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手机,AR凭啥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

巨头下注AR

去年,苹果ARKit和谷歌ARCoreAR的发布让AR(增强现实)走进大众视野,并掀起了一股AR热潮。随后就有研究机构预测,仅移动AR业务市场就有望在2021年达到千亿美金的规模。

显然,两大巨头的布局并不仅仅是因为AR市场规模庞大,动作背后似乎意在争夺下一代技术的制高点。对于黑科技研发向来不吝啬的苹果来说,iPhone X也并非只是一部手机,而是代表了苹果对下一代智能设备走向的判断。AR作为iPhone X被寄予厚望的最大亮点,很可能就是苹果眼中下一代技术的方向。

智能手机时代,苹果占尽了先机,如果能将手机作为AR内容和应用的入口,等AR一旦成熟,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必将为苹果在下一个十年稳坐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头把交椅保驾护航。

除了苹果、谷歌,微软、百度、腾讯、阿里,这些巨头都在AR软硬件、算法、引擎等方面纷纷布局。打通AR产业链的终端、内容、服务,布局生态圈,成为大佬们PPT上的蓝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尽管AR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从ARKit发布后的应用来看,却叫好不叫座。数据显示,苹果ARKit平台上线后确实得到了部分开发者的追捧,上线了300多款AR应用,但增长却出现不断下滑的趋势。目前,仅有不到1,000款应用支持ARKit。

用户的热情为何没有被巨头们点燃?

深圳增强现实有限公司0glass CEO苏波认为,主要原因目前大多数的消费级AR应用产品的载体都是手机,而当下手机端并不能给用户带来足够好的AR体验,也就是说体验达不到AR所应该具备的让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沉浸感,因此,很难产生用户粘性。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技术不够成熟,而消费级市场又是对技术瑕疵零容忍的市场。但无论如何,任何新技术发展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初期不够完美这一阶段。

目前,AR的载体主要是AR眼镜和智能手机。苏波认为,AR眼镜在未来将很有可能会替代我们的大中小屏幕,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但这一切的实现仍需依赖于三方面技术的发展。

眼镜的轻量化首当其冲成为第一因素,普通眼镜的重量约为30g,而市场上AR眼镜的重量都在100g以上,是普通眼镜的几倍,这对用户体验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毕竟带着一副超重眼镜没有人会感觉到舒服。

其次,交互技术的发展对AR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计算机时代,鼠标和键盘交互技术的发展才真正激发了计算机的有效性利用。而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计算机都只是极少部分专业人士的高端工具。这跟手机类似,触摸屏交互技术的成熟才催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如果交互技术一直停留在功能机键盘时代,智能手机就无从谈起。

对于智能手机,语音,手势这些交互方式已经足够满足用户需求。但AR却不行,想象一下一个人戴着眼镜,要与别人交流交互的时候,只是自言自语(语音交互),又或者傻呆呆的指手画脚(手势交互),这其实都是极不自然交互体验。对于人体来说,最自然的交互应该是脑电波交互,用脑电波进行意念控制,现在虽然还不成熟,但对于AR成为下一台计算平台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了成熟的硬件和交互技术,还缺一不可的就是网络。AR的各种场景对网络带宽都非常敏感,不管是内容传输、存储还是处理,任何网络中断都会对用户体验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当前3G、4G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带宽资源。正在风口上的5G技术则会带来比4G更好的体验改善,5G具有更高的容量、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网络均匀性,而这些特性都是AR增强现实应用的关键。

5G试用网已经开始运营,2020年可以进入正式商用,这将会成为催生AR应用成熟的一个拐点。

AR演进三部曲

苹果的ARKit高举高打,在消费级市场,AR游戏、AR图书、AR购物,巨头们试图从各种应用场景中寻找突破口,但消费者似乎并不太买账,症结在于没有找到用户需求的痛点,不能产生用户粘性。

AR技术的发展路径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AR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很长时间,比如作战头盔集成了作战人员的生理数据、GPS定位系统,AR眼镜与头盔结合,大家在作战时就可以同步看到对方的信息,大家所看到的信息又可以被指挥部共享,实现了信息的瞬间对等,大幅提高了信息共享和作战效率。在军事上,AR技术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落地应用经验。而2015-2020年都是属于AR在军事领域应用阶段。

第二阶段是工业应用,在2020年之后将会是AR在工业应用的爆发期。目前,AR在工业应用尚属试点应用早期阶段,如果拿计算机发展作类比,现在就相当于计算机时代的80年代初,技术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但有技术瓶颈并不代表没有应用,在工业级市场,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需求场景都可能达到几百亿规模,比如仅仅在装配、电力巡检市场规模就有600亿的产值,而AR设备作为一种快消品,就像电脑手机一样,有着足够大的市场空间来支撑其长期发展。

在这个阶段,企业最大的挑战是找准客户的痛点,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如果不能找到用户的需求,就会被各种技术门槛和应用挑战难住。

到了第三阶段AR才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时间点上看可能要到2020年之后了。那时,AR的商业应用会替代部分PC的功能,比如随着脑电波技术,语音交互技术的成熟,眼镜的轻量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AR技术来收发邮件,设计师可以应用手势感应,在AR的环境下进行绘图设计,到时候,AR如能替代手机的一些功能,那么在消费市场就完全成熟,届时,AR技术最终走向个人消费领域,这将会是另一番天地。

AR企业护城河如何打造

AR的本质在于提高“连接”的效率和维度,而“连接”正是我们一切商业行为的本质,所以AR市场充满了想象空间,有望成为下一代应用平台。正是看好了这一点,巨头们纷纷抢先布局,唯恐落下。

2017年CES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研发AR眼镜的公司是37家,具备量产能力的有12家,今年的数据预计会出现不小增长。但总体来说,仍然属于一个玩家不多的领域。

从产业链市场格局来看,AR的光学显示系统、光机模组这些核心零部件由少数几家公司提供;芯片基本被高通、因特尔、英伟达、AMD等几家巨头垄断了专利。对于其他想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尤其是创业型公司来说,机会并不大。面对巨头的垄断,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融入巨头,成为生态链中的一环,在算法上拼不过别人,或许可以做内容,苹果做消费级产品,创业型公司或许可以选择做工业级场景应用,将产品和客户场景进行深度融合,找好自己的定位,与巨头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据了解,像0glass这样专注于工业场景应用的公司就以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发展得不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