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远离的蛙鸣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8-08 10:23

  每当夜晚,田园一片寂静,远近传来的阵阵蛙鸣,悠扬而动听。此时此刻,为丰收放歌的蟾蜍、青蛙凭借“火眼”“舌箭”,吞虫灭害,大显身手。

  可如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情景很难再现了。近年来,在食野风潮盛行之下,垂涎于蛙肉的鲜美,对青蛙大开杀戒者有之;受利益驱使,猎捕野生蟾蜍的活动愈演愈烈。这些非法猎捕行为严重危害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虫害肆虐,农民不得不增施农药进行防治,而农药的滥用又造成环境污染,给青蛙、蟾蜍的生存带来威胁,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农田生态的重要一环蟾蜍和青蛙均属于无尾目的两栖纲动物,二者体形相似,成体基本无尾,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无尾目是生物从水中走上陆地的第一步,比其他两栖纲生物要先进,虽然多数已经可以离开水生活,繁殖仍然离不开水,卵需要在水中经过变态才能成长。其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动物的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它们的瞳孔水平,舌尖分两叉,舌根在口的前部,倒着长回口中,能突然翻出捕捉虫子。头两侧有声囊,可以产生共鸣,放大叫声。

  在我国,蟾蜍俗称癞蛤蟆,主要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框蟾蜍两种。蟾蜍科的眼睛后方有耳下腺,可分泌蟾蜍毒素。一般来说,蟾蜍科比蛙科更适应陆地生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皮肤角质化程度更高,能阻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人们感觉蟾蜍的皮肤更干硬、粗糙。蟾蜍主要生活于水田、水沟、池塘、小河等静水水域附近的农田或杂草丛中。幼蟾入土冬眠,成蟾在池塘和河沟水底冬眠。

  文中的青蛙主要指的是黑斑蛙,它除了肚皮是白色的以外,头部、背部都是黄绿色的,上面有些黑褐色的斑纹,体形较苗条,多善于游泳。青蛙等蛙类由于皮肤裸露,不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因此它们一生离不开水或潮湿的环境,具有光滑潮湿的皮肤,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怕干旱和寒冷;肢大而且有力,后足趾间蹼发达,腰部纤细,属日行性动物。

  对人类来说,青蛙和蟾蜍都是消灭农田害虫的能手。科学研究显示,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蟾蜍甚至要胜过漂亮的青蛙。它捕食的对象包括蜗牛、蜘蛛、隐翅虫、象鼻虫、蝗虫和蟋蟀等。青蛙与蟾蜍都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青蛙和蟾蜍所代表的两栖动物是天然的环境变化指示剂。它们有渗透性的裸露皮肤,无鳞、无发、无羽毛,卵无硬壳,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物质。许多物种一生都暴露于水体和陆地上的有毒物质中。两栖动物具有冷血动物的特征,它们对温度的改变、降水和紫外线的增加尤其灵敏。因此,从一个地区青蛙和蟾蜍的数量,就可以看出当地环境的好坏。

  此外,青蛙与蟾蜍还有很高的药用和科研价值。蟾酥和蟾衣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重要药材。蟾酥是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干燥后可以入药。蟾酥成分复杂,最早提出的有效成分被称为蟾酥精,其药理作用与洋地黄相似,后来人们又从中分离出数十种有效物质,皆有强心等作用。

  青蛙在发育时,其胚胎直接浸泡于水中,更容易受到致畸物的影响,因而更脆弱。对于人类来说,尽管其胚胎在发育时,受到多重保护;但是,通过激素致青蛙畸形的途径,也可以影响到人。因此,蟾蜍和青蛙均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

  滥捕滥食危害无穷

  2017年春季,一位姓陈的浙江人因抓了114只蟾蜍而被警方刑拘,不少人对此大为疑惑:难道逮癞蛤蟆也犯法?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普及还很不够,公众不知道什么动物捉不得、吃不得;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食野、食杂与非法滥捕在一些地方已成风潮。蟾蜍的重要性少为人知,它悲剧的命运也就难以避免。其实,陈某抓捕的蟾蜍只不过是餐桌上的冰山一角。当前,过度捕捉、进行商业贸易和开发利用是造成两栖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专家表示,由于人工养殖蟾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远远不如直接从野外猎捕来得快、利润大。近年来,在利益的驱使下,蟾蜍、青蛙的非法猎捕已经发展成为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仅2017年我国就发生了几十起中华蟾蜍被盗捕案件,有数十万只中华蟾蜍遭殃。近年来,蟾蜍在上海被加工为“熏拉丝”,其主要来源也是在沪、江、浙、皖等地捕获的野生种群。事实上,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历来更钟情美味的蛙肉,对青蛙大开杀戒者不在少数。蟾蜍、青蛙被滥捕滥食,已经严重危害到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调查发现,非法盗捕蟾蜍大都集中发生在春夏之交。此时,正值它们的产卵季节,蟾蜍大量汇聚在有水草的静水水域,如河道边或水库浅水区抱对产卵,常常静止不动,不法分子恰恰就是利用蟾蜍的这一生理习性来捕猎。由于不费事,来钱快,人们趋之若鹜,导致大量的蟾蜍被肆意猎捕,成为可悲的“弱势群体”。

  目前,蟾蜍以及青蛙等蛙类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减少,除了非法猎捕外,还有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人类过度扩张造成栖息环境的缩小等原因。

  其中,农药与蟾蜍、青蛙等蛙类种群的大幅减少有密切关系。毒死蜱、丁草胺、百草枯等对中华蟾蜍蝌蚪属于高毒农药,具有生殖毒性和致突变效应。

  专家表示,蟾蜍和青蛙从小就以害虫为食物,它们在维护生态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蟾蜍和青蛙遭到大量盗捕,自然界的生态灭虫能力将大大下降,人们不得不施用更多的农药去消灭害虫。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容易造成农药的滥用,进而污染环境,形成恶性循环,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

  捉不得,也吃不得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捕猎蟾蜍、青蛙不对,但并未意识到这一行为会触犯法律。近年,我国已将常见的非国家重点动物共1700多种都列入了国家“三有”野生动物名录,并加以保护。“三有”,即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有科学研究价值。一旦进入“三有”名录,动物就受到法律保护。非法捕猎蟾蜍、青蛙,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达到一定数量还可能入罪;同时,将其当作美味佳肴,也存在巨大的健康隐患。

  《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按《延寿书》云:蛙骨热,食后令人小便苦淋;孕妇食蛙,其子夭寿(短命);多食小蛙,令人尿闭,脐下酸痛。”换句话说,吃青蛙肉弊多利少,不吃为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蟾蜍、青蛙肉不但没有特殊营养,吃多了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广泛使用,昆虫及蛙体内外积聚的农药残毒使捕食者发生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另外,食用青蛙还可能使人感染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疾病—曼氏裂头蚴病。

  裂头蚴大多寄生在猫类及犬类的肠道中,其虫卵会随着动物粪便被排出。如果粪便遗落在水中,它们就可以在水里进一步成长发育为幼虫,附着在水草上。如果蝌蚪吃了这些水草,并正常发育为青蛙,裂头蚴就成功寄生到青蛙体上。一旦蛇吞食了青蛙,裂头蚴就会转移到蛇身上。

  裂头蚴病是由裂头绦虫的幼虫在人体软组织、内脏寄生的一种疾病。其幼虫有很强的移动能力,擅长钻孔,当它们在人体内潜行活动并产生毒素发挥破坏作用时,即可引起组织发炎、溶解、坏死,形成脓肿、肉芽肿等病变,这种损伤可遍及全身。如寄生眼球,可引起穿孔、失明;经口入肠,穿通肠壁,可致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移行至胸膜腔、肝脏,可引起巨大脓肿;幼虫还可穿越胎盘,危害胎儿;一旦幼虫上行入大脑,可引起瘫痪、抽搐或似“癫痫”病样发作。这种病可迁延数年,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大。裂头绦虫在发育过程中,会经过三四个宿主。有学者对虎斑蛙进行检验发现,160只蛙肉中有383条幼虫,人类因食用被感染的蛙肉,作为中间宿主,很容易生病。

  另外,也有人盲目听信偏方,以不科学的方法吞食活蛙、活蝌蚪,以治疗“关节炎”“风湿病”等慢性病,从而导致幼虫得以“长驱直入”。还有的生蛙肉能通过污染熟食、凉菜而使裂头绦虫的幼虫进入人体。

  青蛙不单单是害虫的天敌、丰收的卫士。那熟悉而悦耳的蛙鸣,就如同大自然永远弹奏不完的美妙音乐,是一首恬静而又和谐的田野之歌。有蛙的叫声,农民就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

  为了农田免遭虫害,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了生命的健康,请善待它们。

  【责任编辑】赵菲

  □刘国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