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积淀:沿着历史的足迹,焕发新的生机

  • 来源:中国报道
  • 关键字:中欧,人类,城市
  • 发布时间:2019-07-03 22:57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主席这样理解中欧作为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之间的关系。

  浩浩荡荡的中欧交流史绵延数千年,横穿亚欧大陆的声声驼铃至今在历史的时空中回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欧之间有着深厚的文明交往底蕴。中欧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分别是东西文明的典型代表,拥有深厚的人文资源和思想宝藏。

  “迟早有一天,这个大陆的所有国家会在不失去自己特性或个性的情况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早在170年前从文明史观的视野对欧洲大陆的判断,与现今中国倡导的“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谋而合。

  从接触到深入

  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的接触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成为彼此之间最早的信息传递者。公元166年,东汉年间,大秦安敦王朝(即罗马帝国)正式派使臣从海道来华,自此拉开了中欧友好交往的序幕。

  伴随着漫漫丝路上的驼铃声声,来自中国的茶叶、丝绸,伴随着推动欧洲文艺复兴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马克思称它们为“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

  然而最初,大部分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更多只能依靠想象。一本叫《马可·波罗游记》的书,向欧洲人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东方画卷。“美轮美奂的瓷器”“美丽华贵的城市”……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达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他在华17年,对中国文化物产推崇备至。从他记录的文字描述中,欧洲开启了人们对东方的热烈向往,也对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影响。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即将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给意大利罗马住读学校师生回信中提到,希望他们“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从欧洲中世纪晚期以来,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文明,就已通过来华的欧洲人和到欧洲留学的中国人,传入欧洲各国。1594年,意大利的耶稣会士利玛窦,将儒学的经典著作“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在欧洲传播。1626年,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又将“五经”,译成拉丁文在欧洲传播,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们对中国儒学和其他历史文化典籍的介绍与提倡,在欧洲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在漫长的几个世纪之后,2019年3月24日,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精心地准备了一份国礼,他对习主席介绍说——“这本书是1688年出版的,是首部《论语导读》的法文版原著。”

  随着罗明坚、利玛窦、殷铎泽、艾儒略、南怀仁、白晋等一大批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并研究儒学典籍,不少儒家典籍被介绍到欧洲去,并在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他们既向欧洲描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中国,也为中国带来了欧洲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中国从欧洲的思想文化和经济、科学技术中,也学习、吸收、借鉴过不少进步思想、发展经验和先进技术。欧洲文明的精华,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也起到过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自此,欧洲各国的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典籍,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到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先后被翻译成中文。

  在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恩格斯无疑是对中国现代文明的进步和现代历史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欧洲人。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也是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思想的理论导师。

  习近平主席2017年5月14日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中就指出:“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在碰撞中交融

  2019年3月23日,在习近平主席、孔特总理的见证下,中意两国代表在罗马交换了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4月10日,这批中国文物艺术品历经12年回归之路,终于抵达北京,重回祖国怀抱。

  马家窑文化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西汉彩绘茧形陶壶、唐代彩绘陶骆驼、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绿釉陶床……这批文物时间跨度长、分布地域广、种类丰富多样、保存状况好,徜徉徘徊其中,仿佛能眺望史前曙光,遥想汉唐烟火,远追宋元风骨,掬揽近世光华。这批源自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的传世文物,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几百年来漂洋过海、历经磨难,也承载着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信息。

  曾几何时,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痴迷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大文豪雨果就曾对中国的青花瓷情有独钟,特地留下了描绘其的文字:“在釉彩鲜艳的陶瓷中,绘着天真的象征——蓝花。”历史上,欧洲甚至曾经流行过一个法语新词“ chinoiserie ”,为“中国风尚”“中国风”之意。富丽雅致的色彩、奢华繁复的设计、浓郁芬芳的茶叶、自然主义的园林,这个名词背后是对神奇富饶的东方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18世纪以来,随着中西贸易的持续开展,神秘的中国越来越吸引西方的关注,中国的瓷器、漆器、牙雕、景泰蓝、丝绸等无不受到青睐。当时在欧洲,无论是国王的宫殿,还是王公贵族的城堡、大臣府邸,甚至寻常百姓人家,都以中式风格的装饰为荣:一时间,中式园林、凉亭、客房、书房、装饰等应运而生,竞相辉映,也成为这一时期中西文化对话与融合的例证。

  其实,不仅中国风曾在欧洲风靡一时,在更早的魏晋、隋唐时期,来自古罗马的珍稀物件也为中国贵族巨贾所重。在中国多地考古现场,时有古罗马风格的金银器、玻璃器、金幣重见天日,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端文明交流的宝贵见证。

  中欧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交融碰撞,交流互鉴,彼此相互汲取营养。如今,中欧在人文、艺术、考古、文物等领域的交流广度和深度远超往昔。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建立了人文交流机制,开展多层次合作,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在中国设立的法国文化中心、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在欧洲国家设立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等机构,日益成为中欧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赵刚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古代人们相信,一路向西,最终会抵达东方。东西文明自古原本就是相互关照、相互借鉴。中国和欧洲最典型地代表着东西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精神传统,中欧在交流中共同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互鉴,不仅有助于彼此真切地理解对方、尊重差异,也会使双方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反观自己。”

  在丝路中传承

  从古至今,跨越历史长河的丝绸之路,将中欧两大文明紧密相连。

  2000多年前,东方古老而厚重的热土,蓝色大洋彼岸的风帆因为丝绸之路而从此有了交集。中国和欧洲虽然地理位置相距遥远,但同在一塊欧亚大陆上,比邻而居,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东西方民族通过贸易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各领域的相知、相通。

  据记载,公元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不过,当他抵达波斯湾准备坐船去罗马时,却被当地人劝阻说海上旅行异常凶险,“英闻之乃止”。从那时起中国古人不断探索,希望能够跨越苏伊士海峡到达地中海,从而和欧洲大陆直接往来。

  如今,古代人曾经的梦想早已实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的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正在东西方之间延伸,频繁的贸易往来见证了新时期的中欧繁荣共赢,而作为联通民心、传承友谊的中欧人文交流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从北京到罗马,从太平洋到地中海,乘“一带一路”春风,古丝绸之路东西两端的文明交流互鉴再发新枝、再放异彩。“‘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当今全球化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前所未有的机遇,更为中欧双方搭建了一个人文交流与文化互鉴的广阔舞台。”赵刚表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欧是命运相依的共同体,双方更需要传承友谊、互相扶持,中欧交流的时代内涵在不断刷新。中欧作为世界两大文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将有助于推动不同文明共同发展进步,增进中欧乃至世界人民共同福祉。

  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1697年出版的著述《中国近事》中所说:“中国和欧洲代表了人类文化的两个高峰,如果中西加强合作与文化交流,便可以达成完美和谐的世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