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全课程,看到希望之光

  • 来源:当代教育家
  • 关键字:番中附校,魔力,教育名著
  • 发布时间:2019-12-02 07:37

  番中附校的小学部与全课程结缘,已经两年有余。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每一位老师、学生、家长都领略到了全课程的“魔 力”。读懂全课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之光。

  这希望来自携带“自生长”基因的教师团队。老师们爱学习、爱成长,把全课程大力倡导的“日备、周研、月共读”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相互听评常态课,三五结伴往教室后面一坐,不论是跨学科内容还是习题课、复习课,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哄堂大笑时,老师们也开怀大笑;学生们思索讨论时,老师们也在后面低声讨论。好像踏入小彩虹班,老师们就变成了小彩虹;走进小熊猫班就成了小熊猫……这就是全课程一直倡导的儿童视角。只有老师变成了孩子,学生才会拿老师当朋友。听完了课,走廊里、教室一角,随便一站,七嘴八舌,有鼓励,有建议,有讨论……一场即兴的教研活动就这样展开了。他们选择教育名著,一起共读、研讨;他们选择项目主题,集体设计微课程。人好了,世界就好了;老师好了,学校就好了。有了这样的教师团队,学校自然流光溢彩,课程自然熠熠生辉。

  这希望来自融洽的师生关系。全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老师与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尊重。海洋课程的课堂上,大家一起研究海洋生物特性,最后总结“海参的护身法宝”,老师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变色龙、再生能力强、逃跑能力强”。孩子们觉得不够浪漫,七嘴八舌给出了自己的总结:“隐身术、重生术、逃生术。”老师为孩子们大大点赞。英语课上老师讲解数量的表述,展示了一张大图,让孩子们通过脚印来数动物。图上20只鸭蹼印原本对应10只小鸭子,但忽然有学生反对:“说不定是一只徘徊不定的鸭子呢?”孩子们顿时大感有趣,纷纷争论起来,教室里一下子炸了锅。老师笑眯眯地提醒:“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要记得讲英语哦!”于是大家努力组织词汇发表观点,看似跑题的课堂,却回归了语言表达与运用的本质。如果没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也就不可能有这样自由鲜活的课堂生态。

  这希望来自良好的家校关系。每天上学、放学期间,我们的校门口都会有家长志愿者协助疏通车流、维持秩序,保护孩子们的安全。不论寒暑,这些爸爸妈妈总是那么尽心尽力,仿佛每一位孩子都是自己的宝贝。而到了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也会向志愿者家的小朋友们致敬,为他们的父母送上掌声。更不用提那些自发来参与课程活动的家长了,踏入学校他们就成了老师,或分享专业知识,或交流职业体验,每一位家长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全课程背景下获得了新的诠释。当然,家长的倾情投入首先是因为老师们的全身心付出和课程的丰富多彩打动和感染了他们。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过程,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这希望归根结底来自学生们。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之下,在全课程营造的鸟语花香的生态里,孩子们像一朵朵花儿,一株株小草,在清风中摇曳,在雨露里舒展,向着阳光,向着未来,不断地生长。透过全课程,我们看到了陪伴学生自由生长的老师们,看到了每天盼着上学的孩子们,看到了希望的光芒,看到了教育发展的无限可能。

  广东番禺中学附属学校

  徐聚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