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者一定都要感恩涕零吗?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受助者,感恩,小凤雅
  • 发布时间:2018-06-20 14:37

  近日引起大量关注的小凤雅之死事件,逐渐呈现了比较清晰的脉络,由一开始的对小凤雅家长的千夫所指,到现在普遍质疑事件的志愿者以及最早在网上传播此事的始作俑者。

  现在复盘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基本上可以看到,其中的公益志愿者的角色与做法确实有很多争议之处。尤其是作家陈岚、自媒体“有槽”的举动和文章,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也对家长造成了二次伤害,从助人、救人最后演化成“伤人”。

  这更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为什么双方本来都是为了孩子治病的善意善心相向而行的,结果却两败俱伤针锋相对?为什么事件又发生老套的“反转”?一些公益志愿者为何沦落到被视为“圣母婊”的境地?从公益慈善来看,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铭记的呢?

  “不患寡而患不均”、“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等等这些古语背后,都蕴涵的很丰富的公益韵味。包括中国现在的一些扶贫做法,在农村地区出现很多问题,其根源就是违背了这些朴素的古老智慧。

  前湖北巴东县委书记、现转型专职公益事业的陈行甲曾撰文谈到很多扶贫干部“早就想讲却不敢讲”的问题:有少数贫困户带着“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我掐着你玩”的心态,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完全不知道“要自强、要感恩、要知好歹。”

  陈行甲反映的这些问题确实是现实,在现在基层扶贫工作中,最后大量的扶助,反而让贫困户养成等靠拿的心理。但我们要更深一度的看这个问题是如何造成的?很多社会的爱心、善举,本质上都是缺乏专业度的行为,没有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调动其主动性和能动性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授人以渔”和“授人以渔”没有做好后者,这显然都是服务理念和专业化有待提升的体现。

  未来社会做好公益事业,必须是需要专业化的,这种专业化,一个是公众本身自己,在能力和认知上的提升,另外一个是把善心(物资、善款等)委托交给专业的机构和人士,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捐赠者只要严格监督他们即可。这应该是要成为一个社会的基本共识,否则大家又只能停留在情绪上的发泄,不断地在相互说别人不知感恩,人心变坏,停留在道德层面的谴责,各种的情绪发泄,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回到小凤雅事件来看,人性是复杂的,很多时候难以界定对错,所以,不要动不动用各种道德审判来指摘身处其中的人。面对那些受助者,可能很多时候换做我们自己在这个位置的话,也不一定会做的比他好,所以要同理心去对待;同时,也不用给提供帮助的一方(尤其是自己)又加上道德的光环,要有平常心去看待。有善心做好事当然值得赞扬,但是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所以要想着如何把好心办成好事,才是一件真正的好事。

  千万不要有受助者一定都要感恩涕零的心态。参与过公益慈善行动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往往收获最大的是自己,尤其是自己内心的丰盈和精神的满足,我们真的是要感恩他们让我们有机会走近他们、帮助他们。

  文/张天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