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标签究竟带来怎样的启示
- 来源:今日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8-29 09:40
曾几何时,“熊孩子”是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的一句口头禅,语气里面,包含着悄然无声的爱和对其“不争气”的无可奈何。近日,一家社会调查机构将其借用过来,用来形容“无理孩子”的现象,列举的行为包括“在餐厅大吵大闹、在墙面上胡乱涂鸦、待人刁钻没礼貌”,并认为这些孩子“不光把家里搅得翻天覆地,还在公共场合影响他人”。对 2000 多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很多人感受到了“熊孩子多”,并认为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才导致了“熊孩子”现象的出现,也进一步提出家长的“纵容”“溺爱”等问题。
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整个社会需要多出一份宽容和理解,毕竟,孩子在成长阶段,需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相对明确的是非观念,也需要家庭和社会进行更多的引导。仅仅因为一些孩子调皮,就将其贴上“熊孩子”标签,并对这些孩子和家长进行批评和讨伐,会让人感觉有些偏颇,有失社会舆论的中立和公允。除了家长对于自家孩子,有哪个家庭愿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和社会称为“熊孩子”呢?并且,列举的所谓“熊孩子”的行为和标准,大多是一些生活细节,这样做,是否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对孩子的行为“上纲上线”之嫌?
在任何情况下,孩子不懂礼貌和行为失范,往往与大人的言行和教育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列举所谓“熊孩子”大吵大闹、没有礼貌、胡乱涂鸦等事例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前些年,一些媒体和社会舆论列举一些国内公民到海外旅游的“不文明行为”,也有餐厅喧哗、随地吐痰、随便涂鸦等说法。在国外,由于一些公民出国旅游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导致了当地民众产生了意见,有着不良观感,甚至上升和影响到对中国人的整体印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主管部门下决心制定了“文明公约”和出行提示,希望旅游者能够尊重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习惯,注重自身形象和生活细节。甚至,旅游部门还出台了“黑名单”等措施,促进旅游者的素质提高。
从不文明旅游者到“熊孩子”,媒体和社会舆论列举的事例是如此相似。海外旅游不文明现象在先,媒体报道起到了“警示”作用,推动了旅游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把相关场景“挪”到“熊孩子”身上,却让人五味杂陈,感觉复杂。其实,当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小毛病、小习惯,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孩子身上。家长都在餐厅里大声喧哗、在公共场合打扰别人,怎么能指望孩子们彬彬有礼、礼貌待人。所以,在孩子身上,往往折射着家长们在日常习惯、待人接物方面存在的弱点。
在教育问题上,表面的“熊孩子”现象背后,还有更为现实的课题。眼下,很多家长都存在着焦虑感,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几乎以“挤破头”的冲劲,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补习班,希望孩子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普遍的焦虑和竞争之下,产生了一种只注重分数和考试的风气,一旦这种风气主导了家庭教育,就会导致对孩子成长的其他方面存在欠缺。比如,忽略了良好的心态和人格,忽视了个人修养和品行的培养,没有让孩子有一种能够理解和照顾他人感受的善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景象、城乡风貌和家庭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孩子们就像“生活在蜜里”,他们不知道生活条件艰苦是什么样子,甚至,生活中遇到的一点不如意,就感觉“天塌下来”,缺少应对挫折的耐心和能力。
这些现象,都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比往他们身上贴个“熊孩子”标签、责怪他们没有礼貌和教养更为重要。相对于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养成有着更重要影响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深远而长久的影响。从这个意义而言,当孩子出现不当言行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并经常给予引导,遵守基本的生活秩序和礼仪规范。
当然,从媒体和社会舆论的角度,提出“熊孩子”的现象,有助于引起社会和家庭的广泛重视。媒体在社会发展中,往往发挥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警示功能”。避免“熊孩子”的出现,就要千千万万的家庭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加强对孩子日常行为的教育引导,让他们真正成为有礼貌、讲文明和注重个人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