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 来源:未来教育家
  • 关键字: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 发布时间:2019-09-15 22:23

  【摘要】21世纪的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责任,随着世界各国在科技、经济上的激烈竞争,高校教师 更肩负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振兴教育的希望却在教师,而高校教师要胜任这个工作,就必须转变 观念,不断精深科学知识,提高精湛教学、科研水平,更需要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大 学生的重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以及教师能否维护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 同时也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的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任。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按照道德教 育,道德修养以及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循序渐进,成长为优秀的高校教师。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 意义,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的重任,而且还应当对于帮助大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教 育目的的双重性和特殊性,对于高校教师的职责,较之普通职 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高低,是决 定能否很好完成教书育人重任,并进而影响国家社会发展的 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 较为突出。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的职业道 德品质下滑现象较为严重。为了切实履行高校教师职责,为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贡献绵力,有必要对如何提高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进行深入探讨。

  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 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 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 的 体 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 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 业作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 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 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 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 呼,这本身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的体现。

  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规范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其内容可做如下表述:以 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 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 力创造良好的师德风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按 照师德的基本内容,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 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3 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3.1 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 用一定的理论和要求,使社会主流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成为高校教师的思想意识形态,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职业的认识,达到提高自身道德品 质的目的,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校师资队伍,也才能有力的促 进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要想正确有效的对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 以下几方面着手:1)坚定的主导性 必须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内容的基础之上,紧定不移地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 的主流道德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树立共产主义人生 观,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坚持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列 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2)鲜明的时代性 教育的内容必须具 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全国各族人民一同与时俱进,要努力抓 住当前社会转型重要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当前突出的紧迫 问题,如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 会议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3)强烈 的针对性 在对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候,必须针对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加入相关的重大内容。如高校作为特 殊的教书育人机构,往往还同时承担着学术研究的重任。这 样的特点,要求在普通教书育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上,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如防范和纠正学术研究中的一系列不正之风和 学术腐败等;4)高度的自律性 高校教 师 作 为 社 会 的 知 识 精 英,除了精湛的专业知识而外,更有超乎一般人的创新能力和 自学能力,对于客观分析以及正确看待道德教育的意义也往 往更为深刻。在这样的条件下,适宜的引导,可以促成高校教 师主动的更进一步深入理解相关的道德问题,以自觉自律的 精神,去内化和升华自己的品质,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合格 的高校教师。

  3.2 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不等同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更多的针对他律 性、社会性和被动性而言。而当高校教师逐渐适应了外加的 道德规范,从不自觉转为自觉进行自身的道德教育以及自我 陶冶,这种自我道德教育就是道德修养。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传承中,历来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也就是一种外显到内化的过 程,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由他律转为自律,才会以积极向上 的态度,不断的成长和完善自己,拔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也才能以一个较高的视角,对于正确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起环境。3.2 家庭教育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也是非常关键、不可 忽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入学前,父母的举 止言行是孩子效仿的榜样,影响孩子观念的形成,包括养成教 育、行为习惯。即便是在孩子上学后,作为孩子生活的另一个 空间,家庭教育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像勤俭节约、团 结友爱、吃苦耐劳、勇敢坚毅,学会 尊 重、分 享、感 恩、担 当 等 等,这些观念都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传递给孩子的。所以,作 为家长,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为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示范和参照。

  3.3 社会实践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们说实践出真知,就是因为实践是 认识的源泉。社会实践是形成和巩固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 环节。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其他 一切社会实践相结合。”可见,强调在实践中“受教育”,就是强 调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比如,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习、参加爱心 公益活动,或者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发明和勤 工助学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修炼德行。所以,全 社会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一个良好的社 会风气,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正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辛 鸣 指 出 的 那 样, “青少年如果不能从课堂上接受正面力量的潜移默化,负面信 息就会乘虚而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因此,一方面要发 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广大家庭和社 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大家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形成思想自觉。 参考文献 [1]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 大学师生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 [N].中 国 教 育 报,第 一 版, 2014-5-5. [2]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