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不一样了,总还是故土

  • 来源:海峡旅游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8-28 10:21

从厦门成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借此驻进鼓浪屿,到鼓浪屿成为租借地,这个闽南一隅的小岛经历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洋人对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追求,客观上影响了这座小岛的塑造,包括环境,包括文化氛围。洋人来了,在南洋打拼的华侨也来了。二十世纪初大量迁入鼓浪屿的,就是闽南华侨,尤其在“一战”后,厦门侨汇充裕,正是鼓浪屿大刀阔斧之际,于是近现代化建设开始推进,数百栋华丽有情趣的别墅建起。

有专家更愿意称他们为“侨客”,毕竟像黄奕住等后来长期与鼓浪屿厮守的,还是少数,大多人只是将房子、亲属安置在这个外国势力“庇护”下相对安全且美丽的小岛上,个人仍是南下打拼。与此同时,凭借岛上异于闽南传统的文化氛围,先进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这些家底殷实的望族,或是书香门第的世家,在这种相对新潮的氛围中走出了许多出色的人才。这些子弟,确实更容易跨越地域与传统的限制,走向世界。当洋学堂里的学生在京沪等地无法满足求知欲望时,他们选择留学欧美,也有新兴的商人阶级将子女送到国外。他们多学有所成,在各自领域里尽心,只是施展才华之地多是异国他乡或是国内主要城市,毕竟鼓浪屿太小,提供不了足够的平台。他们在他地,以早年在这小岛上养成的生活方式生活着。

在 1941 年日本控制鼓浪屿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华侨曾有两次挟资金和人才撤离鼓浪屿的风潮。但留在鼓浪屿的侨属,依旧抱有对外交流的便利,更早地接触彩电、收音机,甚至是汽水,尤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仍有国外布料、奶粉、黄油等流入在岛侨属手中。但是这些曾经辉煌的华侨、望族、世家还在陆续搬离鼓浪屿,并未停止。在“上山下乡”时,3000 多名文化青年离开后,返回者甚少;“成分不良”的侨属,一有机会,头也不回前往深圳,奔赴香港,怕是一耽搁,难以出去。 在“文革”期间,有的侨属确实缺乏劳动机会,坐吃山空;有的则断了海外的补给从此没落;也有一些世家后人,望族后代,借由着侨房等物资,海外关系的多元,还有潜移默化熏陶而成的视野与文化内涵,过着有情趣而自足的生活。至今,还有部分侨属、世家后人留在鼓浪屿。留下的人,不得不面临“侨房”的问题。“文革”时期,岛上的侨房、公房曾被政府收管,统一管理。改革开放后,华侨私房政策落实,但因为侨房产权复杂、安置房房源不足或条件不佳,被安排住进侨房的租户不愿搬离,导致很多侨属在收回房子产权之后,无法及时收回房子的使用权。这成了他们的一大困扰,而与租户的“博弈”也成了许多名门望族后代共有的经历。

如今,房子收回了,他们又面临着岛屿的社区功能弱化,旅游热潮的持续,他们不得不再一次考量去留。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利用侨房换一种生活和发展。好的侨房被打造成民宿,开发成博物馆、咖啡馆、摄影基地,有的还是重新装修后出租,以租养房。

鼓浪屿上的名门望族后代们,他们从小接触面包、黄油、咖啡的生活,有的老者直至 80 多岁,每天依旧要打网球;他们在冬日里,围着柴火跳跃的壁炉喝茶聊天,看着长辈西式婚礼的老照片,追溯那个容得下飒爽英姿的年代。或依旧执着于“鼓浪屿人”这个身份认同,或更宽容地对待这个巨变的小岛,或是失望离去,他们在延续着,生活着,选择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