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记得第一次踏上那条路,还是四年前。

那时父亲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一路上我们一起翻过了石头山,越过了小溪,来到了一片庄稼地,那里长着几乎半人高的高粱,阳光透过叶片在地面上倒映出婆娑叶影。我随着父亲继续在田埂间穿梭,兜兜绕绕,最终停在了一个被高粱及杂草环绕的亭子前,而亭中立了一块碑。

父亲说那块碑是为了纪念抗日时期,为保护村民及八路军的印刷据点而牺牲的 19 位英雄。随着故事娓娓道来,我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 :所有村民被日本人赶到了村口,被逼问八路军去哪里了?印刷机埋哪里了?村民没有答话,个个都是高昂着头颅,怒视着敌人,以沉默来反抗。于是刀光闪过,人头落地。凶残的敌人就这样当众砍杀了 19 位英勇不屈的群众……他们用牺牲换来了八路军的安全,更保住了藏好的《晋察冀日报》的印刷据点。19 位先烈虽然只是普通的村民,面对刺刀拷问时,他们毫无畏惧、勇于牺牲的精神令人钦佩、敬仰。

父亲弯腰伸手,拔除了亭子周围的杂草,从烟盒中抽出三支香烟立于碑下。我则采摘了几朵鲜艳的野花,恭恭敬敬地摆放在破败的石碑前。四周是那样寂静,除了山崖耸峙,仿佛只有风声、水声与他们作伴。他们的故事应该让世人所知晓、所铭记……

而再一次踏上那条路,是在今年的假期。当年曾走的那条路,杂草已经不见踪影,取代它的是一条崭新的甬道。山崖耸峙、溪水潺潺,阳光透过叶片在地面上倒映出婆娑叶影,宛若仙境。甬道的尽头是修葺一新的烈士墓园。在离墓园不远的地方还特意建了一个小博物馆,里面展览了《晋察冀日报》的先辈们在太行山抗日的故事。

近些年父亲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奔波数月,终于在马兰村建成了生态循环的有机农场。以前,我不理解父亲为何要放弃城里优越的工作,此刻站在纪念碑前,我好像懂了,或许父亲不仅仅是因为敬佩英雄,更是因为父亲热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乡亲们。正如艾青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远方,一群孩子们正赶来为英雄扫墓。孩子们手里举着从路边采来的野花,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他们”最终真正的回到了村里人的心中——被铭记在心,永不消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