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三化”趋势的内涵

  汽车“新三化”的概念

  汽车“新三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趋势作为汽车工业发展方向,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三者互相关联和协同发展,是汽车行业研发的重点内容。其中,“电动化”主要指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作为汽车能源驱动方式变革,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载体;“智能化”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主要发展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共享化”则是社会形态和价值载体,主要指汽车共享与移动出行。

  汽车“新三化”概念的形成

  过程及相关支持政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成果在汽车工业领域深度集成应用,全球汽車工业向着更加节能、环保和智能方向发展,戴姆勒等汽车企业将影响这些主导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的技术总结为CASE趋势(Connected, Autonomous, Shared, Electric),尤其是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受此鼓舞,传统汽车企业加速转型,并涌现出一批向特斯拉致敬的造车新势力企业,CASE趋势已深刻影响着全球汽车工业。

  中国较早就在践行汽车CASE趋势的要义,先后提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两大国家战略,并结合国情,重新定义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大体先后经历了“汽车四化”、汽车“新四化”,以及汽车“新三化”的概念形成过程。

  一是“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是支撑汽车电动化发展的基石。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大致已经历了从研发布局、规模量产、再应用推广阶段,在2020年以后,取消应用推广财政补贴,汽车电动化发展渐趋成熟。

  早在“十五”时期,我国就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2006年科技部召开“十五”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验收会,2007年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出台,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准入条件,由此,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为了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2009年1月,科技部等四部委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2010年国务院确定新能源汽车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明确了我国支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主要战略,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2013年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条件及补贴办法,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明确了消费者补贴,此后又明确免征车辆购置税,由此,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进入爆发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1年的8368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0.04%),攀升到2018年的127.05万辆(产量占比4.54%),产销量均占全球50%以上。在2019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61.4万辆,同比增长48.5%。

  二是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在智能汽车发展初期,我国以中低级自动驾驶技术为主要突破方向。但随着5G成功商用,国内汽车智能化发展路线开始成熟,形成了自动驾驶和车联网两大技术融合发展,国家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战略。

  第一,国家层面,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系列政策。2016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文《“互联网+”人工智能实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智能汽车典型应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标准化工作,在智能交通、试点专项、人工智能等方面出台政策。2018年1月《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发布,将智能汽车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将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12月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第二,在实操层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作。陆续出台多项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及法律法规,包括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封闭场地建设技术指南等,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出台了地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细则,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工作,已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积极推动半封闭、开放道路的测试验证。第三,我国汽车企业、互联网企业、通信技术企业等在多个层面全面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我国提出的LTE-V2X车联网专用通信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G通信方面具备先进技术优势与产业规模。

  三是汽车共享化处于政策、技术和模式的探索阶段,未来将重塑人类出行方式。“共享”的本质是资源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和社会化利用,共享出行,即“出行即服务”(MaaS),无需拥有车辆所有权,基于用户的出行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将以汽车共享、打车服务、停车管理等模式重塑人类的出行方式。

  从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模式在全国盛行,带动共享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尤其各大城市“互联网+交通”治理拥堵,出现分时租赁、网约车等共享出行业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共享经济”是经济新动能,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发改高技〔2017〕1245号),肯定了网约车是典型的共享经济。但车辆管理困难、运营成本高等因素形成制约共享汽车发展的重要障碍,共享出行在2018年进入低迷,分时租赁企业大面积倒闭、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开展全国网约车安全检查风暴,共享出行进入阵痛调整期。目前看,网约车是当前共享出行的主要形态,滴滴出行依托BAT 等主流互联网的支持,向用户提供了包括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2018年9月暂停提供服务)、试驾、滴滴公交和租车多种选择的一站式出行服务。

  智能化是共享出行的发展基础,自动驾驶是构建未来出行格局的核心技术,共享出行作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社会形态,将颠覆汽车消费行为。在2020年以后,尤其是L3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用,车辆能够实现更大程度的自动驾驶,有效降低司机人力成本,分时租赁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将冲击网约车的原有共享出行体系。

  未来,自动驾驶、车联网、无线充电、自主充电等关键技术实现,车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出行模式将彻底转变为按需出行,人们将不再需要买车,对于用户来讲,汽车将从一项资产变成自动位移的出行服务工具,共享出行也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出行甚至是生活方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