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机长的生死迫降

  2018年5月14日,川航机长刘传健驾驶客机在万米高空突遇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到零下40摄氏度,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眼看一场空难即将发生,他却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沉稳完成“史诗级”处置,挽救了128人的生命,创造了中国飞行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样的事故仅在电影《萨利机长》里见过,就连英国《每日邮报》都大赞“飞行员是英雄”!刘传健也因此成为受亿万人崇拜的“网红”。

  出身农家,曾是空军飞行教官

  今年46岁的刘传健,出生在重庆九龙坡区陶家镇,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在姐姐眼里,弟弟很聪明,不是那种端着书本死读书的人,而且成绩很好,尤其喜欢理科。

  高中时,刘传健萌发了“开飞机”的想法,爸爸对他说:“太难了。”第一年,因为文化课分数差了一点,他没考上。

  由于刘传健家在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好,高考前爸爸还让他去了自己所在的水泥厂工作。可是上几个月班后,刘传健觉得自己还是想当一名飞行员,于是接着去读书。经过努力,第二年,刘传健的文化课超过录取线几十分,顺利经空军招飞参军入伍。

  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酷爱打篮球的刘传健经常出现在球场上。虽然他个头不算太高,但反应敏捷,加上战术灵活多变,一直打前锋位置。篮球场上,刘传健有惊人的弹跳力,协调性也非常好。打前锋位置需要胆子大,敢冲敢闯,每次上篮时,两三个人都防不住他。

  虽然进入了飞行学院,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留下来。刘传健说,“学员有70%的淘汰率,有时候进来二三十个人,最后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能留下来。”成功留下来的学员,也需要每门科目都拿到5分的满分,才能成为一名飞行教员,这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刘传健就是一名全优学员,经过几年努力,因为飞行技术非常好,加上责任心强,1995年他终于成了一名飞行教官。

  初教-6,是学院进行飞行训练时常用的空军初级教练机主力机型。刘传健执教期间,常用这款飞机进行各种特情处置训练。比如飞行过程中,机舱顶的玻璃会突然向后滑落,“这就是假装玻璃爆裂。”每一个学员的训练周期为1年,在这1年中,这样的演练至少有一两次。执教多年,刘传健经历过无数次这种特殊的训练。因工作成绩突出,2000年他还荣立三等功一次。

  2006年从空军退役后,刘传健到川航做了一名飞行员。妻子邹函是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的老师,主要教授航空管理。她说,在工作上,丈夫对自己的要求很苛刻,每次飞行,每个动作,他回家后还会不断总结反思。“有时候他觉得自己飞得还不够完美,就会说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我要反省一下。”

  刘传健非常热爱这个职业,家里的事情都为安全飞行让路。邹函举例说,自己要生孩子了,丈夫还在上班,问他什么时候能到医院来,他说:“你什么时候生?”邹函气得笑了,“我骂他,我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生!”

  太太生病住院了,刘传健也是在飞航班。“父亲过世那天晚上,他仍在公司备勤第二天6点起飞的航班,都没有见到爸爸最后一面。”

  在邹函看来,丈夫是个自律性很强的人。因为长期飞高原,对飞行员的身体要求很高,刘传建只要有空,就会进行跑步等健身运动,哪怕是出差都带着运动服。除了工作忙,他都是早睡早起,至于一般人常见的抽烟、喝酒、应酬、唱歌、打游戏等行为,他一概没有。

  在饮食方面,因为需要严格控制体重,刘传健特别“克制”。只要对体质有影响的食物就不会吃。他特别爱吃邹函做的红烧肉,因为油腻,他每次尝个味道就够了。

  万米高空遇险,完成“史诗级”降落

  担任川航机长的刘传健,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特殊的日子:2018年5月14日。这天清晨6点25分,他驾驶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腾空而起。大约7点多,没有任何征兆,刘传健只听到一声巨响,猛然发现驾驶舱右前方的玻璃爆裂了。

  飞机副驾驶徐瑞辰是一名27岁的年轻人,当时就坐在驾驶舱右侧,在玻璃爆裂的瞬间,强风把他的半个身体都“吸”了出去。好在他系着安全带,又被拉了回来。即便如此,事后发现,他的短袖上衣、长裤都被强烈的气流“撕”碎了。面部被划伤,腰也扭伤了。刘传健说,当这么高速的气流通过一个大窟窿迎面钻进来,这个风压会给人造成很大的拉扯伤害。

  “当时飞机的时速超过800公里,又在万米高空,空气非常稀薄,最严重的是,在玻璃爆裂后,驾驶舱内很快发生了失压,很多物品都飞了起来,很多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仪表盘也看不清楚。”刘传健说,失压同样会给驾驶员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首先是耳膜,然后温度会骤然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体很快就会被冻伤。

  “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力操纵飞机,安全备降。”自动化设备失灵,给操纵飞机带来了巨大困难,不过刘传健说他飞行超过20年,对这条航线也很熟悉。最关键的是,对于这种危机情况的紧急处置,在部队时他就接受过严密训练。正是有了驾驶战斗机的经历,才能让他在危急关头,能够冷静处理这一重大险情。

  航班上一位乘客发布长微博说,飞行中飞机顶部传来一个声响,“只不过一刹那而已”,机舱骤然变暗,氧气面罩也脱落下来了,他和其他乘客迅速拉起氧气面罩罩住面部。这时,大家发现飞机开始失重急速下坠,甚至清晰地看到飞机下方的冰山。不少乘客开始尖叫,有人喊:“糟了糟了,今天肯定完了,出大事了!”此刻,机舱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撒落一地。他直呼:“太惊险,太吓人了。”

  飞机下坠后乘务员大声安慰乘客:“请大家相信,我们有能力、有实力安全落地。”这简直就是灾难电影里的情节。

  从降落后驾驶舱的受损情况看,控制台已经被大风吹烂,大量设备损坏。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大量自动驾驶相关的设备失效,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事后一位军事专家说,“这要比处置战斗机飞掉座舱盖更难。因为战斗机飞行员始终佩戴飞行头盔和氧气面罩。另外,战斗机的机动性更强,能够更快地下降到中低空,减少低温、低压、噪声带来的伤害。但民航客机下降高度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通常的下降率最大只有30米/秒。而按照标准程序,一旦座舱失压,应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将巡航高度降低到3048米以下。”

  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呢?当时,刘传健只能依靠手动操纵,甚至有段时间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好在发生故障后,机组很快向地面发出了“7700”的特殊信号,表示遇到紧急情况,飞机正处于危险状态,需要帮助。“管制台会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同时也会告知附近机场陆地上所有飞行器,都要给它让行。”

  幸运的是,当时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伴随降雨或天气状况不好,后果无法预料。就这样,在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7时46分,这架遇险航班最终完成了一次惊险的紧急着陆,中途安全备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刘传健凭着临危不惧和过人的驾驶技能,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整个降落过程前后仅仅20分钟。专家称赞川航本次备降创造了中国飞行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样的事故仅在电影《萨利机长》里见过。瞬间,刘传健成为刷屏的“网红”!

  被誉中国版“萨利机长”,生活中很疼爱女儿

  这天早上8点多,看到丈夫“空中历险”的新闻时,邹函正在千里之外的杭州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导游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她马上给刘传健打电话,显示正在通话中,一颗悬着的心稍微落了一些:“虽然吓得我紧张了3分钟,但电话还能通,那说明他没什么事。”因为邹函对航空知识有一定了解,她的不紧张,来自于对丈夫的了解和信心。“再一想老刘技高人心细,肯定没问题!”

  后来刘传健把电话回了过来,只是说“飞机坏了,现在很忙。”持续关注新闻,邹函才得知他面临的是“世界级”的险情。她说,丈夫一向是报喜不报忧的,他怕家人担心。

  邹函说,丈夫在生活中非常细致,家人生日他都记得,时常会带一些小礼物。但对于工作,刘传健是时刻做好了准备。“丈夫不管在干什么,就算临时喊他飞,他也可以马上出门。”

  邹函不害怕并不等于不牵挂和惶恐,20多个小时,邹函处于一种难以描述的混合情绪中,吃不好,睡不好。比赛结束后,她马上回到重庆安抚一家人,接着马上赶到成都。夫妻俩相见时是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一刻,邹函不由泪流满面,刘传健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对于刘传健与机组一起成功处置险情,邹函说,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和认可,这是一件很大的事,他沉着冷静处置得当,我为他感到骄傲;这也是一件很小的事,他只是去飞了一个航班,履行了一个机长应尽的职责。“或许在别人眼中他是英雄,但在我眼中他就是老公,我希望他早点回家。”“那你崇拜他吗?”记者问。“一直都很崇拜!”邹函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

  很快,美国等国际主流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详尽报道。将刘传健誉为中国版“萨利机长”。其中,英国《每日邮报》更是在报道中为刘传健点赞,称从32000英尺的高空执行这些操作非常“不可思议”,并大赞“飞行员是英雄”!

  而在世界航空史上,也曾发生过一起类似川航3U8633的飞行事故,那就是1990年6月10日的英国航空5390航班。英航5390,同样是驾驶舱玻璃破裂,当时全靠一位乘务员抱住了机长的脚。当时英航5390飞行高度为5千米左右,只有本次川航8633的一半。但由于当时驾驶员并没有扣好安全带,英航5390正机长直接被卷出了驾驶舱,只有脚部卡在驾驶盘上,才未被吸走。

  刘传建的父母早些年已经去世,如今两口子和邹函的父母住在一起。说起刘传建的性格,岳父邹文生说了三点:严谨、自律和责任心。

  不过在女儿面前,刘传建这种严谨得近乎刻板的一面却无影无踪了。只要在家里,他都要给2岁的女儿喂饭,晚上会给她读绘本,讲故事。女儿特别喜欢这个机长爸爸。

  “他也是个比较幽默的人。”有时候邹函开玩笑说丈夫工作忙、压力大,头发少了,刘传健会风趣地说:“掉头发是因为在天上飞,风太大了。”让太太忍俊不禁。

  对于网友说“给机组什么样的奖励都不过分”,邹函头脑很清醒,她用了《萨利机长》中的一句名言来回答:“作为家属,我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当英雄,我也不想要什么奖励。希望再不要发生这种事,希望所有航班都能平安起飞降落!”

  文/王玉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