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致用的英国私立学校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英国,私立学校,精英
  • 发布时间:2019-03-25 11:13

  不同于中国,英国的求职简历往往需要从小学写起,因为小学常常能暴露一个人出身的秘密。

  英国的中学大体分为免费的公立学校,和需要付费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入学不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而是按照家庭住址划片入学。但是公立学校当中的文法学校则是例外。换句话说,文法学校是公立学校里的好学校,需要经过入学考试,严格按成绩高低录取,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重点中学。文法学校因为是政府出资的学校,体现公平就非常重要。

  而私立学校,一句“学校校长保留最终是否录取一个学生的权力”,就把一切质疑都打发了。考题是本校出的,试卷是本校批的,决定是本校做的,并不需要向家长或者任何人解释一个考生落选的原因。考和不考,是考生的自由;取和不取,是学校的权力。从道理上讲,私立学校甚至没有公平的义务。

  大部分私立中学的入学考试,除了数学、语文,还会考数理推理与语言推理,后两者是智商考试,考查的是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私立小学在英国英语里又叫预备学校,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把一个学生送进选定的私立中学,因此学校都开设数理推理和语言推理课。而公立小学的学生要考入私立中学,只能通过自请家教,补习推理。不能或不愿付私立小学学费的家庭,通常也无力支付每小时高达60英镑的家教费用。一个孩子上什么样的小学,几乎决定了未来上什么样的中学。

  私立学校的录取,除了四门课的入学成绩,面试以及学校的推荐信都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同时,几乎所有私立学校的入学申请表格上,都要填写家庭成员与该校的渊源,这也是学校的一种身份,或者说阶层的认同吧。

  所有的私立中学都设立吸引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其中,分为学术(学习成绩)奖学金、音乐奖学金、体育奖学金、美术奖学金和戏剧表演奖学金等。不同于中国的特长生,英国私立学校的这些奖学金一般只颁给已拿到录取信的学生,常见的奖金金额是占学费的10%,上限则可以是占到学费的50%甚至100%。财大气粗的伊顿公学国王奖学金则是学杂费全免,还有诸多优先权。

  但是,千万不要据此真的相信,能力出众的寒门子弟同样可以就读最精英的贵族学校,因为这样的学校选拔精英的标准,完全不同于公立学校课程设置的标准。仅仅是学习好,并不能成为精英学校里的精英。从总量来看,因为学习好而得到奖学金的比例还不到私立中学奖学金总量的四分之一。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第一次像样的选拔或者竞争,是发生在小升初的时候。一个社会精英学校的入学考核内容,往往也是引导其教育发展的标尺。

  在文法学校,只有勤奋好学、认真严谨的孩子才能成为好学生。有这种价值观念和自律能力的学生往往出自中产阶级,父母很多都是通过多年苦读、有强烈竞争意识、在职场打拼的职业人士。他们生活宽裕但不奢侈,金钱和时间都花在刀刃上,要么百忙中亲自辅导孩子学习,要么用少量的钱请家教,让孩子考上文法学校而省下大量的学费。学生和家长的目标往往非常明确:中学毕业考医学院或者法学院等等。而职业人士,需要的正是这种勤奋、严谨的素质。相反,能不能吹萨克斯风、会不会踢橄榄球并不重要。更有可能的是,當他们读医学院或者毕业以后,恐怕也没有多少时间踢橄榄球。

  再看私立学校,每年学费从两万英镑到四万英镑不等,父母花了这么多钱,他们的假期却比公立学校更多,一年到头数下来,上学的日子还没有在家的日子多!

  在学校的日子,他们都在学什么呢?

  除了公立学校都有的数学、语文、科学、人文等“正课”,私立学校的大量时间都是“不务正业”。以男校的体育来说,除了常规的田径、体操、游泳等课程和课后训练,每周校际之间的球类赛事都要占据一个半天,连来带去至少五到六个小时!由此不难推算体育教育占据的全部时间比例。而每年的戏剧排练,都是全班总动员,即便台上只有一句台词,也一样要花费几个月时间排练。而一对一的乐器课,则直接把学生从别的文化课上拉出来。学校来了访客,学生(通常是挑选出来的好学生)带着参观讲解,不管本来在上什么课,一转就是一两个小时。而随学校合唱团去欧洲名城的教堂唱歌,可以一个礼拜不上学!总之,好像上课一点也不比学校里的其他活动更重要!

  课程表的丰富性,是评判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依据。仅仅一个小学,可以在学校教授的乐器可以覆盖现代交响乐团的全部主要乐器。课后班涉及体育的有:网球、射击、骑马、柔道、击剑、高尔夫等,女生当然少不了芭蕾。而美术方面,小学阶段已经包揽了素描、水彩、油画、装置等各个门类。当然,这每一项才艺,都意味着额外的费用。

  总结一下,就是越“精英”的私立学校,就会花越多的金钱和时间,学习越多只能修身养性、不能养家糊口的“没用”的东西。也难怪,英国王室成员在高中及大学阶段最常见的科目选择就是历史、艺术史、地理这些“没用”的学科。英国社会的领导阶层,并不是学习优异的文法学校培养出来的,更绝少来自公立学校毕业生。恰恰是“学不致用”的私立学校,培养了当今英国三分之二的高级法官、军队高层、半数以上的议会议员和绝大多数的顶级公司高管。根据英国《领军人物2016》的调查,英国社会80%的要职都是由私立学校毕业生担当。

  英国中小学占比90%以上的公立学校、少量的文法学校和历史悠久的私立学校,分别培养了这个社会的劳力者、劳脑者和劳心者。尽管这种对应并非严丝合缝,一成不变,但是这三类学校的课程设置、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都使英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日益降低。“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在后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比在新兴国家更像一个传奇。

  姜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