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战胜战,铸成“深蓝利剑”
- 来源:兵器知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海口,舰艇,演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9-19 09:49
——“海口”舰练兵备战纪实
人民海军“海口”舰2006年2月入列,舷号171,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导弹驱逐舰,是国内首批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舰艇之一,被誉为“中华神盾”,装备有先进的对海、对空、对潜等现代化武器装备。
“不怕狂风巨浪,不怕流血牺牲、不怕任何敌人”这句标语,既是“海口”舰官兵的精神坐标,也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自入列以来,他们先后圆满完成远洋护航、中外联演、海上搜救、维权维稳等30余项重大任务,2次接受习主席检阅视察。2009年被表彰为“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被表彰为“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先进单位”,2015年被海军授予“护航先锋舰”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今年8月,中宣部授予“海口”舰“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每一道难题,都是他们提升战力的“垫脚石”
在“海口”舰采访,有个事一直被官兵们津津乐道。那年,在一次实弹演习中,“海口”舰连射两枚防空导弹,成功抗击某新型导弹。
而最初,得知此次抗击的是某新型导弹时,“海口”舰时任对空作战长陈俊锋心里却直打鼓:这型导弹速度极快,弹道复杂,抗击难度极大。
摆在“海口”舰官兵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靶弹复杂的弹道。经过仔细研究,“海口”舰基本掌握了靶弹弹道各阶段的特点。他们集智攻关,预想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抗击情况,制定了在不同弹道段拦截靶弹的各种方案。
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要让防空导弹精准命中目标,还需舰载雷达对来袭导弹稳定跟踪。训练中,对空导弹区队反复利用系统虚拟目标,操纵雷达跟踪超音速“导弹”,还设置各种意外情况,让目标变向变速,脱离雷达跟踪,最大限度模拟真实战场环境。
期待的那一天终于来了,官兵们的心情却格外平静。演习当天,听到“发射”命令,李卫华果断按下发射按钮。第一枚防空导弹从发射井内弹射而出,在空中猛然点火;紧接着,第二枚导弹呼啸而出。两枚导弹似升空利刃,直扑目标而去……
“导弹与目标相会!”“目标减速下坠,拦截成功!”消息传来,官兵们纷纷击掌相庆。
每攻克一道难题,战斗力就跃上一个新台阶。演习过后,“海口”舰官兵总结相关经验,提出了“战争还原法”组训新模式,即针对不同的课题,模拟最真实的战场环境,把各种因素想到,把每个细节研透,并在实际演练中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一套最管用的战法。
“海口”舰官兵集中组织重难点课题攻关,立足自身装备特点和技术优势,大抓边界条件、极限条件训练,多个实战科目实现重大突破。近年来,“海口”舰先后取得了30余项课题研究成果,其中12项被海军推广。
“大数据时代,数据制胜是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趋势。平时必须注重积累数据、研究数据,让数据成为备战打仗的能力倍增器。”舰长樊继功介绍。他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运用“大数据+舰艇”训练方法,梳理总结训练数据和经验教训,建立“战斗力分析数据库”,不断改进完善计划方案和组训方法。同时,将训练记录电子化,训练统计智能化,训练成效可视化,使每名官兵都能直观掌握训练进程,认清差距、查漏补缺,有力提升了训练效益。
有了科学的数据支撑,“海口”舰主炮在多国海上演习中打出了对“番茄靶”3发2中的“‘海口’舰精度”。
“海口”舰舰长樊继功一直忘不了那场演练。在与潜艇对抗中,“海口”舰沿袭以往的一项战法,试图压制对手,但没想到对手是被誉为“大洋黑洞”的某型潜艇,不仅成功摆脱“海口”舰的跟踪,还伺机发起了鱼雷攻击……
“未来战争的致胜之钥,我们真的找到了吗?”冷静沉思后,樊继功抽调精兵强将,率先在支队成立“战法研究小组”,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
其实,研战之风早已深入“海口”舰官兵的“骨髓”。“海口”舰是我国第一代装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国产现代化导弹驱逐舰,接舰之初,因为较过去的舰艇几乎领先一个“代差”,新装备究竟怎么训,并没有现成的路可走。
没有路就趟出一条路来。首批舰员创新训练模式,坚持边接装边研究边训练,制定完善了训练大纲和全部战斗部署表,也为后续舰艇的战备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12月,“海口”舰与“武汉”舰、“微山湖”舰组成舰艇编队,首次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他们走一路、研一路、练一路,总结出破解海盗“群狼战术”、中外护航舰艇联训等20余套战法训法,为后续护航任务趟开了路子。
每一个强敌,都是他们加钢淬火的“磨刀石”“接上级通报,某海域发现‘敌’潜艇活动,命你舰前出搜攻潜。”去年年初,海军远海训练编队在南海进行了一场舰机联合反潜演练。接到命令,“海口”舰立即奔赴目标海域。
反潜本就是世界性难题,这次的对手更不简单,号称“大洋黑洞”,“隐身”性能极佳。茫茫大洋,“敌”潜艇像幽灵一样在海底游荡。数小时搜索无果,“海口”舰各战位气氛愈加沉闷、压抑。
“未来战场,什么恶劣的海况都可能遇到。只有立足最复杂的局面,与真正的强敌过招,才能练就打赢的真本事。”艰难时刻,舰长的话就像是一剂“强心针”。思虑再三,樊继功决定主动出击。
“海口”舰并非“孤军奋战”。导演部依据战场态势,命令某型军机紧急起飞。还未到潜艇活动海区,该型军机就与“海口”舰组网建链。舰机协同,织下一张“猎鲨”大网。
突然,“海口”舰声呐战位听到一个微弱的回声,声呐班长牛永群判定这很可能就是潜艇。经过交叉定位和数据比对,“敌”潜艇终于露出了“尾巴”。
战法是否管用,平时训练效果如何,立见分晓。牛永群根据敌我运动态势,建立起一幅相对运动的态势图,对其实施连续跟踪,牢牢“网”住了对手。
“方位xxx,高度xxx,左舷2枚鱼雷发射!”随即,声呐引导鱼雷对“敌”潜艇发起模拟攻击。演练结束,导演部通报:“海口”舰鱼雷攻击有效,蓝方潜艇遭“重创”。
“棋逢对手,正是检验战法的好机会。”樊继功告诉记者。在训练中,他们超越以往只靠舰载直升机反潜的模式,积极与航空兵部队进行组网建链、交叉定位、引导攻击等科目训练,多层次的海上联合搜攻潜战法已基本成型。
作为“首战用兵”的主力战舰,他们“闻战则喜”,拿敌练兵,让每一次任务都成为加钢淬火的“磨刀石”。
那年,“海口”舰在我南沙附近海域执行任务,突然接到上级命令:“××海域出现不明国籍军舰1艘,命你舰迅速前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
战斗警报骤然拉响,全舰官兵迅速进入战位。“海口”舰副舰长王育启一脸兴奋地说:“拿敌练兵,我们的‘免费陪练’来了。”
接下来,“海口”舰按照作战预案和流程,开展针对性对抗训练。对方航行,“海口”舰保持在我领海一侧同向航行;对方加速,“海口”舰加速;对方转向,“海口”舰转向……连续5天5夜,“海口”舰死死咬住对方。见无可乘之机,外舰只得悻悻离去。
近5年来,“海口”舰10余次赴南海海域执行战备巡逻、跟踪监视、海上维权等任务,稳妥应对外军舰机侵权挑衅,指挥对抗、实兵对抗和体系对抗能力大幅提升。
每一名官兵,都是他们追求卓越的“奠基石”
“如果把‘海口’舰比作一座大厦,那老舰员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调入“海口”舰之初,副对空长郭学辉就感受到了舰上专业骨干的独特魅力,技术过硬、作风扎实,个个都是精武善战的“刀尖子”。
2017年11月,第27批亚丁湾护航任务已进入中期。一天晚上,“海口”舰左巡航柴油机增压器突发漏水故障,如果不更换,主机将无法使用,直接影响后续护航任务。
经多方协调,国内厂家前送增压器至阿曼萨拉拉港,由舰员自行更换。但增压器重达225千克,必须借助吊装设备进行更换,且其所在区域空间狭小,人员操作极为不便。在平时,换装增压器属于高级维修项目,需要在配套齐全的大型船厂才能进行。
“护航护到一半就回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一筹莫展之际,“海口”舰机电部门柴油机技师王东主动请缨,负责增压器换装任务。
靠港后,机电部门全员放弃休整,全力投入到维修中。王东带领技术骨干,边学习,边摸索,边安装,连续奋战16小时,成功更换备件。
“海口”舰现任舰长樊继功,也是首批舰员之一,后来调往别的舰任职。重回“海口”舰担任舰长,见到曾经的同事,樊继功倍感亲切。他告诉记者,组建之初,“海口”舰就提出建设“种子型部队”,培养“种子型人才”口号。如今,从“海口”舰出去的优秀骨干在支队遍地开花。
外国海军有句名言:“推动海军前进的是军官,推动军舰前进的是水兵。”“海口”舰是新型首批舰艇,搭载的多项装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是一座现代化的“科技城堡”。为了驾驭高技术装备,舰党委按照“培养一名尖子,带出一批骨干,撑起一个系统,驾驭一艘战舰”思路理念,制定出台《人才培养远景规划》,成立训练课题攻关小组,开设技术革新工作室,健全完善军地联合培训机制,孵化形成“人才矩阵”。
“人才是战舰的‘龙骨’,也是战斗力生成的根基。”“海口”舰政委邹琰说。除了为官兵规划成长路线,他们还实行班长竞争上岗机制,保证舰上每名班长骨干都过得硬、顶得上。
经过10余年的培养和实践,一大批班长骨干脱颖而出,成为各专业的“明白人”和“顶梁柱”。副炮指挥仪班长朱举彬创新采用某型雷达给副炮下达目标指示,使副炮抗击效能提高了50%;主炮班长李明通过改造供电系统,使主炮攻击准备时间大为缩短;原舰空导弹分队长胡慧修改简化导弹作战流程,提高了导弹攻击反应速度。去年,“海口”舰部门长全训合格率达100%,官兵基础训练专业考核优秀率达到92.7%。
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海口”舰先后有10余名官兵在海军比武中夺得金牌,200多人次在南部战区海军、支队组织的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涌现出了以“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海军“十大杰出青年”邹福全,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周帅,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邵曙光,全军优秀士官皇甫晓伟、王东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群体,为战舰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每一次亮相,都是他们走向国际的“试金石”
“感谢中国海军,你们的训练有素与无私奉献,确保了亚丁湾的安宁。”2017年11月,捷克籍油船“VIOLANDO”号通过无线电向第27批护航编队的“海口”舰致谢。在过去2天的伴随护航中,“海口”舰3次为他们驱离高速逼近的疑似海盗小艇。
2008年12月26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海口”舰与“武汉”舰、“微山湖”舰组成首批护航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拉开了中国海军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序幕。
首次护航,“海口”舰连续航行124天不靠港,为27批次104艘船只伴随护航,成功解救被海盗追击的利比里亚籍商船、遭海盗袭击的“雁荡海”号轮船,出色完成接护我被海盗劫持的“天裕8号”渔船等任务,创造了我国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赴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等多项纪录。
炊事班长戴飘扬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帮助“天裕8号”补给的场景:船员们的头发、胡须又长又乱,船上所有的东西都被海盗洗劫一空,他们光着脚,身上只有一条短裤,看起来像一群野人,见到“海口”舰官兵时眼泪夺眶而出。
连续航行100多天,“海口”舰的补给已经很紧张,但很多舰员还是自发地把自己换洗的衣服、鞋子以及平时节省下来准备过元宵节的牛奶、罐头、汤圆都送给了“天裕8号”船员。“只要他们需要,只要我们有的,都给。”戴飘扬说。离别之时,“天裕8号”用两块纸板写下“感谢祖国”“祖国万岁”,一直高高地挂在驾驶室窗前。
第10批护航时,“海口”舰完成第20次护航任务,即将与6艘被护商船分航。突然,近二十艘疑似海盗小艇伺机向编队接近,远处还有可疑小艇正飞驰而来。“一级反海盗部署!”霎时间,战斗警报响彻海天,全体舰员立刻跑向战位,直升机呼啸起飞,火力组人员据枪瞄准,特战队员向飞驰的小艇鸣枪示警,主炮副炮迅即转向目标……经过激烈的对峙,几十艘疑似海盗小艇落荒而逃,被护船舶安全通过亚丁湾海域。
三度扬威亚丁湾,“海口”舰航行7万余海里,圆满完成120余批次近600艘中外船舶的护航任务,解救了10余艘受海盗追袭的中外商船,成功处置疑似海盗小艇400艘次,受到各国舰艇及联合国的广泛赞誉,被国际海事组织授予“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2015年9月,“海口”舰被海军授予“护航先锋舰”荣誉称号。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海口”舰不仅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也在一次次军事实践中不断刷新履行使命任务的高度。
2016年3月9日,“海口”舰接到上级命令紧急出航,执行搜救失联客机任务。“海口”舰舰员齐心协力,高速奔袭抵达任务海区,并快速转战南印度洋多个陌生海域搜救,在海上连续奋战2个月,用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那年,“海口”舰作为编队指挥舰,代表中国海军首次参加多国联合海上军演。演习中,“海口”舰与各国海军列阵大洋、同台竞技,在多项科目中率先擒“敌”,让外国军舰“无靶可打”。演兵场上的一幕幕不仅体现了中国海军的沉着冷静,更让各国同行惊呼“中国海军的战斗力爆表!”
那一战,让“海口”舰舰员至今仍心潮澎湃。“快放3发!”在主炮对海射击科目中,时任舰长晏鹏一声令下,“海口”舰首发炮弹就精准命中靶标,3发2中将“番茄靶”击沉,赢得了参演各国海军高度评价。
“联演联训不仅是增进互信、深化合作的有效途径,也是锻炼部队、检验战力的重要平台。”舰长樊继功说。
巡逻护航、联合搜救、临检拿捕、反恐反海盗……今年2月7日,回国途中的第27批护航编队航经几内亚湾,利用该海区海况陌生复杂、海盗活动猖獗、往来商船众多等条件,展开了一场为期4天的机动巡航训练。在反恐反海盗科目中,“海口”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迅速发现“敌”目标,各小组密切配合、快速出击,将一级反海盗部署的时间缩短了5分多钟。
在挺进深蓝的航迹中,“海口”舰官兵始终牢记使命,驾驶战舰一路劈波斩浪,在万里海疆谱写“中华神盾”新的时代华章。
文/周启青 王栋 王柯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