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数字获得感”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期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4.8%。

  一系列新数字的背后,是数字中国建设蓬勃发展及其在政务处理、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进入快车道的数字中国建设,正深刻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数字政务:大数据解决“小烦恼”

  数字政务,是提升民众“数字获得感”的主战场。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着手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数字政府是公共治理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用数据说话、管理、决策、创新的政府,是需求导向型、公众响应型的政府,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有力支撑。

  “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数字政务用大数据解决居民的小烦恼,让所有人办事更方便,百姓的“数字获得感”蹭蹭往上涨。

  2019年3月下旬,福建交通违法缴纳实现了在线缴款,车主不仅不用跑银行,还可以绑定他人车辆,帮家人代缴费用。此后一个月时间内,已经有40万人次使用了这项服务。福建也是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内异地处理交通缴罚的省份。这背后不仅有福建交警部门的创新,还有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缴纳方式的改革。

  掌上政务方面,重庆市政府开放的“渝快办”政务便民服务平台已上线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共计564项,日均办件量超过10万件,总办件量已突破3 000万件,成为全国上线数量最多、服务渠道最广、效能监管最严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之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正逐渐变成山城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

  济南市政府在2018年将一款名为“爱城市网”的手机应用软件写入了当地政府工作报告。公积金提取、社保查询、全市预约挂号、实时公交查询……随着近百项服务一一上线,济南各项城市服务与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缝对接,实实在在地让生活变得更方便、更舒心。

  从支付宝平台的数据来看,不仅浙江、江苏、上海、廣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在数字政务上表现突出,许多内地省份也不甘示弱。特别是江西,2018年11月12日下午,江西政务服务“赣服通”正式上线。“赣服通”在支付宝平台上线了教师证、导游证、出生医学证明等数十种电子证件。

  2018年也是“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小程序迅猛发展的一年,已有16个省市的“一网通办”小程序入驻支付宝,接入率高达90%。小程序的开发为各地“一网通办”提供了快速触达用户的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政务的覆盖人群不仅是年轻人,蚂蚁金服总裁胡晓明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一位87岁的清华老教授学会了在支付宝上缴水电煤后,还特意写来了感谢信。胡晓明说,目前已经有数亿人在支付宝上办事,其中年纪最大的用户已经95岁。

  数字生活:“以人为本”真便利

  2019年5月6日,大陆首个两岸家园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在峰会期间正式上线,来自台湾新北的苏奕儒成为平台的首位台湾地区认证用户。

  充分运用数据科技手段,将数字身份二维码应用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居民政务办事、旅游住宿、交通出行等生活场景,公众即使忘带身份证,照样坐得了车、住得了酒店、办得成事……数字中国建设向着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不断前行。

  此外,会“听话”的家用电器、足不出户就能驾驶的汽车、服务周到的人工智能,这些技术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带来切实的新鲜体验。目前,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人们家中的贴心小助手。智能门锁、智能监控、智能窗帘、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难题。

  数字生活也正在逐步改变医疗行业。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展会上,腾讯展示了一款名为“觅影”的数字产品。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腾讯觅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医学领域的产品。腾讯觅影首先要进行深度学习——通过对合作医院重点科室的脱敏病例档案进行学习,积累诊断能力。然后才能进行AI辅助诊断。工作人员说,这是“救命的AI”,腾讯觅影筛查一个内镜检查用时不到4秒,对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高达90%。AI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医生的阅片速度、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技术还延伸到了餐饮行业。火锅界巨头“海底捞”全新智慧餐厅引入了机器人服务员,从点菜到传菜、上菜,甚至唱生日歌,一系列服务都由机器人完成。顾客通过iPad选好锅底和配菜后,餐厅后厨的机械手臂工人会自动把涮品放到机器人服务员手上,然后机器人会自动识别导航找到指定的桌号,送到客人的餐桌。海底捞智慧餐厅吸引了大批食客的光顾,成了“网红店”,很多人特意到店里体验“黑科技”。

  有网友评论称:“送餐机器人在食客中穿梭,若它遇人流始终过不去还很委屈呢。店内装修也有智能设计,抬头能看到屋顶的一个个排风系统,吃完火锅身上不会有味道。”

  数字科技:让公益更有温度

  2019年4月22日,在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上,蚂蚁森林的志愿者们在甘肃敦煌种下新一批梭梭树,树苗是用无数用户在支付宝上积攒的“绿色能量球”换来的。

  “每天早上都定闹钟‘收能量,平时也尽量选择步行或不使用塑料餐具,尽可能积攒能量球来‘种树。”杭州市民李洋洋说。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植树成果”,从2017年至今,自己“种”的9棵树已在阿拉善、鄂尔多斯、武威等地的西部荒漠中生根发芽。

  数据显示,2016年8月至今,支付宝蚂蚁森林中的5亿用户已在荒漠化地区种下1亿棵真树。这一新型公益实践,就是利用数字科技手段,促使城市里的蚂蚁森林用户“节能减排”,并将减少的碳排放变成千里之外荒漠中抵御沙尘的真树苗。

  “用好数字科技,做有温度的公益”,已成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在数字公益追求的目标。2018年10月15日夜,一个男孩因意外事故病情危重,需由内蒙古人民医院转院到北京天坛医院紧急救治,经与孩子父母确认信息属实后,高德地图紧急成立了“救助护航小组”,及时为救护车增加了“一路护航”功能模块。行车过程中,高德地图实时定位并跟踪救护车辆,同时向沿途车辆提前进行让行播报,有近3 000辆车为救护车让行。

  次日上午10时36分,救护车抵达北京天坛医院——原本预计7个多小时的车程只用了5小时20分。据高德地图工作人员介绍,“一路护航”业已建立急救、消防、交警、社会车辆之间的协同保障机制,结合实时道路状况,让应急车辆开得更快更顺畅。

  数字科技还在社会大众做公益的过程中提供更加透明的知情保障。2018年,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冷静器”功能。用户在捐赠前,系统会弹出一个“透明度提示”的消息框,内容包括:公益项目实际的成立日期、这个项目过去做得怎么样、我们的捐款都用在了哪些地方上、这个项目进行到了哪里……在看似麻烦的设置背后,是数字公益平台搭建者希望人们在做指尖公益时能够“不只是冲动”,而更多地去思考“我们能做什么”和“我们为什么要做”。

  截至目前,数字公益已在全国范围内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医疗卫生保障、精准脱贫攻坚等多个领域,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中国建设所带来的普惠效应。

  如今,数字经济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百姓带来切身实惠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消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