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集团的数据中心建设之道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企业,体验,惊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10-06 18:09
在企业级数据中心领域,中智集团位于上海徐家汇建汇大厦的高密度数据中心机房声名在外,每年来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从2008年建成到今年,中智上海数据中心已经连续安全运行十年。日前,记者一行有幸到数据中心实地参观。以前,记者在参观各种现代化的企业数据中心或云数据中心时也有被“高大上”的设计所震撼,而这次参观中智上海数据中心确实也被深深震撼,但绝对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三省(shěng)与三省(xǐng)?
记者曾经想象过中智上海数据中心的“小”,据资料介绍,该数据中心整体建筑面积只有100平方米,其中核心(白区)面积只有30平方米。但是在走进数据中心机房时,记者的第一感觉只能用“局促”来形容,似乎在里面转个身都不太方便。就是这样一个数据中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限的空间被合理地划分成核心设备区、监控区、非核心设备区以及参观缓冲区,核心设备区整齐地排列着10个标准IT设备机柜、3个开放式网络配线架、1台160KVA模块化UPS,以及4台行级冷冻水空调,并且实现了热通道遏制,配备热插拔配电系统和数字化监控平台,能容纳服务器200台及配套的网络、存储设备。10年前在闹市商业区建设的机房,现在的PUE值小于1.5。看到眼前的景象,记者瞬间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参观者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
上海中智科技IT负责人曹赟介绍,这座商住两用的大厦在专业人士看来是最不可能建设数据中心的地方,因为层高仅2.5米,只有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线路接入,供电能力不足,数据中心机房所在地有天然气管道、洗手间,不仅空间狭小而且不方正,很难有效利用。但中智科技不仅建成了一个5年领先、10年不落伍、15年依旧可用的数据中心,并且能够以三省吾身的姿态通过不断优化和升级演进,实现了高密度、模块化、节能绿色、数字化、灵活和无人值守的目标,成就了企业级中小数据中心的一个标杆。
中智上海数据中心实现了专业人士都挑指称赞的高密度、高效率、节能绿色的均衡发展。曹赟回忆说:“当初,考虑到我们数据中心的现实条件,确实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在认真研究施耐德电气有关数据中心建设的各种技术白皮书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他们提供的线上工具大胆地自行设计了数据中心。在当时的条件下,为满足数据中心建设和业务的双重需要,施耐德电气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智上海数据中心机房就更要在高密度、高能效、易扩展等方面精益求精。得益于施耐德电气模块化、高度集成的英飞系统,中智上海数据中心完美地解决了空间不足、制冷效率低、无法适应业务快速增长等棘手问题,打造了一个可按需升级改造的数据中心。由于层高的限制,中智上海数据中心并没有采用高架地板,而是采用施耐德电气的行间制冷空调及其独创的热通道遏制系统,轻松实现了数据中心高效节能的目标。
“我们的数据中心实现了‘三省。”曹赟表示,“省钱,即建设省钱,在徐家汇寸土寸金的地段节省了70平方米的租金,而且一下就节省了十年;省运维,由于采用了数字化软件,可实现远程操作,无人值守;省电,数据中心PUE值小于1.5,是名副其实的高能效数据中心。”
三分建设,七分运维
在数据中心领域有这样一种说法:数据中心是三分建设,七分运维。经过十年的发展和历练,中智科技除了持续优化建汇数据中心以外,还于2010年建设了上海金桥托管机房,用于容灾备份。随着业务规模和覆盖区域的不断扩大,中智科技还在浙江新建了一个数据中心,从而构成了一个三足鼎力,同时涵盖20多个边缘节点、支持2000多个虚拟桌面的数据中心集群。由于业务的增加、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和愈加分散,仅靠人力来进行监控和维护已经捉襟见肘。这时,施耐德电气在数据中心方面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又发挥了作用。
中智数据中心集群面临的管理挑战主要表现在:运维人员不足,且专业性欠缺,无法做到7×24小时对机房进行监控,出现问题时無法做到及时准确的处理;原始数据得不到处理分析,没有定期报告反馈数据中心问题,机房可用性不能得到持续提升和改善。
基于创新的EcoStruxure 三层架构,施耐德电气为中智数据中心量身打造了覆盖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以及应用、分析与服务三个层面的完整解决方案,并且结合完整的运维体系、专业的运维团队和数字化平台,为中智数据中心的机房运维管理赋能。具体来看,在产品互联互通方面, 建汇数据中心机房采用了英飞模块化系统,金桥机房采用了施耐德电气带门禁的IT机柜,两个机房还都使用了施耐德电气的动环监控系统Netbotz,包括其他各分公司机房和办公区也都使用了施耐德电气提供的UPS等边缘计算产品。
在边缘控制方面,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远程机房监控,真正实现“无人机房”管理。比如,建汇机房监控的内容就包括配电柜智能电表、UPS状态、行级空调状态、温湿度、漏水、视频、烟感温感、PDU状态等。曹赟介绍说,金桥机房由于采用了施耐德电气带门禁的IT机柜,既有利于实现监控,保证机房设备的隔离与安全性,又减少了占地空间,节省了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在应用、分析和服务方面,基于EcoStruxure IT Advisor,通过施耐德电气专家团队远程7×24小时答疑解惑和帮助,能够实现无人机房安全、高可靠、高可用运维。在武汉,施耐德电气拥有一支Services bureau专家团队,他们以大数据云平台为依托,能为客户提供专家级的数字化服务,包括实时为客户推送数据中心实时数据和警报信息,深入洞察数据中心运行状态,进行智能分析和远程诊断,并且主动与客户沟通互动,提供专业的建议及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客户数据中心正常运行。
对于EcoStruxure IT Advisor和施耐德电气的Services bureau专家团队,曹赟表示:“在施耐德电气的帮助下,我们不仅实现了数据中心机房7×24小时监控,而且借助专家的能力可以洞察数据背后的价值。另外,施耐德电气的专家还可以把我们机房的数据与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对比,为我们数据中心的持续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总之,中智数据中心以更加可靠、互联互通的产品保障底层设备的稳定运行,确保机房安全、高效;通过数字化平台采集数据中心的各项运行数据,可及时发现机房安全故障和隐患,而数字化平台每日定时的数据报告,能够及时反映机房问题;通过远程数字化服务团队7×24小时值守,所有故障可以得到及时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机房的可靠性;通过专家监管、分析与服务,实现了无人机房模式,提高机房运行水平,从而确保数据中心高可靠、安全的运营。
让曹赟记忆犹新的一个例子是,曾经有一段时间,通过施耐德电气远程监测平台发现上海一个分支IDF机房在晚上下班后多次出现机房断电的情况,但每到上班时间就又会恢复。后来经调查发现,原来是新来的保洁员不了解机房运维规定,总是在下班时随手拉下总电闸。虽然该事件没有影响业务正常运营,却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安全隐患。以前,在没有远程7×24小时监测和数字化运维的时候,此类安全隐患不容易提前预知,等到真正引发故障,导致业务中断时,可能已经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业务在创新发展,数据中心的运维和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接纳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技术,才能提升数据中心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