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文化,书法家,保存
  • 发布时间:2019-05-15 21:52

  

  近日,颜真卿墨宝《祭侄文稿》由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出借日本一事引发热议。两岸人民可谓是怒火中烧。有网友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文化交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群情激愤的场面呢?

  究其缘由,一是因其珍贵性。《祭侄文稿》是唐代名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文稿。事情要从“安史之乱”说起。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当时为平原太守的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常山失守,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被抓遇害,颜氏一族惨遭灭门,30余口被害。两年后,颜真卿寻得了颜季明的首骨,悲愤之情难以抑制,挥笔写下此文,几乎是一气呵成。整篇文章有23行,共计234字。文中回忆了颜杲卿父子在国家艰难之际临危受命,率领众兵士奋起抵抗,最后“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事迹,令人不忍卒读。如今再看此文,虽然因为写得太快而几经涂抹,但在他的用笔间,我們不难感受到那种伤痛和激愤的情绪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其澎湃汹涌令人心惊泪垂,难以自持。《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精神和工力的极致体现,可谓是达到了“人字合一”的状态,这在书法史上是极其少见的。这样极具史料和艺术价值的真迹百年难遇,非常珍贵。

  二是因其脆弱性。因为纸质书写材料的关系,书帖是极为脆弱的。哪怕是光线和温度的细微变化都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祭侄文稿》历经千年,更需要被妥善保存。《祭侄文稿》上一次展出是在2008年,已经十年未展。“重出江湖”竟然是外借他国,这自然会使人担心。况且有网友晒出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览海报,发现出借方——“台北故宫博物院”竟然只以很小的字体出现在海报背面底端,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这无疑是一种“去中国化”的做法。就这件事而言,看展览的人可能根本就不会知道《祭侄文稿》是中国所有。所幸东京国立博物馆有专门设展厅展示,开馆时观众排队按顺序观看,有多个工作人员引导并监管,也在官方网站上特别标注了特展禁止拍照的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稿受到损伤。当然,保证外借文物安全的举措是理所应当的,外借文物本该完璧归赵。

  “文物外借”作为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可以提高本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我们自然不应该以狭隘的民族主义去看待。但《祭侄文稿》不仅仅是一件卓越的书法作品,它浸染了至亲的血,凝结了国恨家仇,也见证了大唐由盛转衰,这份沉重的历史记忆使得文稿对国民来说意义非凡,它作为国之珍宝,应该被妥善收藏。而考虑到它的珍贵性和脆弱性,外借更需谨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