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科技

  Baraja推光谱扫描激光雷达 为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铺路

  Baraja公司近日公开发布了其光谱扫描激光雷达(Spectrum-Scan LiDAR)。光谱扫描采用类似棱镜的光学系统以及不同波长的光线,为自动驾驶车辆创造了“超强的眼睛”,为其提供前所未有的数据,以及清晰的视野,上述是安全、全自动驾驶的必备条件。

  光谱扫描激光雷达(光探测和测距)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激光雷达,将波长可调的激光与类似棱镜的光学系统结合在一起。汽车制造商、共享出行服务提供商,以及科技巨头正朝着完全自动驾驶的未来迈进。一直以来他们都被激光雷达的可扩展性、可靠性,以及性能问题困扰,该项创新解决了上述问题。

  光谱扫描技术可让Baraja激光雷达在简单工业组件构建的系统中提供高性能和长距离探测功能,与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大大提升了汽车的可靠性。凭借灵活的模块化设计,Baraja激光雷达可轻易整合到车辆上,让自动驾驶车辆实时智能地控制和调整扫描模式,以适应复杂、动态的道路状况。

  传统的激光雷达通过手动旋转激光或使用活动镜和微机电系统(MEMS)来控制光线扫描道路。由于汽车行驶时不断的振动和冲击,此类活动部件会出现不可靠的问题,其精细组件会失效或需要昂贵的加工来保护。该类传统扫描办法存在成本高、可靠性低,以及性能低等问题,而且外观笨拙,很难集成到现有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中。上述限制了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部署。

  Baraja紧凑模块化雷达传感器通过光纤连接,使用智能手机摄像头和电信激光器中的现成组件,可实现自动驾驶行业所要求的高性能的水平。该类组件使汽车可靠性最大化,并可为车队大规模提供此技术,同时实现长期的成本效益。

  在研发光谱扫描激光雷达的过程中,Baraja旨在最终能实现集成到车辆中的激光雷达的目标。通过满足可扩展性、可制造性,以及可靠性,Baraja采用面向制造的设计(DFM)方法指导产品研发。

  如果味觉也能被模拟,你还会吃盐吗?

  人们喜欢吃盐,因为咸味能让食物更美味,但是摄入过多的盐对人体有害。

  仅在美国,就有约3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他们需要减少钠的摄入量,但要说服他们吃得清淡点也绝非易事。

  如果餐具能带来咸味呢?这个听起来有点奇怪的方案,来自缅因州大学多感官互动媒体实验室主管,Nimesha Ranasinghe(尼姆萨哈拉辛格河)。

  Ranasinghe发明了一双在尖端嵌入电极的筷子,它们能够轻轻地刺激舌头,产生“模拟味道”。随后他让人们用这种筷子吃无盐的土豆泥,他发现这种方法确实能够能够增加人们对咸味的感知力,后来他将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食品研究杂志》。

  在他的设想中,这种技术在将来会让人们在坚持健康饮食的同时,人为地制造更加丰富的味道。他说:“不管你吃什么,味道都是外在、不会被摄入的。”

  Ranasinghe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Adrian Cheok实验室读博士时,就开始了这项工作。

  Cheok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传递感觉的研究:他给宠物鸡送去了拥抱;最近还在指导一名学生,制作了一个接吻传送器。

  在博士课题中,Ranasinghe探讨了在互联网上传递口味的可能性。他首先找到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大脑问题导致患者失去味觉的相关研究。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用电线刺激受试者的舌头,以确定他们味觉的残留程度。结果偶然发现,受试者在收到电击时居然尝到了酸或甜的味道。

  Ranasinghe将这一发现作为起点,开始在实验室中刺激舌头。“我对不同的电流振幅和频率、不同的材料,以及在舌头上放置电极的不同位置进行实验。”他说。他确定了能产生出咸味、酸味和苦味的参数。他还表示,甜味很难产生,而鲜味更是无法测试,因为人们对这种味道还不够熟悉。

  有趣的是,Ranasinghe的发现与你可能见过的每一种味道都被分配到舌头的一个区域“舌头地图”没有什么关系。“那套理论已经过时了,”他说。最近的研究表明,舌头的所有区域(除了舌背)都能感知到所有的五种味道,尽管感知的阈值可能有所不同。

  一旦它掌握了模拟味道的参数,它就会用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向舌头导电。“在以前的实验中,当看到我在实验室里安装了这些电极时,人们并没有那么容易接受把舌头放上去。”因此,他开始研究如何将电刺激与进食体验完美地结合起来。

  这双电筷子是他最新的产品之一。此外,他还做了一个电碗,当人们直接从碗里喝东西时,就会产生味道。

  Ranasinghe还展示了一些具有味道增强功能的水瓶、吸管、勺子,甚至还有一个联网的鸡尾酒杯,让人们可以将虚拟鸡尾酒送给远方的朋友,或者叫“vocktail”(虚拟鸡尾酒virtual cocktail的缩写)。

  然而,这项技术有一个重要的制约条件,使得电流味觉增强很难成为一种面向广大消费者方案。即使用者的舌头必须同时与两个电极接触,以完成闭合电路,电流才可通过。这种接触能很自然地发生在杯子或汤碗的边缘,但用筷子吃东西的时候,你的舌头未必会碰到筷子的顶端。这也正是Ranasinghe要在实验中使用土豆泥的原因,黏糊状的土豆泥让人们不得不把舌头用上。

  总之,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Ranasinghe说,“如果把这项研究比作是电视,那现在只是一台黑白电视,但有一天,虚拟的味道会在像绚丽的色彩一样,在舌尖迸发。”

  新款小米笔记本亮相

  小米在上海ChinaJoy上发布了新款小米笔记本Pro,外观没有明显变化,主要是提升是搭载了Max-Q设计GTX 1050独立显卡,处理器升级为8代低压i7-8550U,性能提升明显。其中i5+8GB内存的标准版售价6299元,i7-8550U+16GB内存的顶配版售价7599元。

  除了小米笔记本Pro,小米的游戏本也更新到了第八代处理器,这次更新过的小米游戏本采用i7-8750H处理器,加强版依旧采用GTX 1060 6GB独显,以及16GB DDR4 2666MHz双通道内存。存储方面,小米游戏本采用256GB PCIe SSD加1TB HHD。

  最新发布的这两款笔记本主要是性能的提升,更换第八代处理器,外观方面并没有明显变化。其中小米笔记本Pro GTX版还升级为和苹果一样的金属扇叶双风扇,显卡区采用了双热管,散热可能会有明显改善。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 可监测乘客情绪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会根据乘客的反应改变行驶方式,它利用传感器分析乘客状态,确定合适的行驶方式,从而尽可能降低乘客的恐慌情绪。

  苹果3月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的“舒适档案”(Comfort Profiles)专利中,描述了自动驾驶和导航系统根据由乘客间接设定的参数调整汽车行驶方式的方法。

  设置在汽车前部的传感器,能监测汽车内的部分或全部乘客,可以用来识别乘客。这些安装在汽车内部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等光扫描装置、深度相机和红外相机,它们收集的数据会传输给驾驶系统。在行驶途中,传感器可以探测每名乘客眼睛活动、身姿、手势、瞳孔放大、出汗、体温、心率、眨眼、头部位置等因素。这些数据,以及之前用户的数据,将用来创建一份乘客档案,供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选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