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2019年5月16日,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世人用各种方式寄托了对他的哀思。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这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在世界各地以创新的建筑风格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用石头、混凝土、玻璃和钢材构成优雅的几何形体,为自己漫长而传奇的职业生涯赢得了无数荣誉。那么,他是如何成长为一代建筑大师的呢?

  在苏州园林中度过童年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广州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在银行业享有盛名,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以擅长吹长笛而闻名。小时候,贝聿铭与母亲非常亲近,但与父亲却关系疏远。他从小就喜欢音乐和艺术,而不是他父亲所在的银行业。

  10岁那年,他们全家移居上海。贝聿铭高中就读于传教士开办的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那里纪律严明,每个月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即使在这短暂的空闲时间里,贝聿铭也努力发展自己的爱好,他喜欢打台球,看好莱坞电影,阅读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并因此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其余时间,他喜欢徜徉在上海街头,当时的上海有许多包含国际元素的建筑,这对贝聿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聿铭和家人经常去苏州园林过夏,园林中那些漂亮的绿植、嶙峋的岩石、蜿蜒的石桥和假山中的瀑布让贝聿铭流连忘返,这种将自然和建筑融为一体的建筑理念给了贝聿铭很大的启发。他回忆童年时说道:“我那时总是独自探索艺术,自己培养自己……而苏州园林是一个最理想的游乐场。”

  不幸的是,在贝聿铭13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而父亲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们,贝聿铭只能强忍哀痛,继续学习。后来他申请了美国的大学,并被多所学校录取,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最终决定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贝聿铭曾仔细研究了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专业,发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专业最突出。而早在他还是一个在苏州園林玩耍的孩童时,就已经种下了从事建筑行业的种子。

  求学美国,崭露头角

  1935年,贝聿铭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却发现这里的教学风格植根于希腊和罗马的古典传统,而他对现代建筑更感兴趣。他的同学们都有扎实的美术基础,这让他倍感压力,他甚至一度决定放弃建筑学。后来贝聿铭转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项目。然而,当他一到那里,建筑学院的院长就夸赞他有独特的设计眼光和才华,并说服他回到原来的专业。

  迷茫的贝聿铭只好求助于书本,幸运的是,他在图书馆发现了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书。书中提到的国际新风格的创新设计、简化形式、新材料等让贝聿铭眼前一亮。巧合的是,1935年11月,勒·柯布西耶访问麻省理工学院,并和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建筑理念,这对贝聿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贝聿铭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业出色,于1940年获得学士学位。5年后,他来到哈佛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在那里他遇到了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和马塞尔·布鲁尔(Marcel Breuer),并被他们对现代建筑的关注所吸引。在这个过程中,贝聿铭的建筑理念开始清晰起来,他认为应当把城市当成一个活的有机体,以整体的方式来规划一座建筑。

  1955年,贝聿铭和团队建立了一家名为I.M.Pei&Associates的新公司,他几乎是事必躬亲,从建筑合同的草拟,到施工过程,甚至亲自检查混凝土袋的颜色。贝聿铭说:“设计是一件你必须亲手去做的事情……我的员工可以一次只做一份工作,但我必须跟踪整个企业。”可惜后来因为财务问题,贝聿铭与合作伙伴分手,这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下来,继续做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贝聿铭年”

  1963年11月,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总统遇刺后,他的家人和朋友决定建立一个图书馆来纪念他,可由谁来设计这栋建筑呢?他们犹豫不决,最后肯尼迪夫人从许多优秀建筑师中选择了贝聿铭。她认为他“有各种新点子,不止有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总能在最后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对于贝聿铭来说,这其实是个艰难的挑战,因为从一开始就面临诸多问题。比如选址、结构、建筑风格等,他尝试提出各种设计方案,但总是遭到反对,因此,他倍感压力。他的妻子回忆道:“从他每天下班开门的样子,我就可以看出他有多累。”但最终,约翰·肯尼迪图书馆于1979年10月20日落成了。那天,这项饱含争议的工作得到了大众和评论家的赞许,但贝聿铭却觉得心底黯然,因为他认为多年的争议和妥协改变了设计的本质,最终的结果缺乏最初的激情。“我想给肯尼迪总统一些特别的东西”,贝聿铭在2000年接受采访时说,“这本来可以,而且应该是一个伟大的项目。”但无论如何,贝聿铭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项目上的工作提高了他作为建筑师的声誉。

  不久以后,一个新项目向他抛出橄榄枝。1980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贝聿铭进行卢浮宫的翻修工作,他成为第一位在卢浮宫工作的外国建筑师。在内部整修方案做好以后,贝聿铭在卢浮宫广场的中心设计了一个玻璃和钢结构的金字塔,他认为金字塔与卢浮宫的其他建筑最协调,与屋顶的多面平面相得益彰,而且透光的设计神秘而迷人。密特朗总统也很喜欢这个设计,但当时的卢浮宫馆长对此很不满,公众也冷嘲热讽,评论家甚至将其称为“一个巨大的、毁灭性的小玩意儿”,当时大多数的巴黎人都反对贝聿铭的设计。一位反对者写道:“我很惊讶,竟然有人会去美国寻找一位中国建筑师来处理法国首都的历史心脏地带。”为了平息公众的愤怒,贝聿铭只好先制作一个金字塔模型放在广场上,当时有6万人来此参观,大大扭转了他们对设计的负面印象。

  1989年,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对外开放,英国查尔斯王子也好奇地到那里参观,被建筑征服后评论说:“不可思议,非常令人兴奋。”那些曾对此厌恶不已的大多数民众也转变了自己的态度。这座玻璃金字塔简单优雅,每一个参观卢浮宫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赞赏贝聿铭的创造力和艺术性。玻璃金字塔开放的同年,贝聿铭还参与了其他四个项目,这些项目都大放异彩,促使建筑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在《纽约时报》上将1989年称为“贝聿铭年”。

  建筑艺术家

  1982年,中国政府向贝聿铭发出邀请,请其为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总部设计一座新大楼。当时中国政府正在为新一轮的对外交往做准备,希望这座建筑可以代表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实力。贝聿铭接受了邀请,他认为自己设计的中国银行大厦可以反映“中国人民的愿望”。

  他为这座摩天大楼设计了倾斜的屋顶,以展现建筑不断上升的美学;使用反光玻璃,让建筑更具现代气息;塔楼围绕着一个可见的桁架结构进行规划,以满足香港严格的抗风标准。最终,这座大厦呈现出一种简洁轻灵的美感,而且在工程方面也无可挑剔。

  贝聿铭以将传统建筑元素与基于简单几何图案的渐进设计相结合而闻名,他获奖无数,但都实至名归:阿诺·布鲁纳奖(1961年),美国艺术文学院建筑学金奖(197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2009)等。1983年,他被授予普利兹克奖,该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评委会在评语中说:“贝聿铭赋予了这个世纪最美丽的室内空间和外部形式……他在材料运用上的多才多艺和技巧接近诗歌的水平。”

  贝聿铭曾经说过:“生活是建筑,建筑是生活的镜子。”这位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的作品已经成为一座座城市的新地标,当人们徜徉在这些建筑中,领略其美感时,也不会忘记他杰出的贡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