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想象”的翅膀

  不久前,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同时,据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

  想象是沟通现实世界与未知或可能世界的桥梁,人们通过创新与行动可以把想象中的世界转变成现实世界。想象力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哲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想象力水平无疑会对未来世界形成与生活变化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当前我国儿童的想象力差强人意。但比缺乏想象力更可怕的是很多孩子不认为自己拥有想象力,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们的警醒与反思。

  所以,我国教育应助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这个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一、我们真的缺乏想象力吗

  (一)何谓想象力

  想象力是什么?想象力是个体通过想而改造、重组表象,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想象力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情感的灵活性,即一种依据情境条件,充分调动适当的感官要素(听、触、视觉等)、情绪要素及智能要素(观察、记忆、推理能力等),在多种思维方式(具身、隐喻、发散思维等)和情感方式(具身情感、自控性情感、移情等)之间自由切换以便解决情境问题的综合性心理能力,可分为认知想象力与情感想象力。格里高利·克里等学者把“想象力”分为创造性想象力(意想不到和反传统的方式组合观念)、感官想象力(在没有适当刺激情况下拥有的类感觉经验)及再创造想象力(脱离传统经验而以不同的视角去思考和体验这个世界的能力)。

  在土耳其語中,想象力的同义词是hayal,该词起源于阿拉伯语heyl。在阿拉伯语中是“马”的意思。因此,在土耳其文化中,想象力被描述成一匹能驮着自己的主人前行并超越宇宙边界的马。由此,超越传统、破除思维屏障、能天马行空去联想是想象力最为显著的特质。基于想象力的创新性,有学者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照起来说明想象力,认为想象力是描绘一些不存在事物的能力,创造想象力尤为如此,而创造力则是把想象的事物变成现实的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点明了想象力是创造力形成的先决条件。

  (二)我们的想象力

  有人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是因为近现代重大发明、发现大都源自西方而鲜有中国人的贡献。但如果回顾中华文明,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想象力。在任何领域,中华民族都展现了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想象力。在文化领域,中国的诗赋、小说、戏剧、乐器、书法、歌舞、民间技艺皆是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的展现;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明中,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造船、建筑、纺织、服装等无不证明着中国人所具有的超凡想象力。

  如果我们静心思考,不难发现不是中国人缺乏想象力,而是中国人的哲学观、善良与勤劳的民族特性规约其想象力弥散的方向。中华民族缺少的不是想象力,而是引领想象发展方向的机制与对束缚、制约国人想象力体制、文化的解除。那么是什么制度、文化限制了国人的想象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视线转向我们的教育。

  首先,期待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童年时期是想象力形成的关键期,义务教育体制下,孩子们都要进学校接受教育,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也就成了其想象力能否形成的关键。如何教育与受教育的目的有关,虽然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但让孩子接受教育都有其功利目的,那就是考个好成绩,进重点大学,毕业后有稳定工作与收入。而这种功利目的达成凭借的是学生在每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此种教育现实中,学生若“胡思乱想”,不依据标准答案答题,最终也只有被淘汰的份了,而基于此,想象力的价值则被漠视了。

  其次,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限制儿童的想象力。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时不完全看学生的学历、毕业学校,而多是看能力。比如给应聘者一个问题看其能否解决,让其做一件事看是否能做好。高校选拔学生似乎也不是完全像我国一样依据学生总考分的高低,而是依据学生在中小学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非同一般的表现。但在我国这种统一教材、统一试卷、统一教学以分出成绩高低的教育对想象力生成上的不良影响也就不言自明了。

  再次,我国孩子的生活的局限性限制了其想象力。中国的幼儿园大多空间不大,幼儿只能在有限空间中活动。而在中小学,学校的大小暂且不论,单就学生从早晨7点半一直到下午4点至6点被关在教室,回家后则又被大量书面作业所束缚而无暇玩耍,无暇到野外徜徉这一点上,学生想象力的生成就受到了极大限制。因为想象力的生成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同时需要有激发表象组合、重构的问题和任务情境。而当学生无暇玩耍且又无暇顾及兴趣发展时,想象力的发展就被搁置了。

  二、为什么要关注想象力

  (一)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原生动力

  牛顿因看到苹果落地而想象地球引力的存在;爱因斯坦因始终保持童真的想象而提出了相对论。凡此种种,无不表明想象在促成新成果、新发明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古往今来,想象被圣人先贤视为成就人生必不可缺的重要心理品质。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列宁说:“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能发明微积分。”雨果说:“没有一种心理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它是伟大的潜水者。”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由上可见,想象不仅能使人从已知推出未知,从现实看到未来,将缺失变成完美,同时也助推着人们走向一个期待中的世界。

  (二)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想象力是智慧的一个重要成分。想象力不仅将个体的内心世界装点得绚丽多彩,同时也以移情的方式深入他人的内心世界或依据事物的规律推理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正如道家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依据、合规律及合目的的想象不仅能帮助个体发现自我、他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洞察外部世界的规律。因为有了想象力,人们才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没有想象力,很难理解文字符号背后的意义,很难理解教材中的图形、数据,就是写作文也不会有形象生动的描写。有位语文教师说:“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想象,想象能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共鸣;能使作者文思纵横驰骋,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历史教师说:“想象是通向历史的桥梁。不借助想象,学生就无法突破时空的局限和认识局限,也就无法构造出与历史原型相符的历史形象来。”这样的话,学生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历史中去“神游”古人的世界,自然也就达不到发现历史真谛的学习境界。物理教师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概念、定律、法则和理论都是以广泛、具体的材料和生动、丰富的现象为基础的。学习物理,如果缺乏具体现象的支持,得不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辅助,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创造思维能力就难以发展。”可见,想象力对学生的学习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应该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还是美好生活体验的重要支撑。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不过,想象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那么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课堂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们想象力发展的条件呢?

  (一)以丰富表象奠基想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力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人本身具有一定的表象储备。想象的内容往往超越时空,但一切想象中新奇形象的基础都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即“表象”)。也就是说,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的积累是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没有表象活动就没有想象力。如先天失明的人,不会有对颜色的感知,也就不会有以视觉表象为成分的想象。想象与表象的关系是“表象越贫乏,其想象也就越狭窄、肤浅,甚至失真”;反之,表象越丰富,其想象才会越广阔、深刻,想象的内容才会越具体、完善。所以,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只有表象选择的多样性,才能为发展想象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再者,想象不仅依赖于表象的数量,而且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直观材料愈丰富,想象的内容就愈生动愈正确。一般说来,作为想象力发展基础的表象,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和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后形成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比如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走亲访友等,都有利于其形成丰富的表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仍然可能形成鲜明生动的表象。

  比如采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就可以增加事物的表象。在语文、地理、历史、数学等学科教学中,可以把有关知识、各种事物面貌、各种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等用传统的图片、照片形式,也可以用幻灯、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化设备全方位展示出来,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直接丰富学生的表象,更可以增加语言文字的积累,这同样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因为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要让学生们扩大语言文字积累,特别要理解词语的意义,要把词语和相应的事物、现象等结合起来记忆,这样词语就不只是一种外壳,更有丰富的内涵了。这样在想象时,就可以增加想象的细节和丰富程度。

  (二)以原型启发引导想象

  人的想象和发明创造都需要一些事物的启发。这种事物与想象及发明创造的事物有相似之处,故称为原型。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原型与所要创造的东西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原型如果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那么,它就更容易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触发人们去想象。因此,让学生观察、感受不同事物可引领他们的想象力朝不同方向发展。带领学生去观赏自然界的花鸟鱼虫可激发其仿生的欲望;让学生拆装各种仿真模型(飞机、火車、枪械及各种现代机械设备)可激发他们的模仿与创新欲望等;让学生阅读与仿写各类题材的范文可助推他们形成各类文体的表象,迅速提升写作能力。

  与原型启发有关的是文字符号理解力。因为,再造想象意味着,语言文字和图像符号等构成的文本中已经存在着某个形象或故事情节,只是要等待读者再在自己头脑中把那种形象或故事情节“翻译”“反映”“解读”出来并形成各种场景而已。在这个意义上,学生要有再造想象的能力,就必须有能够理解语言文字和图像符号的能力,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没有储存一定的图像符号,就不可能形成再造想象。

  同时学生们也应具有组合改造表象的能力。因为,虽然创造想象所建立起来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是崭新的,原来没有完整地存在过的,但在这所谓的“崭新”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多个构成要素中,有的以碎片的形式、有的以整体的形式曾经在某些地方出现过。创造想象就是把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碎片”或“整体”,加以组合改造,从而形成“崭新”的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过程。比如鲁迅就说过:“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在山西,是一个拼凑成的角色。”

  (三)以驱动与情境催化想象

  在中小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各种任务与情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学生想象的“触发点”,直接刺激学生去想象,例如某个事件、某个人物、某些词语、某个情节、某个画面,都可以引发联想和想象,它们就是想象的“触发点”。

  在教学中,还有一些情况需要学生去想象,比如一些艺术作品中的空白,正是需要学生去想象“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地方。这些“空白”也可以被看作想象的触发点。比如有开头无结尾、有结尾无开头,以及不完整的故事情节中就存在空白,需要去填补,也就是需要去想象。教师们通常让学生写想象性作文,续编故事等,就是利用了“空白”这种想象的触发点。有时,学生也许不能察觉到这种空白,这就需要教师去提出一些明确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学生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发挥想象力了。因此,问题也可能成为教学中的刺激学生想象的触发点。比如在上课时,教师问学生故事的结局“可能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去想象是很有意义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