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人为本,打造好故事——以文化和军事类题材对外报道为例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8-28 10:09

今年春节期间,由中国海军官方参与制作的军事动作片《红海行动》上映,影片凭借真实的故事背景,真枪实弹的震撼场面,艺术化再现了2015年中国海军在也门的撤侨行动,烹制了一道好莱坞式的军事动作大餐。上映一个多月,总票房突破34亿元,仅次于去年热播的《战狼2》,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热点。事实上,包括这两部电影在内的国产军事题材电影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观众认可,这与其高水平的生产制作和影片所塑造的融通世界的故事密不可分。从对外传播角度看,这些电影的叙事手法和电影背后的中国军人形象塑造值得研究。

这些电影的一个共通点就是将军人形象塑造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红海行动》更是如此,从微观上看,是蛟龙突击队员们深入险地营救中国公民,枪林弹雨中拆除外国平民身上的炸弹,奔袭百里阻止恐怖分子交易核原料,这些场景不仅真实展示了中国军人为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也让全球受众切身体会战争之苦,传递了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环境,人类应该珍爱和平的正能量。影片探讨的牺牲、勇气、希望和恐怖主义等话题也与普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笔者通过选取包括英国《金融时报》在内的多家外媒文章和新华社的报道进行剖析,认为文化和军事类题材对外报道更应该着眼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故事,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和扎实的一线采访,摒弃“说教”式报道。

打造融通中外的故事

电影日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也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受语言和文化差异限制,国产电影很难在国际市场得到认可,国产主旋律电影更是难上加难。但近年来,军事类题材电影却脱颖而出,除了影片讲述的故事与当代生活不断贴近,容易让受众产生认同感之外,与中国的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也有很大关系。

《红海行动》上映以来,有外媒报道肯定中国的主旋律影片正走出说教模式,也有报道质疑其生硬的意识形态和叙事手法。比如,《金融时报》刊登题为《中国的主旋律影片在变化》的文章,将表面上看起来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红海行动》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演出的《北京八分钟》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两部影片借着对“主旋律”不同形式的“变奏”启示我们:讲当代中国的故事,“演”比“说”受用。《国际电影》的文章认为《红海行动》避免了以往中国出品电影中咄咄逼人的极端爱国主义符号。而《莱尔电影档案》则认为《红海行动》中仍然有不少中国主旋律片的生硬意识形态和叙事手法,但是紧凑的战斗场景、高效的临场感,让人想要“原谅”其中的宣传意识。

军事类题材电影叫好叫座也给对外传播带来一些启示:如何以文化等“软话题”为切入口叙述宏大主题?如何尽量减少报道中的宣传味儿?怎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国家主张?对外传播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灌输式的过程,而是用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双向的、互动式的跨文化交流。

比如,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今年春节期间报道了52岁的辽宁鞍山艺术家首次在克林姆林宫附近现场为游客写毛笔字的故事,这位艺术家的书法展只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文章通过采访多名游客对中国春节的认知,适当添加背景介绍中国人春节合家团圆的传统,讲述了近年来不断火热的中俄文化交流,指出中俄文化旅游合作成果丰硕的背后是良好且稳定的双边关系。稿件以小见大,将中俄关系这一主题融入到俄罗斯游客对了解中国文化的热切期盼中,这样的报道真正做到了增进交流与理解,为发展双边关系注入活力。再比如新华社一篇题为《中国蓝盔在艰苦条件下保卫达尔富尔地区和平》(Chinese bluehelmets in Darfur safeguard regional peace despiteharsh conditions)的稿件。稿件从一位年轻维和战士没有烛光和礼物的生日晚会切入,这位战士在生日当天最特殊的待遇是一碗用过期方便面和两个鸡蛋煮的面条,稿件通过真实而生动的个体,讲述整个维和部队所面临的物资短缺,最后落脚于年轻战士希望世界和平的心愿。稿件还不时穿插了“面条在中国意味着长寿”这样的背景,让读者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中国维和士兵,相信这样的故事更有说服力,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巧妙地传递了中国维和部队在世界最艰苦的地区为地区和平默默做贡献的理念。

当前,国际舆论竞争越来越多集中在娱乐类“软话题”,日益呈现“夹带式”传播的特点,新时代的对外传播也应该调整策略,尽量摒弃“说教”式报道,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故事真情而巧妙地诉说中国价值。

军事新闻对外报道也要以人为本

十九大报告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在国内,从体制机制改革到宣布裁军30万,军队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国际方面,中国军人为地区稳定、世界和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至今,中国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3.5万余人次,维和人员数量居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首。

过去我们在进行军事新闻报道的时候,谈的大多是部队的成绩、创新,缺乏具体真实的个案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与对内宣传不同的是,军事外宣的对象是国外受众。如何将这些口号和数字让外国受众读懂?维和队员在任务区如何开展工作?当地百姓对他们有着怎样的期待?要想在对外传播中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落脚点还是鲜活的故事和人物,只有这些故事传递的信息被外国受众接受,才能增进他们对中国军队的理解,汇聚成外国受众心目中中国军人的整体形象。

分析外媒长期的报道不难发现,只要涉及军事话题,外媒都会把中国军队力量崛起与周边热点问题关联,肆意指责中国搞军事扩张、中国军队给周边国家带来威胁。要想有效对冲这些杂音,对外传播应该着力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一个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故事向世界说明我军建设和发展情况。

电影《红海行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中“强者无敌”的口号和中国军人的使命感激励着蛟龙突击队队员与恐怖分子展开激烈斗争。蛟龙突击队队长杨锐本来坚持只救一个中国人质,后来改变主意,决定援救100多名其他国籍人质。这样的故事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守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也很好地践行了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电影观象》的影评人理查•俞认为,与美国军人电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解放军在这个大叙事中是中国在冲突地区的撤侨捍卫者,目的是保护中国外侨,而不是像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人物设置。

此外,体验式报道也是对外传播比较有效的方式。在采写《通讯:非洲密林来了中国“白求恩”》这篇报道时,作者曾前往利比里亚第二大城市绥德鲁,跟随中国驻利维和部队医疗分队一起下乡给当地百姓开展义诊。这里虽然是该国第二大城市,但市区就横竖两条马路,整个城市只有一家医院,医疗队前往义诊的村庄更是建在原始森林里,条件很差,村民们生了病也只能忍着。从3岁儿童到90岁老人,村民们排队取药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问诊结束后,几个孩子从家里拿出许多菠萝表达谢意。村子里的长者、帕特里克的父亲说:“我代表村里人感谢你们来看我们,感谢你们为我们送来药物和食品。你们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亲情刚刚开始。你们一定要再来,我不敢说这里是你们的家,因为我们这里太穷太落后,但我们随时欢迎你们来。”从中国维和人员在非洲森林展开救死扶伤到中国警察在罗马街头巡逻,只有聚焦一个个鲜活的个案,不断深入一线持续跟踪,稿件才会吸引眼球。

中国处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转型期,外界对中国的发展,有关注也有猜疑,有误读也有误导。之所以如此,有文化差异的原因,也有因缺乏了解而产生的畏惧。总之,不管是文化还是军事题材的对外传播,都离不开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故事。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优秀的对外报道离不开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有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典型的人物、精彩的瞬间,才能真实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使我们的报道真正成为海外观察中国的指南、解码中国的钥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