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我国2019年的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

  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日前,各地区卫生健康、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公益广告、培训讲座、广场娱乐场所公园等公共场所宣传形式,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措施。

  正确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为AIDS,它是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法定乙类传染病。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性接触。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交或口交;2.血液及血制品。输入受污染的血液、血制品或移植受污染的組织;共用受污染的注射器、外科器械、纹身器械和其它锐器;3.母婴传播。受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传播给婴儿。

  目前,我国艾滋病最新现状如何呢?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但在整体的预防措施方面,有显著的成效:1.我国输血传播基本阻断。全面实施临床用血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传播病例接近零报告;2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全覆盖,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2年的7.1%下降至2017年的4.9%,处于历史最低水平;3感染者检测发现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扩大检测策略,检测人次数从2012年的1.0亿上升到2017年的2.0亿。

  从近五年的数据显示,在15—24岁群体中,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占到96%,男男同性传播占到57%。从和今年1到10月的数据来看,15—24岁的学生新增感染艾滋病病毒中,同性造成的感染占82%。另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女学生性别比是11:1。男男同性恋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增长幅度却很大。可以肯定的是,单纯从青少年学生来看,性途径传播是主要的,同性传播的比例更高。

  艾滋病背后的男同性恋问题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专家统计,我国100个男男同性恋中有8个携带艾滋病毒。从最近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男同”性行为是导致青少年群体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当然,不能就此将男同性恋者与艾滋病等同起来,只能说他们的性交方式,在没有保护的环境中更加容易传染艾滋病。有专家测算,中国潜在拥有同性恋人口达3%到5%,其中我国青少年学生中男男同性恋比例高达1%到4%。面对这一庞大的群体,亟需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干预。

  当然,这些都不是艾滋病在校园高发的终极理由。归根结底,这是中国性教育欠缺所带来的结果。中国性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还不能做到在小学到中学,形成配套的初步认知向答疑解惑过渡的体系。另外,对成年人也要进行性知识的重新启蒙,包括性安全的预防和性道德。

  抗艾“中国方案”,打开希望之门

  “艾滋病已经是可以治疗的慢性内科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们认识的误区!”2019年1 1月4日,在首届腾讯医学ME大会上,奋战在“抗艾”前线近30年的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教授如是说道。与此同时,他背后的屏幕上醒目地打出一行字:“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流言。”

  艾滋病是全球医学难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李太生带领中国艾滋病临床研究团队,在“抗艾”一线奋战30余年,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仅用10年时间,就使我国艾滋病治疗水平比肩国际。如今,艾滋病治疗“中国方案”不仅大大降低了中国患者的病死率,还成为国际范围内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前不久,李太生荣获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的高级别个人奖项——2018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由他牵头制定的进一步优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国方案”,也被写入《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

  1984年,李太生以优异成绩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此前,他曾被学校推荐到北京协和医院实习,因为表现优秀,毕业后顺利进入北京协和医院,成为一名内科医生。1987年,李太生打算考研,本想读心内科,结果服从分配,师从我国著名感染学教授,也是中国首例艾滋病的发现者王爱霞。1993年10月,李太生公派到法国巴黎第六大学附属居里医学院进修,那里是欧洲最大的综合医院,也是欧洲艾滋病研究中心之一。李太生第一次接触艾滋病患者是在1993年11月,法国医生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因为法国医生与艾滋病患者接触连手套都不戴,甚至接触之后连手也不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太生对艾滋病的看法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1995年,他拿到了法国特有的艾滋病专科医生学位。为更好地研究艾滋病,同时得到严格的实验室训练和打好扎实的科研功底,他申请在这家医院的免疫研究所继续攻读博士,师从世界著名艾滋病专家奥特朗。

  那时候,所有的实验室研究数据均证实,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无法修复,而这一理论也已得到业内普遍公认。如此一来,就意味着所有治疗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但奥特朗并不甘心,她让李太生留取正在治疗的患者血样进行实验。研究持续9个月后,李太生发现,部分服用了半年药物的艾滋病患者,都感到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转,实验室数据也开始好转。这使他意识到,患者正在服用的一组药物可能产生了作用,只要选择恰当的药物搭配,就能够对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作用。

  大胆的推测必须要得到证实,他们随即对20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蛋白酶抑制剂新型治疗方案,之后又采用3种药物进行联合用药。1996年年底,基本实验结果出来了,证实了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损伤后可以重建。这一发现,为艾滋病治疗打开了希望之门,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由于在提出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理论中作出重要贡献,1999年,李太生被法国政府授予“优秀外国医师奖——维多利亚雨果奖”,这是该奖项首次颁给中国人。

  通过在法国5年多的学习,李太生成长为崭露头角的青年艾滋病专家。而那时,全球艾滋病的感染人数迅猛增长。为此,1999年年初,李太生谢绝了法国导师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能以己之力解危济困,为国分忧,正是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他决心用自己的所学,为中国艾滋病防治事业作出贡献。

  国际上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鸡尾酒疗法”,即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由于该疗法是由3种或3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很像鸡尾酒的调配,因此得名。但当时的中国,艾滋病治疗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进口药只有两三种且价格非常昂贵,就连2001年研发出的国产仿制药也仅有三种配伍方案可以进行治疗。而且,这些药都没有在中国人群中做過临床试验,只能先套用欧美推荐的剂量。

  李太生回忆,首批接受中国仿制药免费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有4成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恶心、肝功损伤等副作用,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为搞清楚中国仿制药究竟效果如何、药物剂量是否合适、3种配伍方案哪个更好等问题,受科技部委托,李太生领衔开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之一的“中国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研究”项目,在河南、北京、云南、广东等全国13家单位中组建国内首个研究团队,开展了中国第一个前瞻性、多中心的艾滋病临床试验,从36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筛选出处在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198个病例,随机编人中国仿制药的三个配伍组,严格质量监督和控制,进行了为期1年的治疗和随访。

  2006年,李太生团队用科学数据,证实了国产仿制药与进口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全一致。结果一出,不仅消除了国际上的质疑,还为国家节约了大笔开销。不仅如此,国际研究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3个配伍方案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李太生团队通过研究证实,2号方案和3号方案在中国艾滋病患者中,病毒抑制程度明显优于1号方案,应作为中国的首选治疗方案。

  此外,为解决艾滋病患者采用2号、3号方案治疗后,均有一定比例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脂肪异常分布等情况,李太生又想出了新对策。他发现,在使用2号方案治疗的患者未出现副作用时,提前更换3号方案,就可以躲过骨髓抑制的高峰时段。之后,他将这一治疗经验向全国推广。调查数据显示,在此后的3年间,接受这一新的方案治疗的4万名艾滋病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下降了5倍,脂肪异常分布也几乎见不到了。

  李太生带领研究团队,使中国艾滋病病死率从2003年的22.6%降至2015年的3.1%,12年间直降86%。李太生表示,现在的艾滋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已经成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只要好好治疗,患者活个几十年都没问题。然而,他仍不满足,“不仅要让艾滋病患者活下去,更要让他们有质量地活下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太生带领团队一刻也不敢停歇。依托北京协和医院强大的多学科平台,他开展了高效有序的协作诊疗和转化医学研究,实现了艾滋病患者从入口、就诊、会诊、随诊到风险评估及综合干预等全流程、示踪化、个案化的综合管理与诊治研究新模式。在这里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有98%都能完全回归社会,正常工作、生活,甚至结婚生子。

  由于病死率的降低,很多艾滋病患者陆续步入老年,一些老年病也随之而来,在治疗10年以上的患者中,因重要脏器并发症导致非艾滋死亡的人数也显著上升。为此,李太生团队与胸外科合作,开展艾滋病患者肺癌切除术;与眼科合作开展眼科手术;与骨科合作,开展关节置换术……旨在解决艾滋病患者生存过程中的其他治疗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一艾滋病综合诊疗的“协和模式”,不仅解决了临床面临的一系列治疗难题,还使患者随访率高达99%,无不明原因失访者;服药依从性提升至99.2%,显著高于国际理想服药依从性水平;患者的机会感染率也由治疗前的34.7%降至1.8%,年病死率低于0.3%,达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李太生还从古老的中华文化智慧中汲取灵感。他带领团队,使用中药材雷公藤等进行研究且收获颇丰。据了解,在用雷公藤进行对慢性异常免疫激活的干预研究发现,应用雷公藤多苷的免疫无应答患者CD4T细胞计数显著升高,CD4T细胞、CD8T激活水平下降。就在2018年全球逆转录病毒治疗和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正式公布了雷公藤多苷提升免疫重建和降低免疫激活作用水平,此举标志着我国本土的创新研究已成功走向国际学术舞台。

  “寄希望于传统中医药开发上的突破,是因为感受到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李太生说,青蒿素治疗疟疾、砒霜治疗白血病等,都与古老的中华文化智慧密不可分,中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有望成为攻克艾滋病的新策略。李太生感叹,我国的“抗艾”历程就像一场马拉松,前1/3落后很多,中间1/3基本赶上,现在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他希望能在这个阶段持续发力,超越国际水平。

  在各项防治措施日益走向完善的今天,世卫组织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共同提出希望在2030年终结艾滋病。期待这一天尽早到来,也期待征服艾滋病的征程上看到更多闪耀人性光辉的“中国方案”,共同迈向健康中国2030。

  编辑赵曼

  舒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