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揽储该如何自救(上)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活期,资金,融资
  • 发布时间:2019-03-30 21:53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在加剧,中小银行比大行护城河窄,最先受到冲击。

  主要是因为中小行的渠道少、品牌溢价低,消费者在同样的情况下更容易信任大行,当然也有在当地渗透很成功的中小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银行的存款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增速上来看,在2017年总存款数97.2万亿,增速6%呈下降趋势。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呈现相反的趋势,在2016年之前活期存款呈现上升的趋势,定期存款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2017年开始出现了逆转,活期存款增速突然下降,定期存款增速开始回升。这可能和“定期存款活期化”和定期存款二级市场的发展有关(后面会讲到)。

  从构成上来看,在2016年以前构成变化都相对平稳,2016年开始公司存款和其他存款的规模开始增长,尤其是2018年前三个季度(不完全统计)公司存款占到所有存款的60%,其他存款占21%。

  可以看到个人存款占比下降,公司存款占比上升,公司存款更依赖银行的资源和背景,大银行更有优势,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小银行从躺着赚利差变成现在这样利率贵、揽储难的境况,该如何自救?

  从储蓄到同业存单/银行理财

  在以前,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相对简单,主要是间接融资,央行给一个低的存款利率,让银行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向家庭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吸收资金,然后以贷款的形式投放到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去。

  这种制度是银行对资金的“低借高贷”,是有制度保障的。这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让我们可以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快速扩张的铁路、公路,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高楼大厦,一定程度上也是以这种“低借高贷”的存贷制度为基础的。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一方面是存款利率刚性上升。储蓄率下降、杠杆率上升,原来用于储蓄和投资的钱部分被用来消费了,即使是储蓄和投资的部分,居民能選择的渠道也更多了,包括基金、房子、信托和P2P等。其中,货币基金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凭借着高收益、存取灵活甚至可以当做余额直接消费的便利性迅速发展壮大,根据wind显示,2014和2015年我国的的货币基金进入了快速扩张的时期,从2012年的1.8万亿增加到2015年的10.4万亿。

  于是2012年6月8日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浮10%后,各大银行纷纷跟进。

  另一方面是贷款利率刚性下降。201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区间进行了两次调整,2013年央行甚至宣布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

  这样发展的后果就是银行在整体扩张的情况下利差却在收窄,从2012年的2.8%下降到2017年的2%,下降了30%。

  2018年前三季度来看上市银行的净利差有所回升。这可能和几个因素有关,第一是资管新规以后银行理财开始净值换转型,预期收益普遍走低。第二是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走低、楼市有所萎靡,居民寻找保持高收益的标的更难,银行揽储的竞争下降。第三就是越来越多银行采用互联网手段发展消费金融,消费金融是高收益、低风险的资产配置,所以从总体上给了银行一定的喘息之机。

  整体利差收窄的行情下,中小银行为了维持增速只能从规模上下功夫,然而“低借高贷”的制度导致了我国存贷业务的粗放性,表现是国内的信贷基本上是以抵押品和担保为基础,并不需要仔细考察细分项目的资质,进行风险识别,银行习惯了这种简单的商业模式,为了维持高增长进行的规模扩张就表现出了两个后果:一个是资本消耗快,实际的资本充足率虚高;一个是不良率上升,实际不良可能比账面高。

  而且表内贷款还要受到存贷比等的指标限制,银行负债难,能扩张的规模也就有限。

  这种情况下“中国式影子银行”——同业存单和银行理财应运而生。他们本质上都是中小银行的吸储工具。

  这两种工具的发展有个大背景就是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渠道从外汇占款转为MLF等公开市场操作。因为传统的外汇占款作为一种流动性投放渠道对大中小银行来说是没有显著差别的,但是公开市场工具基本上都直接投放给了一级交易商的大行,中小银行不能直接享受到,所以为了提高利率同时不突破监管限制,银行之间开始了合作和创新:

  大银行风险偏好低但是钱多,于是将从央行获得的流动性以同业存单、同业理财的形式融出给小银行,大银行显示的是同业资产,风险低、风险计提少。

  小银行风险偏好高但是钱少,接受大行的同业融入,将他们用于“资产池”运作一些非标、低等级债等或者与非银合作一些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本质上这些资金也是银行从居民或者非金融企业中吸收来,然后最终投放到实体中去的,就是银行存贷,不过是通过各种链条包装后规避监管的存贷。

  所以,资金从大行到中小行再到非银,形成一条同业流通路径,中小行的负债实现了从传统存贷到同业存单、银行理财的转变。

  根据美国的经验,银行大力发展表外业务的时候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金融脱媒矫正期”,这时候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竞争力出现明显回升。

  根据《2017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底我国银行理财存续月29.54万亿,其中非保本理财存续余额22.17万亿,占全部理财的75%,占164万亿金融机构吸收所有存款的14%,如果没有表外理财这部分资金或许大部分会流出银行系统。

  这样的做法将这个金融系统通过“大行—中小行—非银”的渠道联系了起来,在经济上行的时候没问题,大家一起赚钱都开心,但是在经济稍微出现波动的时候,“资产池”里的“非标”、低等级债,短期资金错配的长期资产,通过非银加的杠杆,进一步增加了债券市场的脆弱性和整个金融系统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这些都是风险。

  为了控制风险,监管层连续出台了几十项政策,从同业到理财,其中最纲领性的文件是资管新规。

  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需要做成净值型,并且单独成立部门或者子公司运营,独立化、净值化的趋势下理财作为高息揽储的工具已经行不通了,现在同业也被堵,银行将靠什么来吸纳资金?

  从银行理财到结构性存款

  转型不是那么容易,无论是存贷业务的精细化、专业化还是理财的独立化、净值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政策一落地马上就要面临整改的壓力,陆续到期的产品如果没有新产品来承接就会流失,需要什么要承接?

  作为理财的继任者,它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是大部分资金都能作为储蓄受银行支配。

  第二是监管文件少,被监管的越少也就意味着银行“灵活处理”的空间越大,甚至可以突破利率的监管指导,实现变相高息揽储。

  很快,可以高息揽储的一个工具重新进入大家的视线,那就是结构性存款。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开始我国的结构性存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中小行发行的单位结构性存款增速迅猛,成为承接银行理财的重要工具。

  结构性存款本质上是存款,他的构成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做衍生品投资,一个部分像普通存款一样是表内负债,去做贷款或者利率债等投资,但是不是所有银行都有做衍生品的资质,大部分中小银行都没有,所以他们一般会付费给大行或者券商做衍生品的部分。

  在实际过程中存在一些中小行以结构性存款的名义高息揽储,其实衍生品的部分不一定真做,如果自己没有资质就给有资质的大行或者非银部分通道费,做成投资衍生品的样子,实际上那部分衍生品不仅不能赚取收入甚至还存在通道费的成本,进一步加大了中小行的负债成本,也就是无论衍生品是否操作,银行实际上承担了结构性存款的高利率。

  监管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禁止没有衍生品资质的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目前发行速度最快的就是大部分没有资质的中小行,这对结构性存款的杀伤力就很大了,但是对有衍生品资质的银行监管起来仍然是有难度的,因为假如一个结构性存款的行权条件是沪深300在1000点以上,这是个大概率的确定性事件,几乎可以认定是“假结构性存款”,那么2000点、3000点、5000点呢?

  金融行业的数字指标那么多,监管很难制定一个详细清单进行说明。(除非设置的“真”结构性存款的条件是有参照系的,比如以某金融指标为行权条件要求是在产品发行20天前该指标的均值上下浮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还很不好定。)

  李奇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