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球“迟到”,并没有“缺席”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09 14:43
富力与苏宁的比赛,主裁判沈寅豪在黄政宇禁区内一次犯规动作过去接近1分钟的时候,方才观看视频回放,随后判罚点球,让苏宁打入了锁定胜局的进球。这个来得太迟的判罚,引起了富力上下和球迷的不满。根据赛后的信息显示,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是当值裁判对视频裁判规则的理解问题,或者规则本身有漏洞,纯粹是技术故障。
可以观看录像回看的4种情况是:(1)是否进球,进球过程中,是否有犯规或者违例行为;(2)点球判罚;(3)直接红牌判罚(不包括第二张黄牌的判罚);(4)出示红黄牌时弄错了对象(比如说A犯规,给B出示了红黄牌)。
国际足联有关视频裁判的规则是:为了尽可能缩短犯规和判罚之间的时间差,裁判可优先选择比赛双方进入中立区域并无明显进攻机会,或者最接近的死球时机吹停比赛。
符合以上四项条件中的一个,视频裁判发现问题,会提示主裁判,主裁判可以接受关于判罚的建议,或自己通过场边的视频装置观看回放,再作出最后的判罚。
视频裁判的责任是随时关注比赛的进程,是否提醒裁判观看视频回放,是不以利益受损方的抗议为前提的,决定权仍然在主裁判一方。主裁判可以选择尽快,通常是争议犯规发生后的10-15秒之内,向视频裁判提出需要协助。
大多数时候出现争议判罚时,利益受损方都会第一时间提起申诉,视频裁判也会第一时间提醒裁判观看视频回放,争议犯规与启动视频回放之间的时间不会相差太多。当然,并非没有例外。2016年底世俱杯,视频裁判首次在洲际大赛使用,鹿岛鹿角与麦德林国民竞技的半决赛,视频裁判也是在犯规后大约1分钟后才介入比赛。当时,鹿岛鹿角的巴西外援里贝罗倒在禁区内,但主裁判选择了比赛进入死球后才吹停比赛,到场边观看视频。
据悉,富力与苏宁一战,当时视频系统一度出现黑屏,同时对讲系统也出现故障,导致禁区内犯规1分钟后主裁判才收到信息,而观看视频回放也符合“点球判罚”的要求。
相关机器等硬件的技术故障,需要通过其他手段去解决,但对于规则,相信通过赛季前的组织学习,裁判与俱乐部人士、球员都会有认识。
今年初的意甲桑普多利亚对罗马的比赛,裁判是在桑普多利亚球员中场断球后经过多次传递仍无明显进攻机会时吹停比赛,观看回放,直到夸利亚雷拉主罚点球破门时,距离犯规已有4分钟。
VAR的介入,可以使足球场上的错误减少,但依然会存在小概率的错误,就如同这次的“技术故障”。
记者寒冰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