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快跑

  •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 关键字:目标,红桃后反应,商业
  • 发布时间:2019-05-12 20:35

  爱丽丝在红桃后的地盘上跑来跑去,发现自己还处在原地。红桃后对她说,在这里,只有用两倍于爱丽丝的世界的速度,才能到达新的目标。这就是著名的“红桃后效应”。

  这是一个典型的时间相对论。你在运动的同时,世界也在运动,且运动得比你快。爱丽丝从一棵树下出发,当她用原来的速度奔跑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离开那棵树。当然,这也再次证明了另一个哲理: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树随着整体而运动,再也不是爱丽丝奔跑前的那棵树,它或许已经长大,或许已经老去。

  “红桃后效应”对于公司来说,有两个启示:

  第一,环境在变化,而且是以你无法察觉的超速度变化。

  第二,你只有变得更快,才能在动态环境中不断进取。

  这两大启示对应到商业理论中,就是动态竞争策略。“动态”显然对应的是“静态”。“静态”曾经是主流的传统战略观,在迈克尔·波特时代大成。继而又有一些人将其明确发展成“定位”理论,将视角从战略端逐渐向产品端转移。

  而动态理论兴起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信息经济渐入佳境,英特尔、微软这些巨头的发展战略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产业环境的变化速度正在侵蚀企业自身的规划速度,“边缘竞争”“超竞争”这些带有全新动态视角的概念涌现了出来。

  世界在变化,理论也应该变化。

  这就是我们在本期“焦点”中,破天荒地用了一個超常规的篇幅来描写小米组织调整过程的原因。小米是这几年中唯一一个被国内“定位”理论研究者们明确抨击的明星互联网公司。由于当年超低价的“红米”的推出,小米被认为使出了昏招。低价扰乱了“性价比”策略,并很可能为小米在高利润区的前进制造障碍。

  小米也的确在高速增长之后,进入了一段时间的停滞。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华为和OV迅速崛起,小米创业之初面对的那个手机江湖,早已天翻地覆。

  奇妙的地方就在这里,小米醒了过来,并在2018年9月登陆港交所。上市后的小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进行了5次组织结构的调整,这从任何角度看,都堪称高频。

  我们发现,小米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竞争策略的样本,因为它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在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且每一次调整都有侧重点。之所说是样本,因为在科技互联网领域,小米并非孤本。类似的还有美团,同样是在港交所上市的明星公司。这些都充分说明,对于规模化的高增长型公司来说,在运动中适应运动,在变化中适应变化,更符合这个产业和时代的要求。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