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股份:上市是新动能新征程新跨越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太极,股份,上市,动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04 15:36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中国文化中,太极是万物本源;而对西方人来讲,神奇的太极八卦图犹如数字0 和1,契合现代二进制计算原理。1987 年,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公司)成立,昭示着古老华夏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完美结合。2010年3月12日,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由于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公司的股票受到众多投资者的热捧,股价当天翻了一番,这从侧面说明了公众对太极公司品牌的认可。
回顾太极公司脱胎科研院所到改制股份公司以及最终成为上市公司,从资产总额数百万元到市值超过60亿元,太极的每一次跳跃式发展,都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所有创新中的根本。
太极的诞生本身就是我国行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创举,而太极的成功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十五所在“军转民”上取得重大突破。太极孕育于国防科技工业,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是军民两用技术结合的典范。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太极走上市发展的道路,通过充分与市场结合,使社会资源和资金有机会参与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这使军民两用技术有了充足的资金和空间,使十五所有机会走出去与民用工业部门一道开发,开展与市场结合的合作,建立军民结合、军民共用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创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探索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道路,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为其他科研院所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太极积极推动业务、技术、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而所有的这些创新都来自于人才。在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同时,太极积极探索对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2007 年,经监管部门批准,太极还成功实施了百名核心人才持股计划,极大激发了企业活力。这些对人才的激励机制,使得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有志之士活跃在太极各条经营战线上。
太极在资本市场上闪亮登场后,作为其控股股东的十五所,价值由原来的4500多万元增至27亿元,资产增值达60倍,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度增值。太极今后在资本市场上将不断拼搏努力,有效地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太极业绩的增长将继续带动十五所业绩增长,进而不断促进国有资产创造更大价值。
上市之后,太极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在“资本+ 技术”的双重推动下迅速发展,对太极的生存、发展起到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太极股份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公司的规模发展。太极公司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人才,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公司可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支持。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可以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的持续融资。
第三,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太极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表明其成长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得到承认,本身就是荣誉的象征。同时,每日的交易行情、公司股票的涨跌,成为千百万投资者必看的公司广告;媒体对上市公司拓展新业务和资本市场运作新动向的追踪报道,能够吸引成千上万投资者的眼球;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对企业的实时调查、行业分析,可以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在价值。
支撑太极股份高成长性和收益的主要源泉是战略性行业和战略性业务单元的稳健、快速发展。
一方面,太极股份围绕重点行业不断创新应用服务,打造政府、公共事业、金融、能源、冶金、传媒等战略性行业。目前太极股份与政府多个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各大发电、电网、石油石化、钢铁等集团企业形成了战略性伙伴关系。
另一方面,太极股份持续创新公共安全应急、数据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大型解决方案。太极拥有国内最先进公共安全应急系统IT 解决方案。公司已承建的公共安全应急系统包括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近十个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2008 北京奥运安保系统等。太极还是国内领先的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企业,能够为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提供从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到信息系统迁移、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维护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先后承接了数百个大、中、小型机房和数据中心工程项目。太极还是机房与数据中心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主编或参编单位。
IT咨询服务和运维服务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作为本土优秀IT 服务提供商,公司在承接IT 运维服务业务上具有高性价比优势,拥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订单优势。
从脱胎科研院所改制股份公司到最终成为上市公司,太极总裁刘淮松总结出“战略是主导,创新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大法宝。战略是太极发展的主导。太极是一个战略主导型企业,明确的战略路线,加上不断的创新进取意识,才让太极始终站在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太极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积极探索主动转型,即应产业趋势而动。
创新是太极发展的关键。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太极近年来以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动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国有企业通过变革谋求突破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太极积极推进业务创新,构建起业内最完备的一体化IT服务体系,并率先获得国内所有最高级别的资质认定。太极持续推动专业服务产品化创新,形成规划设计、工程实施、项目管理、产品增值、工程监理、技术培训、信息安全、运维外包等一大批专业服务。创新带来了太极业绩快速增长,2000 年以后,太极经营规模每三年“翻一番”,品牌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人才是太极发展的根本。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策略,太极人才培养和引进成效明显,员工团队整体素养有较大程度提升,一批有活力、有潜质、事业心强的年轻人活跃在一线和二线管理岗位上,形成太极加速发展的潜能和动力。太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传承军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注入现代IT 企业基因,“责任、尊重、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太极内部逐步形成了健康、进取、和谐的良好企业氛围。
在三大法宝驱动下,在国家产业战略鼓舞下,太极股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宏观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屡次下发鼓励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在积极研究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可以预见,软件服务业将越来越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化融合的深入开展使得软件成为提高现代生产力不可替代的力量。
国家将重点扶持骨干企业的自主研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将逐步形成,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会不断提高。
上市对太极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资本市场将有助力于太极实现新一轮的腾飞。公司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利润稳定增加,实现公司的规模发展;同时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人才,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太极股份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将是把公司打造成百亿企业。
……
回顾太极公司脱胎科研院所到改制股份公司以及最终成为上市公司,从资产总额数百万元到市值超过60亿元,太极的每一次跳跃式发展,都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所有创新中的根本。
太极的诞生本身就是我国行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创举,而太极的成功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十五所在“军转民”上取得重大突破。太极孕育于国防科技工业,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是军民两用技术结合的典范。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太极走上市发展的道路,通过充分与市场结合,使社会资源和资金有机会参与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这使军民两用技术有了充足的资金和空间,使十五所有机会走出去与民用工业部门一道开发,开展与市场结合的合作,建立军民结合、军民共用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创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探索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道路,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为其他科研院所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太极积极推动业务、技术、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而所有的这些创新都来自于人才。在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同时,太极积极探索对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2007 年,经监管部门批准,太极还成功实施了百名核心人才持股计划,极大激发了企业活力。这些对人才的激励机制,使得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有志之士活跃在太极各条经营战线上。
太极在资本市场上闪亮登场后,作为其控股股东的十五所,价值由原来的4500多万元增至27亿元,资产增值达60倍,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度增值。太极今后在资本市场上将不断拼搏努力,有效地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太极业绩的增长将继续带动十五所业绩增长,进而不断促进国有资产创造更大价值。
上市之后,太极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在“资本+ 技术”的双重推动下迅速发展,对太极的生存、发展起到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太极股份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公司的规模发展。太极公司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人才,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公司可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支持。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可以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的持续融资。
第三,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太极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表明其成长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得到承认,本身就是荣誉的象征。同时,每日的交易行情、公司股票的涨跌,成为千百万投资者必看的公司广告;媒体对上市公司拓展新业务和资本市场运作新动向的追踪报道,能够吸引成千上万投资者的眼球;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对企业的实时调查、行业分析,可以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在价值。
支撑太极股份高成长性和收益的主要源泉是战略性行业和战略性业务单元的稳健、快速发展。
一方面,太极股份围绕重点行业不断创新应用服务,打造政府、公共事业、金融、能源、冶金、传媒等战略性行业。目前太极股份与政府多个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各大发电、电网、石油石化、钢铁等集团企业形成了战略性伙伴关系。
另一方面,太极股份持续创新公共安全应急、数据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大型解决方案。太极拥有国内最先进公共安全应急系统IT 解决方案。公司已承建的公共安全应急系统包括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近十个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2008 北京奥运安保系统等。太极还是国内领先的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企业,能够为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提供从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到信息系统迁移、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维护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先后承接了数百个大、中、小型机房和数据中心工程项目。太极还是机房与数据中心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主编或参编单位。
IT咨询服务和运维服务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作为本土优秀IT 服务提供商,公司在承接IT 运维服务业务上具有高性价比优势,拥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订单优势。
从脱胎科研院所改制股份公司到最终成为上市公司,太极总裁刘淮松总结出“战略是主导,创新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大法宝。战略是太极发展的主导。太极是一个战略主导型企业,明确的战略路线,加上不断的创新进取意识,才让太极始终站在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太极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积极探索主动转型,即应产业趋势而动。
创新是太极发展的关键。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太极近年来以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动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国有企业通过变革谋求突破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太极积极推进业务创新,构建起业内最完备的一体化IT服务体系,并率先获得国内所有最高级别的资质认定。太极持续推动专业服务产品化创新,形成规划设计、工程实施、项目管理、产品增值、工程监理、技术培训、信息安全、运维外包等一大批专业服务。创新带来了太极业绩快速增长,2000 年以后,太极经营规模每三年“翻一番”,品牌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人才是太极发展的根本。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策略,太极人才培养和引进成效明显,员工团队整体素养有较大程度提升,一批有活力、有潜质、事业心强的年轻人活跃在一线和二线管理岗位上,形成太极加速发展的潜能和动力。太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传承军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注入现代IT 企业基因,“责任、尊重、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太极内部逐步形成了健康、进取、和谐的良好企业氛围。
在三大法宝驱动下,在国家产业战略鼓舞下,太极股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宏观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屡次下发鼓励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在积极研究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可以预见,软件服务业将越来越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化融合的深入开展使得软件成为提高现代生产力不可替代的力量。
国家将重点扶持骨干企业的自主研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将逐步形成,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会不断提高。
上市对太极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资本市场将有助力于太极实现新一轮的腾飞。公司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利润稳定增加,实现公司的规模发展;同时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人才,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太极股份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将是把公司打造成百亿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