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争坐科创板“头班车”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热点,企业,社会形象
  • 发布时间:2019-05-01 23:26

  岁末年初,科创板持续刷屏,距草案出台仅“一步之遥”。

  1月30日晚,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了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多项文件。

  与此同步,上交所网站也发布了6项配套业务规则,涉及上市门槛、投资者门槛等极具含金量的内容。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制度加速制定的过程中,包括武汉在内的多个城市雷厉风行地开展遴选行动、寻找潜力标的,大有争坐科创板“头班车”之势。

  “科创板+注册制是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无论是企业,还是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中介机构,都要花大力气去学习和研究。”上交所上市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支点財经记者说。

  目前证监会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截止时间均为:月28日,上交所相关业务规则的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月20日。由此可见,相关制度有望在3月正式实施。董登新表示,“首批科创板公司有较大概率在全国两会后推出。”

  那么,科创板来临前,武汉做了哪些谋篇布局?武汉计划从2018年底开始,力争3年内让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从77家增至130家,科创板的出现能否加快这一进程?长江证券、天风证券等本土券商是否能获得“吃大餐”的机会?

  关注“市值”指标

  在现行制度下,证券发审机构要对IPO文件进行实质性审查,以及对IPO时间、规模、价格进行管控,而注册制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科创板则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最受关注的热点,无疑是企业上市门槛这一栏。

  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对发行人有如此表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则披露了更多细节,如市值及财务指标应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

  (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99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l亿元;

  (二)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三)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四)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的投资。

  其中,医药行业企业需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试验批件,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还有个突破之处在于允许同股不同权、红筹架构企业在满足相应规则的情况下挂牌上市。

  支点财经记者发现,过去企业要在主板挂牌上市,必须最近3年内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

  科创板虽然没有设置如此高的利润门槛,但增加了“市值”这一全新指标,也凸显了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针对性。

  此外,《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发行人申请科创板上市的第一步,是按照证监会有关规定制作注册申请文件,由保荐人保荐并向交易所申报。

  所谓保荐人,指的是经证监会注册登记并列入保荐人名单,同时具有本所会员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譬如总部位于湖北的长江证券、天风证券。

  当交易所收到注册申请文件后,要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这一过程中,交易所设立独立的审核部门将负责审核相关文件。

  如最终同意,交易所会将相关文件报送证监会,证监会将依照法定条件,在20个工作日内对发行人的注册申请作出同意注册或不予注册的决定。一旦同意注册,发行人可在6个月有效期内自主选择某个时间发行股票。

  这意味着虽然科创板注册制审核重心下移交易所,但证监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退市:“有死刑、没死缓”

  在董登新看来,科创板兼顾了包容性与威慑力,“上市可能比过去容易,但退市会更加容易。”

  从具体标准来看,在科创板退市制度的设计中,充分借鉴已有的退市实践,重点从标准、程序和执行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

  具体来看,在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方面,吸收了最新退市制度改革成果,明确了信息披露重大违法和公共安全重大违法等重大违法类退市情形。

  在市场指标类退市方面,则构建了成交量、股票价格、股东人数和市值四类退市标准,方便交易者“用脚投票”。

  在财务指标方面,在定性基础上作出定量规定,多维度刻画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主业“空心化”企业的基本特征,不再采用单一的连续亏损退市指标。

  其他合规指标方面,在保留现有未按期披露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等退市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等合规性退市指标。

  譬如,对于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公司,第一年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二年仍然触及将直接退市。

  “退市环节方面也极大简化,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程序,对应当退市的企业直接终止上市。通俗点说,就是‘有死刑、没死缓。”董登新说。

  已退市企业如果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的,可以按照股票发行上市注册程序和要求提出申请、接受审核,但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不得提出新的发行上市申请,永久退出市场。

  现行退市制度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是,个别主业“空心化”企业,通过实施不具备商业实质的交易,粉饰财务数据,规避退市指标。

  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科创板特别规定,如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贸易业务或者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收入,有证据表明公司已明显丧失持续经营能力,将按照规定程序启动退市。

  另外,在投资者准入方面,科创板比主板标准要高得多。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其一是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其二是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其三是上交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简单说,必须有一定经济实力,有一定证券投资经验,是老手不是菜鸟,以及满足未来上交所可能设置的其他门槛。

  相对于新三板“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59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准入标准,该门槛已是大大降低。

  至于机构投资者,科创板相关规则中只提及了一句话“机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应当符合境内法律及本所业务规则的规定”。

  在交易规则设计上科创板也有所创新,譬如突破原有涨跌停制度安排,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停限制,第六个交易日开始恢复至20%的涨跌停幅度。

  武汉有望掀起“上市新高潮”

  目前已发布的上市规则仍属于征求意见稿,且内中提及“交易所可以根据需要对上市条件和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因此还需等待最终信息。

  不过,早在正式方案发布前,各地纷纷从战略定位、发行条件等方面对科创板进行预判,并推动相关筹备工作。

  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光谷”)一直是武汉重要经济增长极。

  光谷金融办主任秦军向支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光谷已发动各相关部门和园区办广泛征集科创板后备企业信息,入库企业超过100家。

  “后备企业筛选标准除企业运营的规范性、营收、利润外,还包括企业估值、硬科技实力等体现科创板特色的指标。”秦军说。

  除此之外,武汉市金融局也按科技含量高、具备市场潜力和一定产业规模等要求海选了40多家后备企业,并上报湖北省相关部门。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一轮海选,在全市范围内梳理了100余家企业,并对这些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武汉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以上名单均不宜公开,但可以肯定的是,武汉科创板后备企业中不少拔尖分子都来自于市金融局此前发布的81家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

  据了解,整个湖北也在做科创板后备企业上市推进相关工作。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表示,全省科创板后备企业会动态保持在50家左右。

  此外,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四川、河北等地正在或已完成了对当地科创板后备企业的调研工作。从公开信息来看,涉及企业至少千家。

  原因在于,“科创板+注册制”将带来更多上市公司增量,这对正处于上市公司数量增长关键期的武汉是重大利好。

  上市公司是地方经济的缩影,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活跃度。近年来,武汉一度经历企业上市工作的低谷期。

  2017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达1.34万亿元,位居中部第一。但在当年国内438家公司成功发审过会的情况下,武汉报会企业13家,仅新增上市公司1家。该成绩在中部城市中表现垫底,与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定位并不匹配。

  据了解,除审核从严、武漢民营经济发展年限较短、上市资源欠缺等因素外,部分企业上市意识不强、小富即安的思想,也影响了上市工作的推进。

  在此背景下,武汉开始筛选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着力推进合格企业IPO。“跑企业、做沙龙、出政策”成为推动武汉上市工作的关键词。

  “经多方努力,武汉去年新增9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内上市公司5家。”上述武汉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数量位居中部第1。

  2018年11月,武双下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用3年时间,推动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130家左右。

  彼时,武汉共有77家境内外上市企业,这代表未来几年需每年新增近20家上市公司。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该目标显然颇具挑战性。

  “科创板+注册制”让上述负责人更有信心,“武汉科教资源丰富、科创企业数量多、科技成果转化潜力巨大,如果努力推动,这一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要知道,2009年同样作为“新板”的创业板甫一推出时,位于武汉的中元股份第一批挂牌,之后有28家企业陆续上板。

  武汉市金融局局长刘立新则表示,目前武汉至少有6家企业具备进入首批科创板上市的竞争力,“如果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有10余家,武汉要确保至少有1家;如果首批有30家,武汉争取入围2家。”

  企业可提前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武汉上市的9家公司中,来自光谷的企业就占了5席,分别是尚德机构、锐科激光、明德生物、长飞光纤、天风证券。而多位采访对象表示,武汉乃至湖北首批科创板企业很有可能在光谷诞生。

  “光谷今年目标是确保有1-2家企业首批在科创板上市,争取全年能新增3-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秦军说。

  相对于政府,对于科创板,企业的态度或乐观、或谨慎。

  华日激光是华工科技二级子公司,三年前,华工科技就曾推动华日激光单独上市,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我们计划先上新三板,后来因包括审批流程较为复杂等原因,就搁置了。”华工科技副总经理刘含树指出,华日激光希望能在科创板占有一席之地,而华工科技其他二级公司也有望复制这种路径。

  还有些企业则相对谨慎。

  2018年7月,总部位于武汉的微创光电创业板申请被否。公司董秘表示,由于科创板具体政策并不明确,“还是倾向于继续挂牌创业板。”

  从“战略性产业新兴板”的故事看,这种顾虑有其道理。

  2叭5年6月中旬,上海证券交易所曾计划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推动尚未盈利但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企业上市。

  彼时有武汉企业原计划去海外上市,并专门搭建了VIE(协议控制),但听此消息后又匆忙又拆了VIE结构。最终,“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修订中删除了“设立战略性产业新兴板”的相关内容,该企业也徒增了不少运营成本。

  实际上,无论冲刺主板、创业板、中小板还是未来的科创板,企业上市前期工作都是共通的,要对财务、法务方面进行完善。

  “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可以先做这部分工作,打个提前量,等科创板具体细则落地后再决定具体冲刺哪个‘板。”光谷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如此建议。

  武汉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对企业的建议也是以“不变应万变”,按发展节奏推进上市进程,“如果真的认准科创板,也可以跟我们保持联系,及时了解细节。”

  相对于企业而言,券商、创投的态度则更加积极。

  证券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若按创业板推出时一年50多家企业上市的节奏,科创板3年内能上200-300家,对券商而言就是个集中“吃大餐”的机会。

  “科创板推进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快。”总部位于武汉的长江证券投行保荐代表武利华建议,有实力的企业要尽早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

  近期在武汉各类涉及科创板的活动中,中信证券、國信证券、广发证券也均来大谈科创板展望,背后意图则是“抢客户”。

  但如前文所述,如果科创板首批企业从“正在排队的企业中诞生”,那中信证券、民生证券等头部券商优势将更加明显。而武汉的长江证券、天风证券尚属于中等规模券商,投行业务并不突出,想分食本土乃至全国蛋糕还需努把力。

  科创板是为具有科技创新企业设立的创新板块,将使得PE/VC等投资机构退出渠道增多,从而侧面将提高一级市场的活跃程度。

  如此一来,即便无法在科创板IPO的企业也将因一级市场的活络而更易融资。简单说,就是更多独角兽有望“出笼”。

  目前设立科创板方案草案已完成,而政府、企业也做好了拥抱新经济的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蒋李 杨佑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