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挥舞权杖的决策

  • 来源:信息化文摘
  • 关键字:传统产业,架构,贡献
  • 发布时间:2020-02-11 13:00

  我们希望决策是由离问题最近,而且最了解问题的人来制定的。制定决策,或更准确地说,参与这些决策的制定过程,是每个经理人每日例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决策的范围极为广泛,可能很笼统,也可能很琐碎;有时复杂,有时又很简单:我们是买一栋办公大楼还是租用?这笔账该记负债还是资产?该录用甲还是乙?该调薪 7% 还是 12%? 我们能否将某产品的原料用量减少而不影响品质 ? 在法院上诉时,我们能不能胜诉 ? 部门圣诞晚会的饮料是不是要免费供应 ?

  在传统产业中,管理层级及命令传达的架构通常都很清楚,负责制定某项决策的人在组织中也占有与此决策相关的特殊位置。俗话说:“位高”(在组织中的地位高)则“权重”(制定决策的能力或权限大)。但如果是一家以信息及科技为主导的公司,决策系统可能大不相同。决策权不再完全由职位决定,另一批掌握知识和技能但职位不高的决策新秀将脱颖而出。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信息及科技一直在发展,一个在多年前毕业的大学生,即使他在当时掌握最先进的科技,并通过不断努力获得提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组织中的位置又不断上升,他对最新科技的了解也早已大不如前——可能远不如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理科毕业生。换句话说,即使这位经理人在加入公司时是科技精英,他现在对公司的“最新科技”的贡献也大不如前。至少在我们公司是这样,经理人每天都在“折旧”。因此,像英特尔这样的科技公司,必须采用和传统产业不一样的决策系统。如果我们用传统产业的那一套,有些决策制定可能就会落在不是真正明了该项科技的人身上。如果一个企业要靠掌握的知识赖以谋生及成长,那么“知识的力量”与“职位的力量”之间的分歧会越来越大。

  如果你的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信息及科技,你该采用哪一种决策系统 ? 再次强调,中层经理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不但能连接好上传下达的架构,而且能让握有“权力”及“知识力”的两种人共荣共存!

  理想的决策模式

  ◆阶段一:自由讨论

  图 5-1 显示了一家重视知识的企业理想的决策模式。决策的第一个阶段是“自由讨论”,这个阶段欢迎提出所有的论点,且每个人都可陈述自己的立场。分歧和争辩越多,越能体现“自由”的真义。这看起来非常容易理解,但实际上经常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随着讨论渐趋白热化,与会的人开始犹豫不决,希望知道别人(尤其是老板)心里是怎么想的,一言不发直到他知道或感觉到哪一派论点有可能“获胜”,然后再开始高谈阔论地支持这一派,以避免被归为“异类”。更奇怪的是,有些公司竟然鼓励这样的行为。以下便是我从报纸上摘录的一段有关美国某汽车公司的叙述:“在一场我必须采访的会议中,有人告诉我;在这家公司里,能干到高位的人都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口——他们通常等到上面的人表达了意见或立场之后,才开始陈述意见支持上司的论点。”这种管理方法真是糟透了。这样的会议所产生的决策一定不会太好,因为懂得门道的人并没有真正贡献他们的知识及能力,决策只是根据并不完全的信息做出的。

  ◆阶段二:清楚地决策

  图 5-1 的第二个步骤是“清楚地决策”。在讨论阶段,不同的意见越多,越有可能在此阶段达成“清楚”的决策。事实上,在让决策变得更清楚的过程中经常有个阵痛期,但一般人的反应是和稀泥——当我们发现决策内容可能引起较大争议时,我们倾向于做出模糊的决策以避免争议。但我们必须了解,口头上含糊其词绝对解决不了问题;你越虚与委蛇,那些对决策内容不满的人越生气。

  ◆阶段三:全力支持

  决策产生后,便来到最后一个阶段——所有与此决策有关的人员都必须全力支持决策的执行。这并不表示每个人都完全同意此决策,“不同意但可以接受”的态度也不算太坏。很多人没办法支持他们不赞同的决策,但不管怎样,事到执行阶段,他们还是得支持;即使大家都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我们还是会有不同的意见,还是得支持最后不尽如人意的决策;即使我们使尽全力想让大家同意大部分议题,还是会有一些事没法达成共识。但公司全靠共识是活不下去的,最主要的还是靠大家对决策的支持。由此,才能推动整个公司的运营。经理人在决策过程中所能做的,便是得到所有相关人员支持决策的承诺。

  以上这个理想决策模式看似很容易实现,但实际上,我发现这只对两种人“似乎还算容易”。一种是公司的高级主管,因为他们在公司里待得够久,知道事情该怎么做,而且和公司有同样的价值观;另一种是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学校里和同学合作完成作业时就用这个模式。但对中层经理人而言,这套决策模式似乎是“知易行难”——理论上很容易了解,但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这是因为中层经理人通常很难自由表达他们的意见,很难做出一些让人不愉快的决策,而且更难去支持他们不赞同的决策。虽然我知道这套模式不会马上风行,但我相信这套逻辑迟早会被大家广泛采用。

  对基层授权

  在理想的决策模式中,还有一点很重要且必须提一下:“决策的制定及执行应交给最低层级。”因为我们希望决策是由离问题最近,而且最了解问题的人来制定的。在这里我所说的“了解”并不只是“技术上”的了解,还包括通过过去实际经验积累的判断力。因此,理想上,决策的制定者应该兼具专业知识及经验,但在实际上,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人,你也应该想办法找到将二者实现“最佳组合”的人。就经验考虑,英特尔的决策会议中通常会指定一位资深经理人与会。但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会议中必须排除等级观念,在自由讨论阶段,每个人的意见都应该有相同的分量。

  曾有一个对我的管理风格很困惑的记者问我:“格鲁夫先生,你的公司强调‘平等要看得见’:员工穿非正式服装上班,用隔板代替个人办公室,即使是高级主管也没有专用停车位。是不是有点儿过了 ?”这并不为过,这只是企业求生存的方法。我们这个产业,必须要结合具有“知识力”及“权力”的人一起做决策。如果我们没办法让这两种人合作以提升决策品质,那企业的衰亡就是迟早的事。如今,身居高位已不再代表“我说了就算”;你的意见会不会被采纳,全在于是不是有需要。

  同级群体综合征

  另一个让理想决策制定模式难以推行的原因,是每一个参与制定决策的人都有诸如自尊、野心、恐惧及没有安全感等种种情绪反应。而当这群还不习惯彼此共事的人被凑在一起制定决策时,这些情绪很容易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再想想到底是哪些理由阻碍了这套模式的运作。

  有个常见的原因是所谓的“同级群体综合征”(Per Group Syndrome)。在英特尔的经理人培训课程中,我们曾经让学员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一群同事在共同解决问题或制定决策时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让这群人围桌而坐,并请他们解决一个问题。每个在场的人都是同级别的。会议主席的级别稍高一些,但我们故意把他从会场支开,所以他根本不知道他离开后会议进行的情况。结果在场的观察员完全无法相信摆在眼前的事实。在这场实验性的会议中,这群不知情的“天空鼠”经理们,花了将近 15 分钟的时间还找不到问题的核心,而且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们只是漫无边际地打转。当主席回到会场坐定,听了一会儿讨论后,他也无法相信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的观察员注意到会议主席倾身向前,好像希望能多了解一些情况,然后看到他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终于拍桌大骂:“你们到底在搞什么把戏 ? 弄了半天还在这里兜圈子!”在会议主席干预之后,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

  我们将最后有人拍桌子导向主题这招称为“同级群体再加一”(peer-plus-one),从那一次实验之后,我们便将它应用于决策会议中。当一群职位相当的人要开会时,总需要有一个职位较高的人与会——他不见得最能干或最具有专业知识,但他能够控制会议的进行。不想和别人意见不同不过,为什么同级群体里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部分人还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们以英特尔软件工程师约翰曾观察到的事实说明原因。

  约翰的所见如下:“不想和别人意见不同”是大家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原因。因此开会时通常会先有一段“试探期”,此时,大家开始捉摸彼此的立场与想法,希望在有人必须冒险提出一己之见之前能产生共识。如果他们觉得已有了共识,就会有人以“我想‘我们的’意见(看法)……”

  这种方式发言。请注意,这句话传达出了这是“大家的”意见,而不是他自己的意见的意思。也许这个人的论点一开始会很虚弱、但只要其他人买他的账,他的立场就会越来越坚定。我们可以察觉出约输所言和先前汽车公司的例子之间的差别。在先前的例子中,与会的人期待会上的最高领导提出立场;而在约翰所举的例子中,这些人则是在等待共识的形成。这两种人际互动关系虽然不同,但“人很难随“心”所言”这一基本的共同点都体现出来了。这让经理人更难做出好决策。

  如果参与决策的人都是身经百战、深谋远虑的老将,他们的自信心便能克服同级群体综合征。追根究底,他们的自信心主要建立在他们知道“犯错难免”这一前提下。不管是做错了一个生意上的决定、采取了不适当的行动,还是意见没被采纳,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个企业应该让每一个人都了解这一点。如果在会场中发现“同级群体综合征”的迹象,但又苦于没有一位正式的主席时,谁跟会议的结果最有利害关系,谁就该站出来。如果这样还是找不到人,那么就找最资深的人当头儿。也许他对这个特定的问题并不见得很懂——甚至还是最不懂的,但他是最适合扮演一个类似教父角色的人选。他知道决策应该如何制定,也因此给了与会者制定决策所需的信心。

  怕人家觉得自己笨

  “怕人家觉得自己笨”是一种足以让不论是拥有专业知识还是身居高位的人都裹足不前的想法。对资深位高的人而言,他很可能因此不敢问问题,即使事关紧要;而更多的人在开会时可能只会在心里东想西想,而不敢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最多也只是和坐在旁边的人窃窃私语。身为经理人,你必须不断提醒自己,唯有大家把想法都贡献出来,并且提出所有的相关问题来讨论,决策才会更趋于理想。另外一个现象则和与会人员里层级较低的人有关。这群人可能害怕意见被驳回,在同事面前颜面尽失,因而不愿意发言,自动让较资深的人掌握决策的主导权。

  有时候问题可能复杂到所有与会的人都不知如何是好。

  当人们掌握了专业知识而没有权力,或有权力而不具备专业背景时,不确定感会特别明显。此外,通常知识能力较强的人并不喜欢市场因素介入决策。所以我们常会听到他们抱怨:“不明白公司(部门)到底要些什么东西。”同样,经理人虽有权力,却也常因对科技了解不足而无从下手。

  我们必须克服这些障碍。我们都具备聪明才智以及意志力,应该能克服“怕人觉得自己很傻”以及意见不被采纳的恐惧,从而能够参与讨论并有自己的主张。

  有时候经过充分讨论还是产生不了共识,而做决策的时限又迫在眉睫。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较资深的人(“同级群体再加一”者)虽然在之前只是扮演类似教父的角色,但此时也必须“赶鸭子上架”地担负起做决策的重任。如果整个决策会议的过程都合乎之前所列的步骤,这位资深的经理应能通过会议中的充分讨论,广集各方观点及数据事实以做出决策,而不必凭借职位赋予他的权力强加主导。

  在实际工作中,“赶鸭子上架”的情况在所难免,这位“同级群体再加一”便需以其权势来做决策了。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且要慎重选择时机。如果过早地把权力地位拿出来压人,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结果。通常没有人愿意扮演这种角色,因此决策会议的“自由讨论”阶段经常被延长,进而影响了决策的时效。

  太早或太晚进行到决策阶段,都无法发挥自由讨论阶段的功效。最重要的原则是:绝对不要让你的决策早产。一定要确定你已在讨论中收集到足够的相关信息,而非只是泛泛地谈。

  一旦你觉得议题已经过多方考虑及广泛讨论,就马上进入“促成共识”阶段。但即使达不成共识,你们也仍需进入决策阶段。有时候大家会花太多时间寻求共识,而且很可能在这一阶段的讨论中,又偏离了原本几乎已经要做出的决策。所以,在什么时候当机立断做出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经理人日常做的事情一样,制定决策这件事也有其产出——这就是决策本身。制定决策就如其他管理流程一样,如果能事前了解制定决策的目标,便有可能获得高品质的产出。因此,在制定决策之前,经理人应对以下 6 个问题的答案了然于胸:

  (1)决策的内容。

  (2)决策的时限。

  (3)决策人。

  (4)在制定决策前应先向谁咨询。

  (5)谁对此决策一言九鼎,或是能全盘否定。

  (6)谁应该在决策制定后被告知。实例应用

  我用我在英特尔参与的一项决策过程,来解释以上 6 个问题的重要性。这个决策是:英特尔已经决定扩建菲律宾的工厂,扩建后,大约能增加两倍的产能。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工厂到底要建在哪里 ?”现有的厂址附近空间有限,但如果抛开空间限制不谈,这里是最理想的扩厂基地,因为这样不必增加太多管理费用及增建通信设施,也没有新旧厂间的交通运输问题,而且即便新旧厂间有人事调动也不会太麻烦。

  另一个方案则是到离旧厂较远的地方买新地。这个地方的地“既便宜面积又大”,我们只要盖一层或两层的厂房便可满足对面积的需求,而在旧厂附近则可能要盖上好几层——这对一个半导体厂房而言并不是有效率的选择。于是乎地点选择一事让我们一群人陷入了胶着状态,在这两种可行方案间举棋不定。

  现在看我如何用前述 6 个问题来打破这种胶着状态并做出决策。决策的内容非常明显:要么在旧厂附近建高楼,要么另觅新地建一层或两层的厂房。至于决策的时限,根据我们的长期计划,这个厂必须在两年到两年半时间内完工;而根据前面提过的“时间互偿原则”,这个决策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做出。

  谁是决策人呢?到底是负责厂房建造的人还是负责制造生产的人?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前者对建筑的成本和施工难度比较敏感,可能会偏向于另觅新地;而后者因为知道新旧厂比邻能带来多大的作业便利价值,故而倾向于在旧址建高楼。

  因此,决策人便包括了远东区施工经理和他的主管——集团施工经理,以及远东厂厂长和他的直接主管——集团制造经理。这样的决策体系由两方持不同意见的同级经理层组成。在企业经营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这种双方对同一议题各有想法的情形。在这样的会议中,让两方都能有相同的机会表达他们的意见非常重要,唯有如此,产生的决策才不致有偏顺。这些参与决策的人在与会之前,都已经向自己部门中的人请教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因此对此事都有清楚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谁有敲定这项决策的权力 ? 两边的资深主管都必须向我报告,因此我便是最终决策者。同时,这个项目其实已经大到应该让公司的总裁出来发话,尤其是我对菲律宾的建厂地域以及厂务运营都有相当的了解。所以,我便当仁不让地成了决策敲定者。

  然后,谁该被告知这项决策 ? 我选择我们的董事长摩尔。虽然他并没有直接参与建厂事宜的经验,但因为我并不是成天在忙着远东地区建新厂一事,所以应该让他知道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

  这便是决策制定的过程。经过研究地理位置、施工计划、施工成本、土地成本、交通等种种问题,我们最后决定将新厂盖在旧厂附近,并且接受了厂房面积将不及另一个方案的事实。新厂将只有 4 层楼,如果再往上盖,成本将大幅增加。他们在先前的议程中,向我报告了这项决策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我在会议中听取他们对各方案的想法及最后选定这个方案的理由。在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了解了他们收集信息的内容及可信度,以及他们的思考逻辑后,我批准了这项决策,并通知了董事长这个结果。

  在你阅读本书时,这个厂早已竣工并投入运营。建立一套决策流程,其重要性远胜于加速决策流程。一个决策的制定,需要参与决策的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决策参与人好不容易达成了共识,却被“决策敲定者”否决,这种情况一定令人沮丧,甚至会影响员工土气及工作效率。不管这样的否决背后有多少正当的理由,只要是事发突然,总不免让人产生“权力还是掌管一切”的感觉。我们应该想尽办法避免这种情况。而且我想不出有其他办法能比在制定决策前先提出“6 个问题”,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决策共识在最后关头被推翻。

  最后还要强调,如果“决策敲定者”的意见和决策参与人的期待落差太大(比如我最后决定在非律宾一个新厂都不建)、他可以宣布他的决定,但千万不可以话说完了就当没事一样走人。相关的人需要时间调适,听你将决策的内容合理化,然后再重新出发。延长会议可能是必要的。让这些人有时间反应一下,再召开会议,听取他们对新决议的意见,将有助于让每个人习惯突发状况。

  决策过程之所以看似复杂,那是因为它一向如此。我在这里要引用阿尔弗雷德·斯隆的一段话,他一生花了大半的时间钻研决策理论:“集体决策通常不容易达成,因为集体讨论的过程实在太麻烦,因此主要决策者很容易就偏于独断。”我曾经认识一个中层经理人,他毕业于很好的商学院,且拥有美国西部牛仔那种独行侠气质。他因为受不了英特尔的决策过程而离职,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在面试时向他保证,他们鼓励每个人自行做决策,并且有执行的自由度。4 个月后,他又回到英特尔。他向我解释:“如果我可以不询问别人的意见便做决定,别人同样可以。”

  摘自:《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畅销版)》

  (美)安迪·格鲁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