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 抛却与还原

  从几年前教钢琴的教师,到如今想要踏踏实实演戏,演员孙怡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寻不出一丝刻意的影子,她的坚守保留就是自然而然的遵从本心。

  不如有力

  “堵了两个小时。”有点迷糊却不减生机的孙怡一脸无奈的样子,迈着大步顺手拉了把椅子坐在我的对面,抿口咖啡,眨了眨眼,试图让自己再精神点儿,觉得不够到位,又继续晃了晃头,实在有些可爱。我跟她提了句:刚刚提神的样子很有趣。

  “啊,什么?”她朝我倾了一下身子,“有趣。”我以为她没听清,“什么有趣?”她眼睛里的疑惑更多了。反倒是我有些不知所措了,给她讲了一下这个有趣。

  她听完倒是爽朗一笑,左脚搭着右脚,在此时交换了上下位置:“有趣啊,我觉得还是做自己吧,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发光点不可复制的。”说罢还仔细的列举出了自己合作过的演员们身上有这些那些什么样的优点,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却句句都是别人的好。“那你呢?”我问,她顿了一会,“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趣的人生,对我来讲的话,也许有趣不如有力,我更想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里面做更多、更好的事来完善自己的人生,跟着自己的心走,尝试各种不一样的事情,努力地丰富自己,然后用更好的自己去影响到身边的人。”她语速慢慢的,带着点小奶音,却是毫不拖沓的连贯。

  “不用刻意迎合大众视野里的趣味,”她低着头又补充了一句。看样子并不是不知道所谓的有趣,只是不在意,大概她更清楚真正的趣味根植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于无声处给人更多力量。

  讲完了她就静静的盯着地面,就那么几分钟的时间,她似乎过渡到了下个状态。

  一点糊涂

  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不那么容易,也没那么好,像她自己说的那样,一个人拖着箱子去到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城市,没有经纪人没有助理,不会看通告,说台词全身抖,不会演戏,不知所措,被导演指着鼻子骂得狗血淋头。一个很小很小的角色,小到通告上都没有她的名字。这些之后,慢慢地,碰上了《欢爱》,也碰上了《因为遇见你》。几年的光景,熬出了一点成果,孙怡却无意与过往的自己频繁交手。

  “其实没有那么多想法,我很马大哈的。”还是那副迷迷糊糊的样子,“我自己就还是那样演戏,只是感觉受到了更多的鼓励,以后更愿意很勇敢地去面对一些事情,也更坚定的去走这条路。”

  她就那样把时间一笔带过了,更没有苦尽甘来的意味深长,年纪轻轻的她活得却更加通透明白,只是这几年的孙怡更加的专注而诚恳。

  都说相由心生,孙怡长了副很聪明的面孔,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精明,带着少女独有的活跃思维,眼眸清明,光彩却不夺目,俗称的有灵气。这聪明灵气生得恰到好处,没过分讨巧,也没失了端庄。从开始演戏到现在,经过的日子说长也长,她就这样怀揣着一颗想要好好演戏的心,一直保持放松的状态,一直谦虚努力地学习,一直享受表达的过程。她清楚什么最重要,也珍重地把这些都捧在手心里。

  “这就够了。”讲着讲着,我蓦地发觉这个女孩的妙处,没有过多用力的思考,也不会一门心思往前冲,可她会一直感受着所有的过程,然后记下来,再也不丢掉。

  “就是边拍边学习,我一路都是这样过来的,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就是慢慢一部戏一部戏拍磨练出来的。”

  都是她记得的,自然永远不会失去。

  没有概念

  没出道之前的孙怡其实也是一个钢琴老师,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教小孩子弹琴,生活平稳又有规律,“跟现在很不一样的。”上课,弹琴,跟小朋友一起,也能很充实地度过。

  可是年轻嘛,还是喜欢去尝试各种新鲜的未知的生活状态。一不留神,就去当了演员,双子座的灵性随性在她身上一览无遗,“买衣服觉得设计师超酷就很想当设计师,看秀觉得模特超酷又想去当模特。”说到她活跃在的那些媒体平台,不可避免的提到了网红,“最近大家都在问这个。”她有些无奈道。

  活跃在脑海里的大多概念都没有那么具体,除了演员。

  有舍有得

  “说说戏吧。”她颇为主动地开启了一个话题,“我很喜欢现在《人生若如初相见》这个秦桑的角色。”不同于之前乖巧的有问必答,这时候的孙怡开始有点滔滔不绝了。

  “秦桑这个角色她不是一个很表面化的人,她内心戏很多,又口是心非,大家可能不太会理解这样的角色,会问诶呀她为什么这样啊!”她的表情一下子生动了起来,还连带着扭了扭身子,像小女孩一样带着手舞足蹈的雀跃。

  “但是我觉得这就是这个人物本身。其实你要想把她演成大家都喜欢的样子也可以,但那就不是那个人了。她本身的人物就是这样子的,没有必要非把她变成了一个很讨巧,大家都很喜欢的、都能理解的角色。我觉得这样就没有意思了。”孙怡特认真地讲着,一遍又一遍强调着角色本身角色本身。

  “所以你在演戏的时候会把角色放得更重要一些,演员和剧本都是为了角色去服务的吗?”我试探着问了一句。

  “不对不对不对。”孙怡难得的用了略快些的语速讲话,分贝高了些,语气严肃而绝对,像是本能一般的解释道:“是演员为剧本和人物服务,以故事人物为中心线的那种,故事人物本身的性格的还原度会高一点。然后看透剧本,再跟对手搭戏的过程中,两个人互相磨合调动,撞击出合理的东西。”

  演员是服务的,是为了还原人物的。孙怡就这样把自己放低再放低,不炫技,也不试图为人物增色,只是努力去感受和理解有关的一切,尽己所能,全力表达。好的,不故作谦虚,坏的,也没借口推托。毕竟整个没入在故事里的人才来不及区分什么界限。

  抛却一个自我,还原一人物,包容角色,成全故事,孙怡自创的独特流派这样看来竟是有些质朴。

  作为演员,她坦言自己同样足够幸运,而这种幸运并非是旁人眼中拥有了坦途,恰恰相反,她觉得幸运的是能抓住翻越的机会。入行时间不长,作品也不是成批成量,但角色的重复率几乎为零,热情纯真的,讳莫如深的,机警独立的,她都没错过。

  而《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这部即将登上暑期档的大IP中,孙怡饰演了姜生,依然不同于她过去塑造的人物,也不同于以往面对的剧本。姜生的内核就是悲伤而绝望的,故事同样如此,可是在故事里的人讲故事的视角却没那么悲伤。

  “跟我之前的角色反差都很大。”孙姑娘下意识地搓了搓手,兴奋又期待的样子,“我就跟着自己的感觉演。”感觉她下一秒就要冲出影棚奔向片场。

  “怎么感受那些悲伤呢?”

  “除了人物本身戏本身,还会结合自己本身情绪和经历,都是以剧本为基础,比如说遇见什么事情的话我会站在角色角度,她碰见这件事会怎么做,我碰见这件事会怎么做。”通过对比,以自身的感受凸显角色本身的感受,这是孙怡眼中演员的使命。

  还是角色本身,几乎没脱离开过这个词。没有角色她就是自己,就是孙怡,是直爽真诚的东北姑娘。角色来了,她就放下全部的自己蜕变成故事里的人。是女孩孙怡,更是演员孙怡。

  撰文/知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