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哲学探讨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优秀,中国,发展
  • 发布时间:2020-01-25 17: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基于马克思在20世纪世界化和民族化进程中形成的发展模式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根据本国国情,与时俱进,形成一套中国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结合,带有鲜明浓重的民族特色。本篇文章就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进行哲学探讨。

  1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它不仅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更是肩负着崇高的使命,新时代引领着社会主义新的发展,引领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国家在建设国家以及成立中国共产党时,都遵循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国情为立足点,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进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时代的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规划了要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们党对国家提出的一个伟大的目标,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个目标,也意味着我们国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的道路,这对世界民族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对加快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成功的社会制度,必将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2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经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必须与中国的国情和实践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就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统一,保持足够的定力稳定的发展,坚持中国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建设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不断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新的辉煌业绩。马克思生命力的本质要求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殊规律,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本国社会主义建设时,都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民族化的具体实施细节,根据国情出发,根据本国国情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有价值的内容,赋予时代的烙印,践行时代的民族特色。

  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对世界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了当今时代所赋予的鲜明的中国特色,本国国情,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实现了民族化,民族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下的基本特征,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本国发展的理论体系。

  2.1 马列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九大在确立习近平的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思想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会认为,这些重要的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2.2 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是民族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认为,各个国家的政党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相结合的方针政策和理论路线,才能顺利的领导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是民族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同时也表现出它的民族特色和历史的时代特点,马克思主义只有與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历史特点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发挥自己的功能进而改变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挥指导作用的是民族化,这是它的必然要求。

  2.3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内在结构十分明确,马克思主义在进行民族化时,以马克思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基本原理,这些层次要有其新的思想基础作为支撑的动力,在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就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本国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在本国本土进行再创新,以适应本国的民族化进程,这种创新主要表现为经济体质的改革、指导思想以及政治体质改革的民族化、本土化。这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形成的重大价值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方向产生重要的研究价值。只有将各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这个过程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和根本途径。

  2.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在发展国家建设的时候,我们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同时,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以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而是应该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遵循自然条件下的中国民生,以反映中国人民愿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作为我国发展的思想基础。运用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工作和领导的思想方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具有普遍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指南,而不是具体答案。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须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着眼于社会现实,着眼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体现其民族特性。

  只有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实力、经济实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在各个社会领域得到发展之时,才会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民族自信心,提升我们的国际地位以及国际的影响力。才会促进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才会让中华文化更加有活力、有自信,让中华文化获得新生,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各个民族都应该尊重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反思苏联模式开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探索出了自己的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道路上,我们立足实践,及时的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即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新时代下,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践行社会发展,最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必要性,这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基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哲学上说,以人为本和共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世界的贡献。在国家的发展道路上,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具体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在进行发展的时候,要依据本国的国情,实事求是的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故每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在探索自己的道路时,也需要灵活应对,积极调整自己国家的方针政策,顺应时代的变迁,及时调整发展适合本国当下的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建设会因为各国具有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历史特点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现而今的发展模式,有两个最明显,其一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每个模式下都有一套自己的准则,中国的社会模式是公平与效率的结合;在计划经济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属于中国的经济模式,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实行民主集中制度的政治模式,二者相互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对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为世人瞩目的就是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光是原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成果,也不是当年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它在借鉴其他国家优点的同时,认真总结了各国的有益经验,在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们国家的国情相结合,与当今的时代特点相结合,与当今中国的发展形态相结合,探索出的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处于新时代的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更加了解我们的社会主义模式,不断的实践探索,不断的总结经验,如此才能坚定我们的社会发展道路,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十九大开篇就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总任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总任务,要完成新时代的总任务,还是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 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发展经历站起来、富起来两个阶段,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现在开始进入强起来阶段。实践证明,让新中国站起来、富起來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完成新时代的总任务,让中国强起来,仍然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文化也会复兴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二者互为补充,形成强有力的时代的烙印和民族支撑;只有传统文化,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就失去了前进方向和科学基础。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全世界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一些迫切需要改变本国命运的其他国家做出表率,以寻得适合他们国家发展的国家模式,

  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就是中国的模式,其他国家可以借鉴我们国家的发展模式,走出处于他们自己的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国家发展途径,我们国家的发展模式可以给他国的发展总结经验,为实现类似于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中国就会更加的富强,就会更加的自由民主,人民社会美丽和谐,国家繁荣昌盛。

  4 结语

  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依然要对既有的模式不断的积累经验,实践、总结出更多优秀的适合本国的国情,如此才能坚定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加我们的综合能力,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信未来的中国一定更加自信,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更加从容。这对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林雪,1981年生,女,山东文登人,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研究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

  y:方正楷体简体;mso-ascii-font-family:方正书宋简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