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本质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管理,本质
  • 发布时间:2018-05-21 15:26

  从管理的基本问题入手,进而对管理做清晰的定义。

  管理是一件很古老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我们这里说的是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管理,因一件事情而来。这就是分工之后如何变成一个整体?表现为如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体的内涵是,劳动者按照工作的要求做对做好。

  这原本是一个组织问题,是一件组织上的事情。结果阴差阳错,变成了一件管理上的事情。发生这种差错的根本原因,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存在着缺陷:强调分工,忽略组织。组织理论的问世,是1938年的事情。在这之前,只有分工理论。从分工理论,到组织理论,中间隔了162年。

  在这162年中,分工之后如何变成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主要是通过监工以及后来经理人员,依靠行政权力一起监督劳动实现的。在美国,1850年后情况有所改变,劳工或劳动者作为一种整体的社会力量逐渐形成,企业中有了对立统一的劳资关系。因此,人们只能在劳资关系的法律框架下,借助于管理的概念,进一步探讨分工之后如何变成一个整体的命题。

  代表人物就是泰罗,代表性的成就就是科学管理。在劳资两利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研究和实践研究,科学确定工时定额。依据工时定额形成“差别计件制”及其科学管理体系。泰罗本人也因此获得了管理之父的称号。

  离开了组织理论,依靠管理手段也许可以解决技术/经济的一体化,但解决不了社会/心理的一体化,无法让每一个劳工或劳动者真心实意地为企业的整体目标做贡献。

  必须依靠组织理论,使每一个劳工或劳动者在社会/心理层面上,结成一体化的关系体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为企业的整体目标做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表象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企图用管理的手段,去弥补组织理论的缺失。不过,在历史表象后面存在着客观而自然的法则,终究会让人明白,只谈分工不谈组织是不行的。

  分工与组织是一对概念,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同阴阳,同时发生,同时存在。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因此,在考虑劳动分工的同时,必须考虑劳动组织,使共同劳动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企业的一个成员,形成分工一体化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根本上调动每一个人的劳动积极性。

  当产业社会开始跨越资本主义生产阶段、转向人本主义生产阶段的时候,知识劳动者以及做事情的劳动者,逐渐成为企业的主体以及竞争力的来源。以往理论的缺陷以及组织理论的缺失就逐渐显现出来。产业社会的发展逻辑将回归正道,企业做为一个组织机构的本质内涵将更加清晰,这就是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职能,主要用于支撑分工一体化关系体系的运行,并使分工一体化关系体系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Q: 管理与组织有何区别与联系?

  A: 就这两个词而已,管理是管理,组织是组织,没什么分不清、摘不开的关系。当有人把“组织管理”当作一个词来用的时候,如“组织管理学”,就成了一个需要回答问题了,管理与组织到底有什么区别?

  当生产者变成了一个群体,通常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或者家族群体。生产者不再是一个单数,而是一个复数,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基础上,每个人分工劳动的协调,并不需要依赖市场交易。大家只需要听命于一个权威人物就可以了,这个权威人物通常是家长。家长所做的事情就是管理,一种不同于市场协调的方式,可称管理协调方式。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关系和分利关系。没有权威就没有管理,只能借助于市场交易,实行分工之后的一体化。

  这种原始的分工一体化原理,到了工业化时代就不合适了。迟至1900年,工业化的生产企业走上了量产量销的规模化扩张的道路。生产线越来越长,劳动分工越来越精细。分工之后如何实现一体化,决定了工厂的秩序、效率和利润。

  其中关键的因素就是劳动者,分工之后的一体化命题就转变为如何让劳动者听话做对做好。劳动力不是商品,劳动者始终拥有对劳动力的使用权。工厂主与劳动者不是共同体,是雇佣关系、交易或买卖关系。工厂主及其资本所有者不是天然的权威,不具有绝对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劳动者听话做对做好。

  失去了泰罗的理论,一种冠名为管理的理论。这种理论的本质是导入市场交易法则,劳资双方回到交易的原点上,回到实质性的关系上,实行计件工资制。己完成多少个作业量和工件,计价计酬。可以说,这种这种管理上的协调方式,本质上是市场协调方式。市场交易的法则,协调彼此的分工与分利关系。

  由于工厂内部没有市场的价格信号,泰罗只能借助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一种能被普遍接受的公正方法,确定工时定额,确定工资支付率。

  很遗憾,泰罗把事情想简单了。1900年以后的工厂已经是一个社会了,不可能借助于简单的协调手段和公式,就可以把数以万计的劳动者,包括他们的利益要求、情感诉求和人生追求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即一体化。大约经过了20多年的管理实践和理论探索,有了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在组织理论的引导下,形成了丰富的管理学说,并使管理成为一项职业和职能。

  1938年以前,管理作为一种手段,一种协调的手段,被直接用于分工之后的一体化,成为一种“组织”的手段。1938年以后,组织理论取代了管理,成为分工之后一体化的指导思想。用于指导经理人员,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履行管理职责。

  很遗憾,现行的组织理论并没有上升到企业理论,对如何构建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作出理论的回答。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组织理论就是管理的基本原理,似乎依据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管理,在企业层面上实现分工的一体化。结果把组织理论变成了管理层面上的事情,变成了一个概念,称之为“组织管理”。换言之,只有组织理论上升到企业层面,组织与管理才是两个概念。

  Q: 为什么人们给不出管理的定义?

  A: 当法约尔提出来管理是一项职能之后,几乎没有人提出任何异义。从此,一锤定音,管理是企业的一项职能。作为企业的一项专业的职能或专门的职能,人们自然的选择就是,确定这项职能的具体工作内涵,以及找到具体的形态或落脚点。遗憾的是,人们忽略了管理职能的特殊性,从而使管理的研究陷入了困境与误区。

  由于这个困境与误区,管理学界至今无法对管理这个概念,给出准确的定义。进而,无法使管理学科形成概念体系,形成内在的统一性,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相反,导致管理学的研究,陷入丛林乃至莽原的状态。概念纷杂,学术林立,谁都可以在管理学这款画布上乱涂乱划,弄得面目全非。

  以至于德鲁克只能说,管理是一个实践。意思是,管理还不能成为一门学科,至少还不是一种科学,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实践。

  在确定具体的管理职能工作方面,孔茨牵强附会地把法约尔有关管理职能的5项要素,说成是管理的5项职能工作。这就误导了后来的很多人,人们误以为企业存在着五项管理职能,而不是一项管理职能。所以,德鲁克特别强调,管理是组织机构一个职能,是企业机体中的一个器官。很遗憾,很多人至今依然执迷不悟,张口闭口企业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可见孔茨的这种误导有多严重。

  在寻找管理职能的形态方面,人们找不到管理职能的部门形态,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在职务形态上找到管理职能的落脚点,结果还是落空了。人们无法确定经理人员的职能工作与管理职能有何关系。按照明茨伯格的研究及其说法,经理人员的职能工作是具体的。比如,社交、收集情报和决策,与抽象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无关。

  也许是这个原因,法约尔只能进一步强调管理是一种素养,一种做具体事情的管理素养。这也许是正确的,至少对单个经理人员而言是这样,管理一种素养,表现为有效做事的方式、方法和习惯。

  由于人们忽略了管理职能的特殊性,并在寻找管理职能的工作内涵,以及管理职能形态方面的落空,导至人们至今无法对管理进行定义。

  Q: 谁是管理者?

  A: 一般认为,经理人员就是管理者,就是企业管理职能的承担者。但这里有一个特定内涵的规定性,即他们在从事具体的价值创造工作的同时,为企业处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管理状态做贡献。

  在企业中,满足这种规定性的,不限于有头衔的经理人员,比如,总工程师或总设计师,他们在规划设计价值创造流程的时候,必然要考虑时间效率,或投入产出,以及各环节的协调平衡的问题,因此,他们是真正的管理者。

  反之,那些有头衔的经理人,并不一定是管理者。他们很有可能是老板的助手、这些助手通常从事的是外联活动或公关活动,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没有直接关系,也不需要考虑为价值创造过程的协调一致做贡献。

  很多企业实际上就是一家公司,很多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买卖的贸易商。也许那些企业规模很大,利润也很多,但他们在产业价值链上所占据的长度很短。如同一个大大的薄饼,从正面看面积很大,从侧面看没什么厚度。这类企业从事的只是买卖,在价值创造上的贡献很小。可以说,在这类企业中的经理人员大多数都不是管理者。

  Q: 企业内的行政体系如何向管理体系转变?

  A: 企业是一个价值创造的体系,核心内涵应该是价值创造流程。这个价值创造体系越厐大,价值创造流程越长,越需要管理体系来支撑。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才能把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人的工作活动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指向最终的目标顾客群。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以所有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企业要想构建管理体系,就必须从价值创造的流程入手,否则,只能延续传统的行政体系。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行政权力体系的层级就越多,组织机构的架屋叠床,权力体系的官僚化就不可避免。混乱、无序、失效乃至失败,终将难以避免。

  一般而言,企业从一开始,从0-1的创业期,就必须致力于价值创造流程的发育。随着企业事业的发展,以及规模的增长,企业就能不断深化与目标顾客群的关系,有关顾客的知识及经验数据库就会不断的丰富起来,内在的价值创造流程就能自然通过,企业的组织结构就会流程化或扁平化。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从一开始不关注价值创造流程的建设的话,越到后来就越麻烦,最终有可能失去构建价值创造流行的可能性。至少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花很大的精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体系向管理体系转变的关键,是企业当局的觉悟,尽早关注企业价值创造流程的构建,并使自己完成从行政当局向管理当局转变。

  文/包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