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法德轴心”与欧洲振兴的前景及挑战

  • 来源:当代世界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6-12 10:09

欧洲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近几年,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移民和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等接连打击下,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欧洲一体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在欧洲主要国家持续上升、泛滥,以英国脱欧为代表的疑欧、恐欧、反欧情绪在民众中普遍蔓延。法国大选前的民调表明,法国全体民众中对欧盟表示满意的人数只有 35%。2017 年是多个欧洲国家举行重大选举的所谓“大选年”,“欧洲”成为选战辩论的一大重要议题。在法国等国家,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即反对还是赞成欧洲一体化,甚至正逐步取代“左”和“右”的传统政治分野与对立,成为新的政治分野。高举“疑欧”、“反欧”甚至“脱欧”旗帜的民粹主义政治势力在多个国家的选举中高歌猛进,险些当政 :2017 年 3 月,主张脱欧的极右政党“自由党”在荷兰大选中跃升为议会第二大党,与两个主流政党几乎并驾齐驱。4 月,极右政党国民阵线在法国总统大选中毫无意外地进入第二轮投票并获得三分之一的选票,击败了主导法国政坛半个世纪之久的左右翼两大传统政党。与此同时,同样对欧盟持批评态度的左翼民粹主义政党“不屈的法兰西”也在大选中脱颖而出——在第一轮投票中淘汰了执政的法国社会党。9 月,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简称另择党)在德国大选中首次进入联邦议会并成为第三大党。10 月,极右翼自由党在奥地利议会选举中仅以微弱劣势败选。尽管民粹主义政党最终没有当政,但高得票率和纷纷进入议会也足以证明当今欧洲面临危机之深刻和挑战之严峻。特别是,在法、德大选涉险过关后,同为欧盟大国的意大利却没那么“幸运”。2018 年 3 月,在备受关注的意大利议会选举中,受经济复苏乏力、难民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该国的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党、联盟党和意大利兄弟党等赢得了超过半数的选票,有望上台执政。大选折射出的严重的疑欧、恐欧、反欧情绪再次引发人们的普遍担心。因此复兴欧洲,提振民众对欧洲一体化的信心,从根本上祛除民粹主义的阴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这是摆在欧洲政治家面前的当务之急,否则民粹主义随时会卷土重来,正如意大利大选所揭示的。

法国提出欧洲振兴计划

在民粹主义席卷欧洲的紧要关头,法国新当选总统马克龙凭借年轻、雄心和魄力率先扛起了振兴欧洲的大旗。马克龙是法国“亲欧”派的代表,在所有总统候选人中最为“亲欧”。他在选举期间就多次阐述其欧洲观,表示要对欧盟进行改革,带领欧盟走出困境,他的当选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的亲欧立场和改革欧洲的决心。法国是欧洲一体化的设计师、创始国和核心成员,曾长期和德国并列为欧洲建设的发动机和火车头,从最初的煤钢联营到今天的欧洲联盟,欧洲在一体化进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法德轴心”的引领和驱动。然而,从 2005 年法国公投否决《欧盟宪法条约》起,并且伴随着法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法德两国在欧盟的作用日益失衡 :法国逐步丧失了欧盟的领导地位。反之,德国则凭借出色的经济表现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事实上的欧洲领袖,近十余年来,在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等威胁欧盟生存的紧要关头发挥了关键作用。雄心勃勃的马克龙总统有意扭转“德强法弱”的被动局面,恢复法国在欧盟的领导地位,加之英国脱欧使由英、法、德三国组成的欧盟“三驾马车”少了一驾,凸显了传统的“法德”核心的重要性,所以马克龙趁机提出了重启法德轴心,以此振兴欧盟的欧洲复兴方案。

马克龙的欧洲振兴计划同时事关法国自身的振兴。法国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丧失了一流大国地位,只有以强大的欧盟为依托,方能实现大国复兴之梦并继续发挥大国作用。换言之,法国的复兴也离不开欧盟,推动欧洲建设符合法国的国家利益,法国的振兴和欧盟的振兴互为前提。

鉴于法国民粹主义势力的强大,欧盟的前途和命运也直接影响着马克龙的前途和命运——亲欧的马克龙是战胜了反欧、疑欧的极右翼政党候选人勒庞而当选的,所以倘若欧洲振兴失败,则法国国内的民粹主义势力势必会卷土重来,给马克龙的执政之路造成重大威胁。

出于上面几方面原因,马克龙一上台就举起了振兴欧盟的大旗,将推进欧洲改革列为五年任期的要务。针对欧盟面临的移民和难民问题、恐怖主义、民粹主义、经济振兴乏力等多重危机,马克龙明确提出要通过振兴法德轴心来振兴欧盟,其计划的核心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首先是改革欧元区,为确保欧元区经济增长、提高抗经济危机打击能力而建设强而有力的共同预算,设立欧元区议会和财长,逐步走向财政联盟。其次是支持建设多速欧洲,允许部分有条件的成员国在某些领域先行一步,建设小而强劲的联盟,甚至提议率先彻底整合法德两国的市场。在“多速”欧洲问题上,马克龙实际上是要恢复戴高乐的立场,即不摊大饼,不要太多成员国,而是搞由有限的国家组成的、法国能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小联盟。第三,针对在欧洲民众中蔓延的恐欧、疑欧、反欧情绪以及由此滋生的不断上升的民粹主义,提出建设“保护性欧洲”。所谓“保护性欧洲”,是指能够保护欧洲人利益的欧洲。因为2017年以来的民调表明,在相当一部分欧洲民众眼中,随着边界的打开和人员的流动,特别是移民和难民的涌入,欧洲一体化带来的是竞争加剧、失业上升、恐怖主义、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一言以蔽之,在他们看来,欧洲一体化没有保护好欧洲人。在“保护性欧洲”的旗帜下,马克龙倡议保护欧洲的战略产业,在欧洲市场实行同工同酬,建设社会欧洲,加大反倾销力度,防止社会倾销等,保护欧盟的竞争力。第四,为应对来自欧洲内外部的安全压力,如恐怖主义、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欧洲防务保障的松动等,提议加强欧洲的防务建设。第五,针对欧盟的民主赤字问题,提出建设民主欧洲,改革欧盟机构,加强欧洲议会的代表性等。

概言之,马克龙欧洲振兴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在 2024 年建成一个能与美、中两大国相媲美的、强大的欧洲。其中,欧元区的改革是马克龙欧洲振兴计划的重中之重。

法德的共识与分歧

法国版“欧洲振兴计划”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国,即德国是否同意该计划,和法国携起手来,重新发挥法德轴心的发动机作用,否则马克龙的雄心壮志只能是纸上谈兵。那么德国方面意下如何呢?

近些年,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是事实上的欧洲主导者。不过自 2017年德国联邦议会大选以来,默克尔遇到了麻烦,尽管她最终获得连任,但赢得十分艰难,民意支持率史无前例地降低,个人威信、执政能力和对欧洲事务的领导力均受到打击和削弱。在此背景下,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联手法国,共同行动。此外,在诸如移民、难民等困扰德国的难题上,单凭德国一己之力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需放到欧洲层面通盘考虑,因此,默克尔对马克龙的振兴计划原则上表示了欢迎与支持。不过默克尔随后又遭遇了组阁危机,新政府迟迟难产,无法对马克龙的计划做出具体回应,为此她甚至三番五次地以“尽快给法方一个答复”为由游说持亲欧立场的社民党与她领导的联盟党组阁。心急火燎的马克龙也多次出面游说社民党主席舒尔茨,请他出于欧洲大局考虑和默克尔携手。最终联盟党和社民党于 2018 年 3 月中下旬成功组建了大联合政府,给焦急等待了五个多月的马克龙吃了一粒定心丸。大联合政府诞生之日,马克龙在推特上写道: “让我们携手推动欧盟前进,更快更强!”

由亲欧派组成的德国新政府在振兴欧洲的态度上十分明确,决心也很大,“欧洲”议题作为工作重点被写在 177 页的《联合执政协议》的第一章就是很好的证明。新政府承诺要给欧洲一个“新起点”,“要建立一个民主和团结的欧洲”“充满机会和正义的欧洲” “有竞争力和投资的欧洲” “在全球层面负起责任的和平的欧洲”, [1]强调了欧盟改革的重要性,表示愿意与法国紧密合作,算是给了马克龙一个积极的回应。

不过,尽管德国给出了积极的合作信号,但是法德联手振兴欧盟的前景是否会一帆风顺呢?目前看来,还不能持完全乐观的态度。德国在联合组阁协议中对欧洲问题的相关声明大多是原则性的,在法国版欧洲振兴计划的核心问题——欧元区的改革上措辞谨慎、语焉不详。德国新外长在 3月 15 日访问巴黎时也表现得很谨慎,在表示很高兴德国“最终”给了法国一个答复的同时,强调“讨论才刚刚开始”。实际上,在欧元区改革这一振兴欧洲的核心问题上,法德两国一直存在分歧。法国方面的想法是设立共同预算和财长,两者都意味着财政转移支付,即由“好学生”德国出资来救助“差生”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也就是说,德国要出更多的钱,但钱用在何处并不是德国一家说了算。德国方面则强调进行结构性改革,即要求这些国家首先进行改革,提高经济生产率和竞争力,严格遵守财政纪律。实际上,在德法两国的不同主张之下,不仅掩盖着不同的经济理念,也掩盖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南欧地中海沿岸地区是法国而非德国的地缘政治优先,所以法国倾向于优先改善南欧的财政状况。2018 年1 月初,马克龙在参加南欧峰会时还指出,南欧七国一致同意推动建立预算联盟,此举被认为是向其他欧洲伙伴施压。默克尔最初在赞同马克龙计划、声称“法德两国有着广泛共识”的同时,就曾谨慎地指出,“尚需就细节问题进行商谈”。所谓“细节问题”主要就体现在对欧元区改革的分歧上。目前看来,它仍然是法德两国的最大分歧。不过有利的一点是,较比原先相对谨慎的基民盟财长朔依布勒,德国新财长社民党人奥拉夫 · 肖尔茨的立场更加亲欧,这意味着德国有可能会在欧元区预算等问题上持更加开放、宽容的态度,不过新财长本人尚未对欧元区改革做出任何明确表态。

德国之所以在欧元区的改革问题上难以无条件支持马克龙,除了出于理念和利益因素外,还要考虑政治上的掣肘。德国联邦议会内有不可忽视的反对力量,反欧元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已经进入议会,成为议会第三大党和最大的反对党。另择党之所以能在选举中胜出,除去难民危机外,德国对南欧国家的慷慨救助也是因素之一。民调表明,尽管逾三分之二的精英阶层同意和“穷国”同舟共济,为它们提供资金援助,但该比例在普通民众中的占比还不过半。 [2] 此外自民党在联邦议院也有 80 个左右的议席,而该党领袖林德对欧元区改革持否定态度。早在马克龙提出欧洲振兴计划时,他就指出,“马克龙关于欧元区预算的设想,即用于帮助法国解决公债问题或帮意大利擦屁股的钱需要耗费德国 600 亿欧元,这对德国而言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3] 议会中这两股反对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此外默克尔的联盟党内部对欧洲改革也有不同的声音。最后也不能不考虑民意。尽管默克尔等领导人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愿意对南欧国家慷慨解囊,但是在民粹主义高涨的背景下,恐怕不能不顾及国内选民的心理——德国“纳税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同意政府拿自己的税金去资助“友邦”呢?

所以截至目前,法德两国最大的分歧依然是欧元区改革。然而改革迫在眉睫。特别是在 3 月份结束的意大利议会选举中,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党、联盟党和意大利兄弟党等可谓风光无限,赢得了超过半数的选票。民粹主义政党在意大利上台执政看似已成定局。这表明民粹主义并没有随着法德等国大选的结束而在欧洲偃旗息鼓。而接下来,匈牙利、波兰等欧洲其他国家还会有几场选举,意大利的选举结果会不会形成示范效应?所以欧洲的改革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欧元区的改革尤甚。因此在最近的一次会晤中,默克尔和马克龙一致承诺会努力协调立场,在 6月底召开欧洲理事会即欧盟首脑会议之前,拿出一份改革路线图,就欧元区究竟如何改革达成共识。反过来,在最容易达成共识的领域——欧洲防务建设和移民问题上,两国已开始着手推进。

除法德两国需进一步协调立场、扩大共识外,马克龙的欧洲振兴计划还需要与更多的国家进行沟通与协调。比如“多速欧洲”的主张,特别是法德等部分核心国家先行一步的设想已经引起担心被边缘化的波兰等中东欧国家的警惕和反对。波兰总统杜达在克雷尼察经济论坛上就明确指出,“如果欧盟正式分裂为多速联盟,让有更大发展和决策能力的国家先行一步,由这些国家正式决定其他国家的命运,那么它将失去吸引力”。“欧洲应该是由自由和平等的国家组成的联盟,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么‘英国脱欧’将会再度上演并导致欧盟解体” 。 [4] “保护性欧洲”的主张带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会对薪资水平较低、被法国指责为倾销廉价劳动力的中东欧国家的人员流动和竞争力构成限制,因此同样引起了波兰等国的不满。在加强共同防务的问题上,波兰和巴尔干国家与希腊或葡萄牙等国的关切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如果不能协调好这些分歧,甚至有可能导致新老欧洲的进一步分裂。

概言之,由马克龙倡导的通过重启法德核心来振兴欧盟的欧洲复兴计划,随着德国组阁危机的正式结束,正在从纸面走向行动,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振兴欧洲的共识之下,不仅德法两国,而且新老欧洲之间都存在一些分歧,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从而尽快推动欧盟走上复兴之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