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青赛:在挫折中不断前进
- 来源:羽毛球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26 16:15
从亚青赛到世青赛的进步
在今年亚青赛团体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 0 比 3 输给日本队,未进前四。而在世青赛半决赛中,中国队3比1成功复仇。在教练组看来,能有这样的进步,主要体现在队伍的团队精神和比赛经验的提升。
赛前,队里特别强调了团队合作,要求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比赛中都要以团队利益为最大、拼尽全力;对于为了后面的单项赛而在团体赛中故意保留实力的,将予以严肃批评甚至处理。比赛中,大家很好地执行了教练组的要求,团结协作、积极配合,上场的队员打出了水平,没上场的队员有组织地加油鼓劲。在比赛经验上,通过亚青赛的锻炼,队员们已经熟悉团体赛的氛围,对比赛有更直观的了解。可以说,混合团体冠军,是在亚青赛失利基础上,上下一心、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混合团体比赛中,男单高政泽、女单韩悦、男双王昶和樊秋月是本次表现最为突出的 4 名队员。高政泽在今年亚青赛的团体赛中输了两场,经过这样的磨砺,本次世青赛,他的心态明显成熟了很多,临场发挥、控制球和减少失误的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在决赛面对亚青赛男单冠军梁峻豪时,他很好地发挥了出球速度快的特长,保持了较高的成功率,打出了特点,打出了霸气。韩悦的表现一贯稳定,无谓失误少。决赛对阵强劲对手、马来西亚的吴堇溦,她能够放平心态,在困难的时候拼得比对方坚决,特别是决胜局时的意志品质明显强于对手。
本次世青赛的场馆风向明显,球速偏快。男双组经过商讨及时调整出场名单,让两位网前选手配合打淘汰赛。王昶和樊秋月的技术动作幅度较小,防守和控球能力强,稳定性高,相对比较适合这个馆的条件。比赛中,两人对场地条件的适应、对场上节奏的控制以及网前的把握都做得不错,3 战全胜、立下大功。
单项赛的心理关
在五个单项赛中,中国队派出了 18 人 对参赛。女单、男双获得亚军,男单、女单、女双、混双 6 人 对获得第三。就成绩来说,并不能让人满意。亚青赛上虽然有部分其他国家的优秀运动员没有参赛,而中国队仅有 4 人 对进入前 8,但最终获得女单和男双冠军。此次世青赛,有 8 人 对进入前 8,从之前的表现来看,队员们本该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混合团体赛无论从参赛和心理准备上都是以团体为落脚点和出发点,而单项比赛就是完全考验运动员的单兵作战能力了。尤其在关键球的处理上,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战术,更是心态、心理。当全场的目光和加油呐喊声都集中到一片场地的时候,队员的心没有那么平静了,脑子里的想法多了,出球也没有那么果断了。尤其在对阵东道主运动员的时候,为印尼加油的拉拉队特别吵,确实对中国队的队员形成很大的干扰。比如中国队参加的 8 场半决赛中,有 5 场是输给东道主的,反映出队员在心态控制、抗干扰能力上还是有欠缺的。
以女单为例,韩悦在团体赛中两胜马来西亚的吴堇溦,展现出不错的实力。可在单项决赛面对东道主印尼选手时,决胜局取得 6 比 1 的完美开局,但最终还是受到现场观众欢呼声的影响,输在了自己的心态上。类似的心态问题,在其他单项上同样存在。
问题与规划
通过世青赛,中国队更好地找到了目前年轻队员存在的问题。从比赛来看,目前的国青队在长时间连续作战当中的体能还需要加强,专项技术和控球技术不足,比赛尤其是大赛经验少,场上节奏控制和关键分的把握能力不够,大场面经历的少,抗压和抗干扰能力不足。
具体到各单项,单打体能不如过去,步法灵活性和场上移动能力、变速能力不足:双打的突出问题体现在控球能力和配合球路线不熟练。
针对这些问题,教练组已经明确了下一阶段的训练方向和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两方面:教会运动员如何去打高水平比赛;教会运动员如何长时间保持比赛状态。具体的规划:围绕提高队员比赛能力这个核心,增加快球和慢球的结合训练,提高队员手上技术控制能力;增加各种场馆训练的机会,提高队员对不同场馆的快速适应能力;根据新计分规则,有目的性地、周期性地增加队员参加比赛的机会。
此外,梯队培养也是中国队下一阶段的重点内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选手每个年龄段、每个项目都有很强的实力,也有一定的人才厚度。现在距离明年的亚青赛还有 7 个月的时间,为了更好地备战,从目前实际出发,中国队在双打上将优化配对。男双、女双将作为重点突破口,并逐步建立领先优势;混双尽可能追上印尼、韩国,与之形成对抗态势;单打项目形势比较严峻,教练组将做好单打项目的训练专题研究,通过努力实干,尽可能缩小差距,争取冠军。
国青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无论教练员还是队员平均年龄都不大,进国家队的队龄也年轻。通过参加亚青赛、世青赛,队员们收获了信心,他们看到只要努力就会进步。承认落后、奋起猛追、找到办法、力争快速赶超,冠军永远是国青队前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