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赶集,叫北京城里逛巴扎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市场需求,商贸中心,脱贫
  • 发布时间:2019-08-22 19:15

  7月11日,一场新疆尉犁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在北京东单银街商业区亮相。罗布羊肉、小油馕、香梨膏……28种特色农副产品中,有不少为首次现身北京。

  它们还将现身联想桥、五棵松、大钟寺等地的数十家新疆特产专卖店和社区直销点。

  尉犁县位于新疆腹地、塔里木盆地边缘,距离北京3000公里,这些来自其下属村镇的特色产品能顺利地在东单展销并到达诸多销售终端,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谢吉良——一位致力于“将新疆巴扎(集市)带到北京”的企业家。

  架起一座桥

  “新疆有个沙迪克。”在新疆果品贸易界,谢吉良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他是北京新疆企业商会会长,创立新疆特产品牌“沙迪克”已有18年,其前端销售专注于深耕北京市场。

  1991年,21岁的安徽人谢吉良进入新疆巴州驻乌鲁木齐办事处工作,一待就是8年。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白杏味最佳……”如歌谣里所唱,新疆是个瓜果飘香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造就了瓜果含糖量高、口感好的优势,并且产量巨大。

  但那时,由于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等原因,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瓜果或卖不出去,或卖不出好价钱,甚至大量烂在田间地头。经常下乡的谢吉良看到果农的困境,深感痛心。

  谢吉良的规划是,按每月两场的频率,将各地的产品和文化推介给北京市民,打造“永不落幕的展销会”,让北京市民在家门口体验地道的新疆巴扎风情。

  1999年初,谢吉良调任新疆巴州驻北京联络处,当他将新疆瓜果送给北京朋友时,他们对其赞不绝口,却不知道哪里有稳定、畅通的购买渠道。

  一边是较大的市场需求,一边却因为卖不出去而着急苦恼。谢吉良想,为什么不能架起一座连接新疆和北京的商贸之桥,实现产销对接呢?

  说干就干。谢吉良“下海”创业成立了北京沙迪克商贸中心,并在北京大钟寺租了个铺面,专门销售新疆特产。

  当时售卖的品种并不多,基本都是干果和哈密瓜、香梨、葡萄、苹果等耐存储的鲜果,当下正“受宠”的库车小白杏彼时还没有出现在北京。

  时至今日,沙迪克公司及其产业链系统已经拥有员工1400多名,在新疆拥有2.7万亩农产品种植基地,旗下干鲜果品50余种,年均产销量4万多吨,年销售规模达数亿元。

  渠道建设尤为亮眼。沙迪克在北京拥有数十家直营店铺、社区直销点和流动社区售货车,数十家大型商场、超市合作伙伴,和部委机关、部队营区、高校后勤中心搭建了合作平台,并拥有多家网上店铺。

  “沙迪克用18年时间专注干了一件事:把新疆的农副特产带出疆,让北京消费者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高品质的新疆果品。”谢吉良说。

  “我从新疆来”

  沙迪克办公区的墙上,挂着一幅全国19省市对口援疆示意圖,南端一大块深蓝色区域为和田地区——这是北京市的对口援疆地区,也是新疆沙迪克公司所在地。

  新疆公司原本位于乌鲁木齐,2016年,在国家对口援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下,谢吉良将其迁入和田,将自己和公司深度融入援疆扶贫大潮之中,并将公司定位为:自主创业、诚信经营、研产销一体化发展的实体企业;线上和线下相融合,联结京疆等地区的农林产品销售平台和多样化经营的运营中心;参与共建丝路、援疆扶贫、乡村振兴、产业促稳、便民服务的实践名片。

  大战略给谢吉良带来了更大的格局和视野。他不再只着眼于自家产品的销售,而是开始将企业融入新疆发展全局考虑,有意识地将沙迪克打造成开放式平台,将十多年来开拓出的各类渠道资源整合起来,让更多的品牌和产品走出新疆,走进北京乃至全国各地。

  新疆的馕 ( 江文耀 / 摄 )

  新疆特产虽然有名,但大多数消费者只知品类不知品牌。

  “全疆有100多个特产品牌,却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叫得响。”意识到这种窘境后,谢吉良采取的行动是,打造新疆区域品牌,积极汇聚众多品牌和产品的力量,打出组合拳,形成一种“新疆合力”。于是,“我从新疆来”这一概念和平台应运而生。

  谢吉良打了个比方:以前他的渠道里只有一个沙迪克,现在是N个沙迪克。

  自2018年始,多场“我从新疆来”系列展销活动在北京的商场、社区举办,身着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姑娘和小伙子,热情地向北京市民推介和田等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和地域文化。2018年4月,在当代商城和甘家口大厦举办的展销活动,5天之内销售额达51万元。

  沙迪克与北京邮政系统的合作,使这一平台如虎添翼。现今,北京已有多家邮政营业厅开辟了“我从新疆来”专柜展销区。东城区邮政还和沙迪克共同打造了示范项目——“我从新疆来·邮乐购新疆特色物产北京运营中心”,该中心位于王府井商圈,面积达1500平方米,既展销产品,也宣传大美新疆,并组织开展各种双创活动。

  尉犁农产品展销会也是“我从新疆来”这一平台的落地成果。今后,来自新疆不同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将在北京轮番登场,进行展销推介。谢吉良的规划是,按每月两场的频率,将各地的产品和文化推介给北京市民,打造“永不落幕的展销会”,让北京市民在家门口体验地道的新疆巴扎风情。

  要“输血”,也要“造血”

  “姓名:木合买提·艾白尔;家庭住址:巴格其村;家庭人口数:5;年收入:4235.8元;贫困原因:缺资金;是否收购产品:是。”一份载有上千人信息的内部档案,记录着沙迪克通过收购农副产品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足迹。

  沙迪克公司及其产业链系统内,多数员工来自新疆贫困地区。来自莎车县的麦麦提·伊明17岁时便在沙迪克公司负责烧烤、打馕工作。十多年来,在谢吉良的帮助下,伊明先后将妻子、妻弟、老乡等数名亲友带到北京,在沙迪克公司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2018年6月,喀什地区乌恰乡的色买提杏大量滞销,烂在地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驻村工作队希望借助北京市场帮助果农渡过这一难关。6月19日谢吉良获知这一消息, 20日沙迪克集采部人员即抵达乌恰乡,以最快速度收购了5吨杏,空运至北京进行销售,帮助当地果农解决了难题。

  这样的人和事有很多。因为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扶贫效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沙迪克和“我从新疆来”平台,并希望将它的模式复制、推广到其他援疆省市。

  对于脱贫攻坚战,谢吉良认为,最要紧的是让农民从依靠“输血”转变为自我“造血”。他想对那些仍处于“战斗”过程中的广大果农说:“一定要借助国家这么好的政策和环境,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善生活状态——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

  王剑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