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产业政策动态化调整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26 16:08
国家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工具非常多,从原来很少的工具演变到目前多项政策叠加;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当中有很多财税支持政策,同时还有很多特权,比如免限购、免限行;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部门,也由初期比较少到现在多部门协调进行;支持的思路也从之前的普惠转变为择优支持,从单纯奖励到奖惩结合。总体看,政府的支持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多项政策开始叠加,特别是2013年示范推广扩展到全国之后,地方的支持力度增强,同时国家的支持手段也不断出新。第二,2009年或者之前,我国可能只有科技部、财政部等少数几个部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3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变成了18个部门联合推动,这18个部门也都在大力研究各种措施来推动产业发展。第三,政策扶持原则从普惠制到择优转变。第四,在“双积分”政策发布之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都是采取奖励政策,企业不做新能源汽车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损失、惩罚。但是“双积分”发布之后,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所有汽车企业的一个义务,企业达不到生产目标就得“输血”给做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了。
在这四个特点的演化下,产业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之前的技术和产品受争议,演变为目前的传统车企和业外资本纷纷涌入,整个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风口。下一步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该怎么变?我认为可能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未来的政策会服务于一个多维的目标。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目的还是以产业发展支持技术创新。到了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达到500万辆之后,电力清洁化、电池回收必须提上日程,否则产业发展带来的问题会更加明显。
第二,未来的政策会有一个动态化的调整。实际上,自从有了新能源汽车之后,过去产业政策一管管10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从2009年开始,包括规划、补贴政策、投资和准入政策等都在调整。总体来看,政策有三年之痒,实施三年可能就要推陈出新。比如2009年国家出台了产业和调整振兴规划,2012年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划,到2017年又出台了汽车产业的中长期规划。此外,购置补贴相关政策的调整频率也是非常高的。从行业管理上看,2017年准入规则又调整,产业未来变化很快,也仍然会延续一个动态化调整的态势。
第三,在实施主体方面,以国家发布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为标志,未来可能会演变为更多城市使用专用号牌。
第四,政策的导向是从稀缺资源转变为优势资源聚集,之前可能是产业结构政策,希望汽车资本都流到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现在是以产业竞争为主,在产业结构阶段,如果说企业比较弱,政府可能会给予一定的保护;然而到了产业竞争阶段,实力比较弱的企业不仅在市场上会被淘汰,同时政府还有可能加剧竞争态势。
第五,国内外政策环境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以在自贸区放开试点和逐步适当降低关税为标志,我国汽车产业将以更加开放的局面来迎接全球的竞争与合作。
第六,关于燃油车禁售,我认为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关系,在企业战略选择中要考虑好,不要被过激的形象所影响。车用能源多元化,仍然需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两条腿走路。燃油车节能技术仍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可能未来燃油车会在部分区域和部分城市进行一定的限制,但是一味地禁售或者在全国禁售是不可取的。
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建议,首先,企业要慎重考虑究竟是跟着政策走,还是依据自身发展进行选择。如果你跟着政策走,虽然可以享受到政策红利,但是同样也会受到政策可能带来的困扰,在技术创新、研发、产品类型上可能会被左右。如果你遵循市场,不忘初心,发展自身,也许会受到的政策困扰可能会少一些。其次,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选择方面,我建议企业在关注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同时,仍然不能放弃传统节能技术的进步。再次,在企业战略选择,以及人才、技术、产业链资源方面,我们既要考虑竞争,同时也要更多地进行合作。
此外,企业在做战略的过程当中,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些差别化考虑。实力强的企业,应该制定长期发展愿景和目标,确立短中长期的战略,应较少被短期政策所左右,应该确立多元化的技术路线。比较弱的企业更关注于短期目标,会受到政策左右,确立单一的技术路线或许对它更有用,以细分市场求得生存。如果说企业的实力比较弱,又关注于长期目标,我觉得它应该关注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同时应该更多的利用外部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