察, 示范演示, 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眼高手低, 原因是, 对于某一个学生来说, 其观察审美能力较强, 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 还不能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 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 教师要详细地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 笔顺规则, 对每一个字的点、 横、竖、 撇、 捺等笔画都应笔笔指导到位。 教师的范写很重要, 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 在指导学生的整体认识之后, 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子格中示范, 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 并且边演示边讲述: 这个字是什么结构, 每一笔画的名称、 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 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但是,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 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 此时,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比较运笔方法

教学“横” 的笔画时, 我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 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所写的字和范字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之处。 教学“竖”的笔画时, 让学生比较“悬针竖” 和“垂露竖” 的写法异同之处, 并加以示范, 效果明显。

(二)比较间架结构

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顺, 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 例如: 在教学“皮” 字时,在观察“皮” 字之后, 让学生临摹, 学生写出的“皮” 字五花八门。 有的把下面的“又” 写得太短, 有的写得太长, 有的写得太窄, 有的写得太宽……这时就把这些字和范字进行比较, 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出原因, 指出毛病之后, 再让学生书写, 效果就会令人满意。

三、严格训练, 培养习惯, 发展个性美

(一)练写要严格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新课程标准》 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指出“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 不仅有利于把字写得端正, 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保护学生视力。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 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可以终身受益。

写字前, 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 放好作业本, 端正坐姿, 指导握笔方法。 练写时, 教师巡视, 时刻提醒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 应适时指导, 要求学生看清楚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运笔方法、 笔画间的间距、 长短的变化、 整个字的结构特点等, 做到指导有成效。

(二)训练要把握好度, 着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练字贵在精, 而不在多。 小学生手指的肌肉群不够发达, 学生兴趣也难以持久。 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身体健康有损伤, 还会造成其严重的心理负担, 势必会影响其书写兴趣。 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坚持又“少” 又“好” 的原则, 每课生字每个写 2~3 遍, 自己觉得写的好的, 可以少写几遍。 如想写哪个字, 或者自己觉得写的不满意的, 可多写几遍。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好”。 我们应充分地发挥学生书写的主动性, 给学生选择书写的权利。因此, 书写作业不是整齐划一, 而是因人而异, 有多有少。 写的字有的可能是横画较多的“五、 丰、 具……”, 有的可能是练写撇画的“人、 八、 大……”。 作业虽然不一致, 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

四、激励评价, 鼓励进步, 传承书法美

极具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 教师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进步, 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堂上我们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展示学生的书写技能和习作。 课后, 我们在班级、 校园内把优秀的作品展出, 比比谁上榜的次数最多。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又使其在竞争中不断进步, 让学生们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 而且, 写出的字规范、 端正、 整洁, 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田中深深地种下了热爱书法的种子, 颇受书法之美的熏陶, 继而使其从小践行并传承着祖国的文化瑰宝—— — 书法之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