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多年来的高速扩张已经累积了诊疗质量下降、管理差异和内控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频繁的小型并购已为公司堆积了高达40.46亿元的商誉
萦绕在美年健康头顶的不规范控诉和潜在风险仍在发酵。
先是“澄清”再是“坐实”,发生在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的故事一波三折,最终被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发出的一封《责令整改通知书》“打脸”,并引发深交所的第二次发函关注,而与第一次火速于次日回复不同,截至8月9日记者发稿前,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尚未就深交所的问题进行回复。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5年至今,美年健康三年时间先后被行政处罚15次,处罚的原因涉及从事医学诊疗活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擅自开展放射诊疗活动、未经批准变更放射诊疗许可项目从事X射线CT影像诊断活动等多个方面。7月31日,美年健康在公告中解释称,“由于前期大型设备大多属于甲类医疗设备,在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审批环节周期长且有一定难度”所致。
8月6日,当《投资者报》记者就整改情况和市场质疑的系列问题采访美年健康时,对方并未给出具体和合理的解释,仅表示一切以公司的官方公告为主。
三大违规坐实 深交所再发函
根据公告,7月30日~8月2日,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在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的现场执业监督检查中查出不少问题,对此,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要求门诊部在收到通知书后立即整改,并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被发现的问题有三:一是部分B超检查报告未经医生陈飞雪审核,由其他医生以陈飞雪名义发出报告;二是检查报告无医师手写签名;三是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前擅自开展CT放射诊疗活动。放射科使用未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复查的人员肖浩、卢玉萍从事放射诊疗工作。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文件有关规定。
8月6日,美年健康在公告《责令整改通知书》的同时表示,第一时间派驻专项工作小组进驻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进行深度自查,并逐项落实整改。且已在全集团开展了医疗质量管理自查工作,要求全体人员认真学习相关医疗质量管理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各门诊部对医生执业管理、医疗文书管理及放射诊疗服务等行为进行全面自查并严格规范。并再次强调体检报告的管理规范和门诊部放射诊疗执业人员加强职业健康体检管理。
不过,这并未令监管层方面放心,在第一封关注函发出后的第9天,深交所再次发函。
8月8日,深交所发函要求美年健康说明美年富海门诊部不规范情形发生的原因及整改工作安排,并预计对公司产生的影响;要求其说明本次披露的事项是否与2018年8月1日披露的《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内容存在不一致的情形;要求美年健康详细自查并说明公司除2018年8月1日披露的回复公告及本次调查结果外,是否还存在其他门诊部未取得相关许可但已擅自开展CT放射诊疗的情形以及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要求说明公司的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员占比是否符合公司自身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是否符合同行业一般情况;要求说明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一般情况下,以其他医生名义发送报告可能涉及无证或未达资质等多方面原因,无手写签名无法保证诊查技术的真实性,而放射工作有一定特殊性,医院对已从事和准备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体格检查,包括员工关怀,如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和健康疗养等。”某资深医护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市场担心高速扩张招致风险
不过一周的时间,美年健康市值已蒸发170亿元。
在2017年最终完成收购慈铭体检后,美年健康体量大增,坐稳国内“体检之王”第一把交椅,且扩张的速度并未减慢。市场担心,多年来依靠并购的高速扩张使其背后的经营风险不断累积,诊疗质量或跟不上发展水平。
根据2017年年报,美年健康计划在2018年实现600家参控股体检中心的目标,并在未来两年内每年保持200家的增长速度,争取在2020年实现1000家门店的目标。而实际仅2018年上半年,新增的体检中心数量就接近2016年全年。
“先参后控”并购门店的发展模式也颇有争议,即美年健康先少量出资参股体检中心,待体检中心运营两到三年后,进入盈利期时,上市公司再对其实现绝对控股。
频繁的小型并购为公司堆积大量商誉。据2017年年报显示,美年健康的商誉高达40.46亿元,占股东权益的比例高达59%,有分析人士认为已经超过合理范围,而一旦并购的公司在承诺期业绩不达标,上市公司将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
参差不齐的加盟如果没有好的整合运营,还可能招致诊疗质量下降、管理差异和内控风险或不符合医疗健康行业门槛高、专业复杂的特点。据统计,2017年,美年健康体检门店违规数量14起,2016年违规数量29起,2015年违规数量6起,2014年违规数量26起。
数据显示,美年健康2017年销售费用为14.88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人力成本10.19亿元,占比68%,而研发人员仅31人,研发金额397.53万元,占营收比例仅0.06%。
以深交所二次发函所提到的研发投入为例,2015到2017年,美年健康的研发费用依次为253.8万元、224.7万元和397.5万元;而对比市值远远落后美年健康的爱康国宾,其研发投入依次为2399.4万元、2194.7万元、1918.6万元,三年均成倍碾压美年健康。
此外,根据Wind资讯,虽然美年健康近年业绩整体增长迅速,2018年一季报合并报表显示,净利润却意外亏损近1亿元。业内预计,“假医门”之后,市场及资本对近年来紧抓资本疯狂扩张的美年健康也会加以更加严格的检视。
《投资者报》记者 占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