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滨海湾新区,锚定高质量发展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目标,合作,发展
  • 发布时间:2019-10-20 20:51

  作为一个兼具成熟产业体系和空间规模、能够直接连接两个自贸片区的滨海湾新区,承担着人才、技术、区域合作、文化融合等更高层面开放合作的历史使命,被视作新时期代表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平台,是东莞未来新发展的“希望之城”。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40年来堪称改革开放大潮中“弄潮儿”的东莞,从一个地区生产总值仅6亿元的农业县,如今已迅速嬗变为经济总量超8千亿的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名城。面对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东莞力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下,创新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机制,着力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在“左右逢源”中将区位、产业、人文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竞争优势,以更好地承接周边城市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 2017年10月12日,一个筑梦新区——滨海湾新区揭牌诞生,这是东莞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东莞把握历史机遇、打造新的增长极和兴奋点的重大战略布局。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滨海湾新区给外界带来东莞区域经济新格局全新想象空间。滨海湾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小康》记者,去年以来,滨海湾新区引进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达3365亿元,人工智能产业链与大健康高端医疗产业项目体系雏形显现。重大项目接踵而至的背后,是滨海湾新区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风口,从全球科技变革、产业变革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为东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提供磅礴动力。

  锚定目标 城市愿景清晰在望

  6月21日,经广东省政府同意,广东省发改委印发了《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来,广东省政府审议通过的首个省级新区的发展规划,是指导东莞滨海湾新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清晰绘就了滨海湾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建新城。”滨海湾新区提出这一总体目标与建设节奏,蕴含着坚定决心与时代使命。

  《总规》提出,要把滨海湾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并确立了新区近期和中长期建设目标——

  到2022年,起步区框架基本成型,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制初步建立,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初步建成,若干千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稳步落地,新区基础路网基本完善;威远岛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公园初步建成,对东莞高質量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到2025年,新区产业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港澳协同、国际协作平台作用凸显,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智慧城市基本成型。人口规模达2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500亿元。

  到2035年,全面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作用充分显现,建成宜居宜业湾区新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对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绿色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环境优美的生态格局。人口规模达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2000亿元。

  根据规划,到2035年,滨海湾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0万元/人,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8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100%……

  如果说这一个个具体的数字,透视出滨海湾新区“十年建新城”的美好图景,那《总规》列出的28个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则反映出新区“三年打基础”的扎实举措。这些项目包括:滨海湾站及滨海湾站枢纽TOD开发建设、东莞轨道交通2号三期工程、东湾大道、滨海湾大道等8个基础设施项目,芯云产业城、智能制造中心、光电影像产业等9个产业项目,威远岛森林公园、滨海湾中心公园、磨碟河湿地公园等8个环境品质提升项目,湾区高水平大学、滨海湾医院、未来学校等3个公共设施项目。

  优质项目为新区建设提速

  新区成立以来,热火朝天的新一轮建设在滨海湾新区每天都进行,滨海湾新区集聚优质产能的潜力显现,也使一批敏锐的企业家已经将目光聚焦于这里。9月12日,滨海湾新区交椅湾地块接连密集出让,以一小时一块地的节奏卖出,竞得者分别为紫光集团、欧菲光集团、正中集团。9月25日上午,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三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滨海湾新区紫光、欧菲、正中重大项目动工仪式在滨海湾新区隆重举行。

  据滨海湾新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几个重量级高档次产业项目的落地,无疑将以投资增量和产业资本增量,进一步改善东莞的产业档次,加快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旗下的高科技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此轮竞拍的地块,紫光集团将投资建设紫光芯云产业城一期项目,总投资约621亿元,建成后,将配置5G技术研究院产业中心、华南总部基地产业中心、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产业中心、智能汽车芯片研发应用和销售产业中心、SSD研发事业部产业中心等。欧菲光集团竞得的建设用地,将用于建设欧菲光电影像产业项目,总投资约54亿元,定位于研发总部及高端生产配套。正中集团竞得的面积超22万平方米的地块,将以健康医疗产业为核心,引进生命信息、健康管理及照护康复等领域的生命健康服务业,以及为其提供支撑的生命信息设备、数字化健康设备和产品、养老康复设备、健身休闲用品等生命健康制造业。

  更为重要的是,这三大集团所投资建设的产业项目,科技创新的分量十足,可以说,是以科技创新撬动产业进步和制造业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样本。在东莞加速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落地、促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三大集团在东莞的投资和建设,将以实力资本和品牌资本的能量,加快东莞设定目标的步步实现。

  就新区成立的背景而言,2017年4月,东莞市委、市政府作出滨海湾新区扩容的决策部署,新区总面积从长安新区时代的20多平方公里扩大至84.1平方公里。扩容的背后并不是长安新区板块和虎门板块的简单相加,双方的契合,衍生出强大的内生凝聚力,这股内生力便是产城融合。经济基础而言滨海湾新区所引领的滨海湾片区,虎门、长安、厚街、沙田四镇2018年GDP达到1840亿元,拥有极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滨海湾新区提供了深厚的经济腹地支撑。

  此外滨海湾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大空港,西与广州南沙自贸片区隔江相望,是这条走廊上的重要支点,从地图上看,其“黄金之喉”的区位优势更是一目了然。滨海湾新区从诞生即被看重,承担着全面对接广州南沙和深圳前海、大空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东莞经济未来30年发展的历史使命。

  作为置身于广深两座大城市间的东莞市,一直被视为通道型城市,其依靠高度开放型经济体系吸纳来自全球的资源,并最终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工厂”。滨海湾新区的诞生为东莞缔造新的发展空间,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已成为东莞吸纳优质产业项目,扩大开放水平的窗口。

  组团式发展 构建“一廊两轴三板块”

  作为珠江口东岸稀有的连片待开发区域,滨海湾新区如何开发备受社会关注。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向《小康》记者介绍,滨海湾新区围绕《规划纲要》明确的“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三大产业定位,将以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空间布局上,《总规》提出将坚持陆海统筹、中心带动、轴带串联,构建“一廊两轴三板块”,推动滨海湾新区集约高效、产城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创新发展。

  “一廊”即滨海景观活力长廊。新区将打造一条40多公里长,集合生态景观、文化体育、公共服务、时尚休闲于一体的滨海长廊,塑造东莞向海转型新地标、湾区滨海岸线新典范。

  “两轴”即城市中轴和城市发展功能轴。城市中轴依托滨海湾站以及滨海湾大道等交通骨架路网,深化“北站、中城、南湾”空间结构,塑造景观轴、功能轴、交通轴“三轴合一”的城市中轴线。城市发展功能轴以东湾大道为主轴,串联新区三大板块,集聚企业总部,引导金融、商务、科技、商贸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把东湾大道打造成新区版深南大道。

  “三板块”即差异化打造交椅湾、沙角半岛和威远岛板块。其中,交椅湾板块重点吸引科技型独角兽企业集中设立研发总部,打造以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等高端功能为引领的“产业之芯”;沙角半岛板块统筹推进滨海湾站TOD站城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一批轨道站城综合体及“轨道+物业”,“轨道+社区”示范项目,构建“北站——中城——南湾”空间格局,建成都市核心区;威远岛板块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创新,谋划建设湾区大学,打造创新集聚区。

  坚持互联互通,推动粤港澳软硬环境对接

  《总规》提出,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强与粤港澳台合作,促进人才互通,深化与港澳台高端服务业合作。

  据介绍,2018年以来,新区有关责任人主动走访对接华润集团、新鸿基集团等港资企业,与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香港资讯科技联会、澳门中华总商会、澳门创新科技中心以及澳门城市大学等知名行业协会、企业、高等院校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和备忘录。根据《总规》,在与港澳合作方面,将深化与港澳在文化、教育、醫疗、青年创新创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落实CEPA及系列协议的开放措施,支持深化和探索新区与港澳合作机制。

  据悉,新区在城市中轴线上选择区位最好、交通最优的地块,规划建设1500亩的滨海湾青创城,按照“站城一体、产城一体”理念,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计划2025年容纳3000名、2035年容纳3万名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与此同时,与港铁集团深入对接,计划对标香港“西九龙站”,联合将“滨海湾站”打造为“三铁合一、综合交通、站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届时,从滨海湾站出发,乘坐轨道交通6分钟到达深圳、35分钟到达广州、40分钟到达香港。如此一来,将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熟悉的工作环境、习惯的生活配套。

  韩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